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

2018-05-14 14:01时玉柱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若干思考模糊评价领导干部

时玉柱

[摘要]领导干部的党性关系到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执政党形象的建设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强弱是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从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等不同维度进行观察、统计和测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文献、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和国外相关理论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阅读法、比较借鉴法、调查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领导干部党性测评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本化、科学性、灵活性等为原则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为了使领导干部党性测评工作更加完善,还应注意测评主体多元化、扩大参与测评的覆盖面、领导干部差异化测评、测评结果有效运用等问题。

[关键词]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构建;模糊评价;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1-0013-0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是要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关键在人,就是要培养锻造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2]。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程度和党性强弱对党的事业成败、奋斗目标和发展愿景的实现、国家的持续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如何科学把握和评定领导干部的党性强弱和党性修养程度呢?仅靠单位或某个人的模糊评价不足以说明问题,这种描述难免掺杂个人感情,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领导干部的党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增强领导干部党性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是指中国共产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进行观察、测量和统计,从而提升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党性测评的理论基础

(一)何为党性

目前,学界还没有就党性概念给出明确定义。一般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建党初衷、根本宗旨、价值取向、奋斗目标、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不同性质的政党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所以党性也是阶级属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正如列宁说的那样:“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3]同时,政党是由若干社会个体和成员所组成的集合体。从政党运行的一般规律看,社会个体必须认同该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根本宗旨、行动纲领等,并通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党成员。因此,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的党性要通过其组织成员具体表现出来。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指导,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集中表达了无产者的阶级性、无产者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利益,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奋斗纲领、路线政策、组织原则、党的纪律、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等方面,体现了政治性、原则性、革命性、战斗性、规约性、科学性、阶级性;另一方面,党性又通过共产党员表现出来,它升华了人性、德性,包容了个性,“具体表现为广大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觀点、道德品格以及学习、工作、生活等言论和行动之中”[4]。党员的党性是党员政治人格的反映,它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产物,而是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严格的党内生活养成的。党员党性的形成和党性修养必然表现为党员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的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党性是可以观察和测评的。

(二)领导干部党性测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提供最直接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主观与客观辩证互动的结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而来的,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领导干部的党性作为精神属性通过党员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作风修养等方面体现出来,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1913年4月5日,列宁在《致<真理报>编辑部》一文中批判党内具有小组习气的七人团时指出:“七人团——这是一些动摇不定、与党貌合神离的、缺少党性的人……掩盖他们的取消主义、他们的无气节和无原则性,就是犯罪。”[5]列宁坚信“反对那些坚持无党性的人,就是为马克思主义而斗争”[6]。很明显,列宁认为严格的无产阶级党性应该表现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意志、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纪律、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作风等。1941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把党员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无组织的状态”、“独立主义”与“反集中的分散主义”界定为违反党性的倾向。任弼时同志在《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中指出:“党性是以党员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言论行动来作标志,来测量的”[7],共产党员应该从“保持阶级觉悟、掌握马列主义、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等几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党性。习近平同志认为可以通过“是否有政治定力”等六个方面衡量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8]。这些论述和著作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党员的党性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不可捉摸很神秘的东西,因而为建立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测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中国传统文化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提供深厚的传统滋养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含有丰富的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思想状况、心理活动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他主张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注:《论语·公冶长》)去考察一个人的品性;《孟子·梁惠王上》有云:“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里的权、度含有测量的意思,孟子相信个体品性和人的心理是可以测量的。《庄子·列御寇》中提出了9种知人之法,主张通过忠、敬、能、知、信、仁、节、则、色等9个维度洞察人的心灵,分辨好坏人。西汉时期的《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在“观诚”中列出了识别人才的16种品评目标:信、知、勇、治、不贪、宁、轻、重、不失、常、不贰、不倦、情、诚、信、备成,这些评价目标涉及人的工作能力、道德水准、思想品性、作风修养、意志力、遵守规矩等诸多方面,这些思想不仅为古代封建政权选拔人才、巩固政权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当代领导干部的品性考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3.国外的相关理论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提供重要参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个体行为都是“知、情、意、行、信”心理过程的一种产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所发生的行为具有稳定性,是可以被观察与测评的。西方的唯理论哲学和管理思想可以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提供理论基础。唯理论哲学强调运用实证主义(强调以观察、分类的方法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主义(强调通过一些基本原则、经验推理出其余知识)等方法以达到对每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的认知。美国、英国等西方政府对公务员的考核中常常以实证主义、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对公务员的日常行为、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细化分解,建立严密的分析体系,以量化的形式来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和评价。西方管理学注重用条文、规章、程序、标准等一系列规定作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设计组织和个人绩效考评的程序、方法及指标体系。西方的心理学、哲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科学考察、教育、选拔使用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建设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从而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9]当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内外两个环境的考验:从外部环境看,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大力鼓噪“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抹黑中国形象的论调,实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新贸易保护主义”,伙同周边国家制造所谓的“岛链”,妄图“绞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从内部环境看,新常态条件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压力增大,各种风险挑战逐渐凸显,如贫富差距问题、阶层固化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啃下这些“硬骨头”,消除这些挑战和威胁,实现奋斗目标需要锻造一批德才兼备,理想信念坚定,作风扎实过硬,为民、务实、廉洁的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而“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10]。因此,构建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测评,有利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增强他们应对各种“考验”和“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选拔大批优秀领导干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大业提供保证。

(二)是塑造执政党形象的必然要求

执政党形象,是指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等在社会公众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展现的组织形象、作风形象、能力形象、个体党员形象等诉诸于社会公众可感知的综合性的外在显现[11]。党的形象是鞏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执政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执政党形象既包括执政党的政党形象、体现执政党意志的政府形象,还包括执政党党员的个体形象。当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是好的,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腐肃贪,整风肃纪,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已大为提升。但腐败存量依然存在,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生活腐化堕落、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缺失,“庸、散、贪、懒、浮、奢”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党性测评,准确识别、加强监督,对领导干部而言能起到“洗洗澡、治治病”的作用,对组织而言有助于锻造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领导干部,把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领导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的执政形象。

(三)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2]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建设任务和斗争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围绕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部署、新举措,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新准则》)便是这种战略、思想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中有9处出现了“党性”一词,并把“党性强弱”作为判断党员合格与否的标准,要求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越要做到“党性坚强”[2],不可否认,这里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是一个“定性”的整体性描述。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分析工具开展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强弱程度观察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定性”和“定量”双重维度评价领导干部无疑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立领导干部党性指标体系的基本遵循和重要理论来源,为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列经典作家对党性概念的形成具有本源性的贡献。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增强党性、提高党性、党性修养有过许多论述。习近平同志对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亦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比如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中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13]他提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14]。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测量思想、西方的心理学等都为制定科学的测评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思想依据。

(二)要体现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包括指标体系设计要科学,应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著作,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听取不同群体意见的基础上设计指标体系,在设立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还应该有二级、三级、四级指标;就指标体系本身而言,还应充分考虑引入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等)对测评结果的影响;各指标赋值要科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赋值,赋值要体现针对性,比如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清正廉洁、忠诚担当是当前改革发展最迫切党性的修养,应考虑重点赋值。在指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领导干部、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的意见。

(三)要体现人本化。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设定初衷是为了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帮助领导干部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提升党性修养,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履职尽责,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在制定指标过程中要结合各部门、各地区、各个级别的领导干部实际进行设定,有共性指标,也要有个性指标。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在运用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的同时,还应兼顾领导干部完成本职工作和完成重点工作的情况、客观条件和个人主观努力程度情况、显性实绩和潜性实绩情况。

(四)要体现灵活性。就目前而言,领导干部党性测评还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相关测评活动对参与主体、时间节点、场合条件等体现为程序性的操作。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应强化灵活性、即时性,不仅在纸上对其本人进行测评,还要在非正式场合使更多的人参与测评;不仅对本人理想信念、政治修养等方面进行测评,还应注重对其个人财产、日常行为进行观察,不仅看“前台”还要看“幕后”,不仅看现实空间,还要看虚拟空间;还要把年度测评和季度测评结合起来等等。

四、建设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文献的来源主要有三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内规章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先后3次使用党性这一概念,在《列宁全集》中列宁使用党性一词达到260余次之多。此外,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的阶级性》、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还有其他如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党性及党性修养的内涵均有过阐释。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他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的18次讲话中有13次谈到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条件和发展任务,对领导干部的党性和党性修养进行了许多新的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党性内涵、设立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方法论依据。另一方面,《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修订)《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也是构建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

(二)比较借鉴法。虽然各国政党性质不同,但他们对于党的干部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值得借鉴之处。古巴共产党、越南共產党、老挝人民革命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都十分重视依法依规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并出台相关规定,从政伦理训练、道德修养训练、为民意识的培养、坚定意志信念的塑造等方面细化党性修养内容,提升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效果。美国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行和价值观测评设定具体的内容与标准,包括领先变化、道德示范、政治敏感度、商业头脑,同个人和组织建立互信[15]。英国成立专门机构对政府公职人员道德品性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内容包括正直、廉政、客观、诚信、公正与责任心等。此外,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对于领导干部价值观和道德也都有相应的测评标准与方法,亦可为我们设定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三)调查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网络搜索等方法发现,建立指标体系,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测评在各地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如山东省临朐县、江苏省建湖县、湖北省宣恩县、山西省孝义市、安徽省黄山区、四川省南充市、济南军区某旅、塔里木油田等,其中山东省临朐县党员干部党性测评工作开展的最早,也最具代表性。山东省临朐县具体做法是:确立理想信念、宗旨观念、领导能力、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8个方面20个小项作为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指标,综合个人、党员、群众、组织和党代表五项评议成绩,按比例折算党员党性综合成绩,形成鉴定意见[16]。江苏省建湖县党性测评体系内容由“理想信念、加强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纪律、执行决定、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协作共进、创先争优”等几个方面组成,将领导干部党性评价指标划分为15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按百分制为每项指标赋值[17],测评出来的分数可以根据量化分值区间把测评的结果划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70-89分)、一般(60-69分)、差(60分以下)四个等级。塔里木油田设定信念坚定性、尽职积极性、奉献主动性、遵章自律性等共性指标,又设定技能素质、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25个二级指标测评党性。总的看来,从党、政、军、群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测评已成常态,尽管存在一些不足(指标体系不够合理、赋值不够科学、对考评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但瑕不掩瑜,测评工作还是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总结归纳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归纳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党性修养: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在各条战线涌现出的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如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兰辉、邹碧华等等,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品性如“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品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公仆情怀、“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务实作风、“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的道德情操等正是领导干部党性要求的生动诠释。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党性缺失,出现政治变质、理想信念“缺钙”、规矩意识丧失、道德堕落、生活腐化、缺乏担当等问题,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也从反向为制定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五、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框架

(一)指标体系内容。领导干部的党性通过党性修养、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而来,又通过党性修养具体体现出来。通过文献阅读、比较借鉴、调查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我们认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主要体现在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道德修养五个方面。其中理论修养包括“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列主义的原则指导实际活动”“自觉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政治修养包括“坚决维护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道德修养包括“坚持共同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本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作风修养包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纪律修养包括“绝对保持党的政治纪律、规矩”“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权利”“遵守宪法法律和党的章程”“坚持清正廉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二)框架设想。根据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内容制定党性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含“理论修养”等五个一级指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等22个二级指标(如下图):

(三)框架说明。(1)这套指标体系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本理论,如刘少奇的“八个方面修养”论、习近平的“五个方面修养”论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修订)、“六项基本条件”等等,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体品性测量思想和西方公务员考核及管理思想,参考了各地实际做法,指标体系设计简洁明了,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2)可以采用权重评估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衡量和赋值,即邀请知识经验丰富、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的专家、学者依法依规按照科学程序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并确定指标权数。(3)这里的一、二级指标还可以细化出三级指标,各地各部门还可以根据不同部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构建更细致的、动态性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建立侧重点不同、特色各异的指标体系。

六、余论

为了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干部党性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和客观因素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还需考虑到以下因素:

(一)由谁来评价。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实行的领导干部党性测评还是一种组织体系内部的考核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尽管延续了以往干部管理传统,贯彻了“党管干部”的组织人事原则,但在测评中也难免掺杂很多个人因素,可能影响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在实践中,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把“组织体内部的考核”和“组织体外部的考核”结合起来,使测评结果相互印证,得出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二)领导干部差异化评价。我国的政体和人事行政方式决定我国党政干部基本分为党、政两大系统,并按职位分类和职级划分为多个层次,不同职位和职级的领导干部具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党委系统的领导干部和政府系统的领导干部有差异、高级领导干部和一般领导干部有差异、部门主要负责领导和副职有差异、工作性质不同的领导干部有差异等等。设立党性测评指标体系时要体现区域差异、职级的差异、岗位、职责、层次的差异,做到区别对待,体现差异化测评的原则。

(三)适当扩大参与评价人员范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列宁认为:“我们就应该有更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来杜绝毒害苏维埃政权的一切可能性,反复不倦地铲除官僚主义的莠草。”[18]在领导干部党性测评中,可以以关联度和知情度为原则,适当扩大领导干部党性测评参与评价人员的范围。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分管的下级部门、领导干部以前工作过的部门和联系的工作对象均可纳入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之中。同时还可以把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和其他工作表现等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动员更多的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测评。

(四)测评结果运用。测评结束后,应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把测评结果反馈给领导干部。测评结果要真正体现到干部的任用上,切实把测评结果作为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针对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用重点帮扶、培训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要处理好领导干部党性测评结果和领导干部其他考核评价(如绩效考核、年度考核等)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考核结果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从而对领导干部形成更科学全面的评价。

总之,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要在坚持中不断改进,切忌草率、盲目、机械、搞一刀切,不能仅凭简单的数字就对领导干部下结论,以免把好事办坏。领导干部的党性测评应把精确评分与模糊评价结合起来、“一锤定音”式测评与多次测评结合起来、集中式测评与日常表现评价结合起来、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共性测评和个性测评结合起来、测评与帮扶结合起来、考核性测评与促进性测评结合起来等等。相信通过领导干部党性测评工作的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履职尽责能力、工作作风等一定能提升到更高水平,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N].人民日报,2009-03-02(001).

[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005).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2.

[4]胡锦涛.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J].求是,1995,(18):2-13.

[5]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65.

[6]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39.

[7]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31.

[8]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3(8):4-14.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6.

[10]习近平.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N].人民日报,2013-09-26(01).

[11]张首先.执政党形象的结构及形成机制[J].黨政论坛,2008,(1):20-22.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1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001).

[14]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 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01).

[15]United States. Guide to Senior Executive Service Qualifications.[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1998:5.

[16]殷修湖.探索测评党员“党性指数”的新路子[EB/OL].[2008-04-30].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117092/7186373.html.

[17]孙华.建湖建立机关党员“党性指数”分析评价体系[EB/OL].[2011-10-17].http://js.people.com.cn/html/2011/10/17/39036.html.

[18]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6-507.

责任编辑:孙 静

猜你喜欢
若干思考模糊评价领导干部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冰害风险空间分布
有关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体育服务业质量模糊评价机制及预警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