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
摘 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语文教师创新能力与学科整合能力及信息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好坏。教师专业知识储备是否全面,人文素养是否完备,教育艺术是否高超,教育方法是否恰当都与语文教育改革的成败息息相关。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其专业素养越来越受到外界以及教师自身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语文新课改中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定义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得出了几点关于提高教师素养的思考,现通过下文加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对照和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师;素养
当前。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急剧增加,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特征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在新课程教学中,有许多教师感到了无所适从甚至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专业结构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际教育教学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过程当中,除了需具备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外,究竟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呢?
一、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课程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心智健康的人才。新课程目标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转变了教育理念,才会不断地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完成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二、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对于本学科的常识、原理、方法、规则等有着纯熟的理解和认识,还要对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一定的涉猎,要避免固步自封。当然我们不苛求每一位教师成为全才,可以教授任何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教师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师要具备较高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较多的语文知识。要做这样一个“六一居士”:一笔好字,一口普通话,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手好文章,一颗永远年青的心。教师具备课程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有学科全局观念,树立通才意识,打通交叉学科甚至不同学科间的经脉,使学生主体内蕴藏的资源在与其他学科资源的特定联系中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教师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铁还须自身硬,腹有诗书气自华。专业知识基础厚实了,在面对多样性的必修选修教材时才会取舍增减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不断提升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形成文学素养是理所当然的,而语文教师提升其文学素养的意义在于服务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工作目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单纯的工具性知识讲述和传授,把性情陶冶、价值引导、审美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往高中语文教师把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工作目标,每天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检查和复习,对于本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学素养则无暇顾及。当前的新课标提出教师需要把文学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方向也应随之转变。
从语文学科的教学角度来讲,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教师只有拥有一眼清泉,才能够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溪流。因此,提升文学素养乃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需要。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才能將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活化为“生动感悟砺行”的心灵撞击与熏陶。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
教师首先要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教学上要知道你的同行都在干些什么,你的学科前辈走到了哪里,你才能沿着他们的路继续走下去。不管你学了多少种教学思想或者教学方法,都不顶用,你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因时而动,讲究教学策略,打破旧有的固定教法,形成鲜活开放的教学特色或风格。在课堂上,依据教学目标或重点难点,积极寻找其突破口,如“迂回战术,背景破题法,欲擒故纵法”等。
其次教师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合乎他的个性和生命的生长。也就是说,课堂并不是外在于他自己的一个任务或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他可以学习教育的理论,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但最后的一切的努力都要化为他自己可看得见的一整套规范和可操作技术。而所有的努力,最后都必须化为课堂上可看得见的力量。
结语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常常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对学习产生情感,正所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学中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能对学生进行恶意的责骂、讽刺和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或者学习情况对学生区别看待,歧视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这种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不但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而且巧妙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又一个收获。
参考文献
[1]牟紫薇.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2).
[2]王得志.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05).
[3]夏雪锦.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浅探[J].语文天地,2013,(10).
[4]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及应对措施.《青年文学家》2011年18
[5] 浅析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新课程(中)》2010年06
[6] 浅析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再思考《中国教育论文》2011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