马楠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古筝热”环境下古筝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古筝教育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古筝教育问题、古筝教育优化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古筝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古筝热”;古筝教育;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古筝凭借自身大方美观的外形、典雅优美的音色以及演奏多声等特点,充分展示出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活力与生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进一步促进了古筝热的兴起。在古筝热的社会环境下怎样进行良好的古筝教育极为重要,古筝教育在促进古筝发展的同时,也可促进音乐学科的不断完善,对社会文明建设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一、“古筝热”环境形成因素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古筝热”环境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古筝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古筝为一种探拨乐器,致使其音质与音色较为清脆与动听。一些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古筝的最初动力通常为故障强大的魅力,在对其弹奏时较为動听,优雅性质较强,可较好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一些专业人员还将古筝总结为“好听、好看与好学”。好看是古筝具有加强流线型美感与古典韵味,在弹奏期间姿态较为优美与典雅,好听是古筝音色、音质以及手法上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人们可利用21根琴弦对慢板古典的悠扬情感以及气势磅礴的快板情绪进行充分的展示与演奏,好学则表示为古筝入门难度相对较小,五声音阶掌握较为简单,刚刚对其学习时也可演奏出相应的旋律。与西洋乐器不同,只要相应的技巧才能进行演奏。同时在社会需求多元化发展期间,人们对于古筝民族乐器魅力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不断对民族乐曲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古筝价格相对较低,也是古筝热形成的主要因素;快速更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断为古筝热注入动力。一些古筝研究专业人员在不断创新古筝演奏指法结构等作用下,使得古筝演奏技巧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古筝合奏期间跟不上较快节奏的问题得到了优化;古筝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随着《琅琊榜》《九州海上牧云记》等电视剧的热播,配乐中的古典以及千回百转的古筝乐曲也使得古筝在人们心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印象。进一步为“古筝热”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二、古筝教育问题
古筝教育主要有音乐专业正规教育、社会兼职教育以及师父带徒弟等教育功能组合而成。在古筝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期间,音乐学校的正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其余教育方式也有着相应的作用。但在“古筝热”环境下,教育方面还有着相应的问题。
(一)古筝课程专业课程提升存在问题
在古筝教育过程中古筝专业课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古筝教育的基础。但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业余教育与专业教育,初级与高级教育等,专业课教学内容较为相似,质的变化与层次感较为缺失,只是在乐曲量、侧重教学内容以及需求上存在不同,导致古筝教育专业课存在普及有余提升不足问题。在这一问题影响下,使得学生在古筝学习专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古筝教育缺少高层次古筝教材与教学观点,现阶段出版的各种古筝教材本质上都属于入门教材,对专业学生提供理论引导教材则较为缺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创新优化古筝教学观念与创作高层次古筝教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古筝教育师资队伍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特征,其主要是由专业教育人员、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古筝演奏人员共同组成。真正的古筝演奏专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具有相应经验与基础的音乐教师也各位稀少。从整体角度分析,古筝教学队伍较为薄弱,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古筝社会教学水平相对较弱。现阶段各种古筝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的教学人员、讲师与专业学生,还有较多滥竽充数人员,严重影响下社会古筝教育水平的提升。较多人员缺乏古筝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教学专业能力,没有充分掌握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相关知识,在古筝实际教学期间缺少较为科学化的教育观念为依托。对于讲解缺乏想一般各的重视程度,没有科学正确的示范,对于古筝教材的控制与掌握能力较为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以学生为教学基础,没有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与掌握,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不能对学生自主能动性与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专业能力相对较弱。现阶段,各社会古筝教育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古筝演奏能力相对较弱,虽然其在实际教学期间积累了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也一因材施教为基础,但其缺少较为完善的与科学的囧傲雪观念与科学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自身古筝水平也相对较弱。与此同时,社会古筝教育中跨行业教学现象较为明显。例如:一些教师专业为钢琴、大提琴以及小提琴等,但发现古筝教学具有较强的经济收益,因此临时对古筝知识进行学习,不考虑自身古筝教学能力是否符合相应的教学需求就进行专业古筝教育,在实际教学期间只能对古筝弹奏的音色与音质等进行教学,致使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三、古筝教育优化措施
(一)制定科学化的古筝教育理论体系
在古筝教学期间,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水平、音乐水平等各种非智力要素都在古筝教师的主观意识以外,在制定对这些客观因素较为尊重的教学理论时才能真正的实现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对各种类型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于古筝业余学习人员应主要以培养与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为基础,使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音乐表现水平与感受能力,以及弹奏相应的曲目与掌握相应的弹奏技巧。对于中等学生,应在情感方面上学生科学正确的了解与掌握良好弹奏技巧,整体学习所有古筝流派的韵味与风格。对于所学的各种古筝知识与弹奏极强等应在各种演奏期间进行合理的运用,并了对初步的古筝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使学生拥有较为坚实的古筝基本技能与相应的理解能力。对于高层次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应理性、宏观教学理念为基础,如对学生讲解古筝的发展流程,让学生了解不用使其的主要人物、曲目、技巧等与古筝艺术发展的联系,利用声学、力学等知识学习让学生理性的了解古筝演奏方法,自主对自身进行调节与完善,充分优化在实际弹奏期间具有的相应问题。其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各种演奏方法创作相应类型曲目规律,在根据相应的规律尝试创建相应的古筝曲目。
(二)强化师资队伍师德风范与专业技能
想要提高古筝教师教学综合素质,应先提升对教育理念的学习深度。教师在了解自身缺陷的基础上自主积极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是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科学运用进行教学的核心与基础,对教学理念的科学运用与学生的古筝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对以往古筝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与优化,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并在实际古筝教学中进行运用。另一方面,还应强化教师的师德风范建设力度。教师应对师德规范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师德方向,在结合实际的教育要求对自身行为实施相应的约束,运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将最为专业的古筝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职业修养。当前音乐专业变化性加强,古筝弹奏方法与乐曲作品数量不断提升与改变,在古筝教育期间教师只有严格积极地落实古筝终身学习理念才能真正符合古筝发展的相关需求。因此古筝教师应到专业学院进行进修,优化与创新自身知识构建。
在古筝教育期间,还应创建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明以及科学的认证制度。政府相关责任部门与协会应结合古筝教师教育文化程度、学习以及教学经验与教师时间等要素为依据明确教师资质。本科以上、古筝专业以及教育时间在一年以上时可直接颁发相应的古筝教育证明。专业水平相对较弱但教学时间较强的教师则可结合实际教育情况、学生考级与比赛等结果选择性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明。创建教育资质认证制度,对通过认证人员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在证书中应明确教师的级别与学历等基本信息。教师应以此为基础进行古筝教学,这一措施可较好解决古筝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差距较大问题。
(三)优化与创新学风
想要对学风进行优化与创新,应着重促进学习研究之风的广泛推广。各古筝专业研究人员应对自身学习的各种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撰写相应的文章,逐渐形成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个人古筝发展方向,对古筝相应领域主要的问题进行较为科学分析,撰写出具有较强创新性的毕业论文。导师对古筝博士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其对古筝全新的认知与較为独特的见解进行较为系统的整合与编辑,创作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专业院校应对学生独立思想进行培与提升,严格落实与遵守相应的规范与制度,防止学术抄袭、造价等现象的发生。专业院校不应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发表制定较为硬性的指标,在具有相应研究成果时因第一时间进行发表,在没有相应成果时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发表论文,不发表论文也应批准其毕业。如我国某示范大学对分专业看导师的方法进行使用,使导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权。若导师允许学生在不发表各种论文即可毕业时,学校就批准学生毕业。这种方法可在各古筝专业院校中进行广泛的推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古筝热快速发展,致使古筝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与重视。但由于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古筝教育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因此应通过优化与创新学风、制定科学化的古筝教育理论体系以及强化师资队伍师德风范与专业技能方法不断完善古筝教育,为古筝教育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霞.简析社会教学中的古筝教育优化[J].戏剧之家, 2017(16).
[2]佟桂影.大庆市社会古筝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6(11).
[3]沈思斯.江苏三地社会古筝教育教学调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4]李婉.陕西古筝教育现状调研(2000—2014年)[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5.
[5]王娜.烟台市区中小学生古筝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6]孔丽娜.当前古筝培训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音乐生活,2014(08).
[7]周浩然.近二十年马鞍山市社会古筝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