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思考

2018-05-14 10:51管丹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所承载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和正能量,其传承和保护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者而言,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自觉,更是责任。本文就安徽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从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许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大量极为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严重破坏。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政府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关注。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典藏、保护和展示机构,在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对非遗的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笔者结合安徽博物院近年来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相关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开放性的收藏体系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馆藏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世代传承,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并深刻理解某种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现实意义。

安徽博物院一直注重非遗藏品的征集与收藏,藏品种类丰富,有民间文学类的徽州楹联匾额、传统戏剧类的皮影、徽剧、黄梅戏戏服、道具,民间美术类的剪纸、徽派版画,传统手工技艺的徽州三雕、界首彩陶、芜湖铁画、万安罗盘、安徽文房四宝、徽州漆器、徽州篆刻,民俗类的徽州祠祭、珠算等,这些藏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囊括了安徽境内众多“非遗”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传统博物馆而言,其藏品基本集中在对实物的收藏上。但是,“非遗”项目更加强调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实践过程,这些实践过程往往比实物更难保存和流传,这也是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收藏体系,除了實物收藏外,还要重视对非遗项目其他资料的搜集与收藏,如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视频资料,最好还有教学授课的视频和文字资料等等。利用文物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双重馆藏体系。多样化的典藏内容,不仅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留存重要资料,还为对非遗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提供更加了丰富的资源。

二、前瞻性的研究基础

在不断丰富非遗藏品的基础上,博物馆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文物藏品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某件或某类文物的研究、非遗传统技艺的研究、对非遗展览展示的研究等。只有以充分的研究基础,才能为非遗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持。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批非遗的研究书籍或文章,如石谷风《徽州容像艺术》、方林《笔墨纸砚竞风流——安徽文房四宝》、郝颜飞《绘刻双绝的三十二观音雕版》、高奥《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探析》、徐大珍《精工墨印 墨艺遗韵——兼论墨模制作历史、技艺流程》、刘畅《徽州石雕——凝固的精髓》等,这类研究多以对馆藏非遗文物进行鉴赏为主,同时探讨其产生的历史、发展、功能和技艺特征;院级课题如《安徽博物院陈列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徽派版画为实践素材,对馆藏徽派版画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展示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对文物藏品整理以及非遗展览展示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专门针对非遗技艺及传承的研究,如靳鹏《窃曲纹鼎的修复与分析研究》、李瑞亮《浅谈南派青铜传统修复技艺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博物院为例》等。

从院内研究成果来看,安徽博物院一直对非遗有着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但多限于静态的文物藏品,而对各项非遗的传统技艺以及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非遗藏品及其相关的活态技艺的研究、完善藏品研究体系,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发散性的策展理念

展示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展览中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对非遗展品的展示,不能片面追求其艺术价值,而应利用不同展示手段,揭示传统手工技艺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展示器物及工艺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探寻其对现代生活的启发。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内容,也带来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一)发挥馆藏特色,充分展示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观众了解非遗传统技艺

安徽博物院在2011年新馆开放之际,就推出了《安徽文房四宝陈列》和《徽州古建筑陈列》。在《安徽文房四宝陈列》中,除集中展示纸、墨、笔、砚及相关文房用具以外,展览更加注重对安徽文房四宝传统制作技艺的展示,结合视频、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宣纸、徽墨、宣笔、歙砚从取材到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和技艺。《徽州古建筑陈列》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水口、祠堂、牌坊、民宅、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等展示,综合展现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向观众传达古徽州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诸多文化信息,阐述了古徽州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展览将清代古民居冯仁镜宅从徽州整体搬迁到展厅内,观众可以直接走进民居内部参观,有亲临徽州人家做客之感。利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动态地诠释了徽州古民居的建造过程;设置多媒体互动区,观众可通过触摸屏点击观看徽州民居营造技艺。

(二)重视与民间艺人合作,展现当代非遗成果

我们不仅用展览展示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还非常关注非遗在当今的传承。因此,安徽博物院积极和民间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非遗传承的展览。

与徽派传统竹木雕技艺传承人洪建华合作,于2012、2014年先后推出《天工巧作——洪建华雕刻艺术精品展》《游心——洪建华师徒雕刻艺术展》。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以竹木雕艺术为载体,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竹木雕工艺代代相传。

安徽民间剪纸分江北、江南两大流派,在艺术风格和内容特征上各显俊秀、各领风骚。安徽博物院于2014年精心组织了《妙手灵心——安徽民间剪纸艺术展》,展出安徽多位民间艺人的110余件剪纸作品,剪纸题材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鸟走兽、戏曲人物、婚寿礼仪等,作品或虚实结合、对比性强,或疏密流畅、纤细秀丽,表现出了民间剪纸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安徽界首陶器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千余年来,薪火不熄,逐渐形成了器形古朴厚重、刻画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的独特风格。2006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安徽博物院牵手界首市博物馆,同时广泛联络私人藏家,共同推出《彩韵流芳——界首窑彩陶精华展》,展品囊括了实用器皿、动物造型、人物塑像等多个类别,较集中地反映了界首彩陶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2015年的《紫泥春华——宜兴当代优秀中青年紫砂艺术家捐赠作品展》,遴选了130余件当代紫砂壶艺术精品,让广大观众在品位紫砂壶造型之美,陶冶茶与壶的情趣的同时,更能深入领略陶艺家的杰出技艺,体会紫砂这一门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利用多种展示手段,详实展现非遗展品内容

对非遗的展示不仅限于非遗专题展,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展览中也经常会涉及非遗展品。安徽博物院2015年推出了原创展览《明德至善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讲述了古代徽州人崇尚自然、重教兴学、笃诚守信、仁爱和谐、爱家报国的故事。在展览中多处涉及徽派版画、墨模、徽州三雕等非遗类展品,为了对其内容进行更为详实的展示,设计者采用了多种辅助展示手段,如利用红外透明屏技术将墨模上雕刻的新安大好山水图案透过透明屏幕清晰展示;使用多点触控技术将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展现在触控屏上,可多人多点触控,并可任意缩放、拖拽,大大丰富了展品信息量。

当然,非遗具有“无形”文化遗产的特性,因此单靠静态的文物展示,并不能全面传达其完整内涵。所以在展览的展示方面,不仅仅要重视展品本身,更要注重非遗工艺技术的展示。目前的展览中对非遗技艺多通过图片、模型、视频等进行了相关展示,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这些展示方式多是让观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往往难以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何让观众主动学习和认识非遗知识、增强展示的感染力是今后策展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四、多样性的宣教模式

非遗的保护离不开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博物馆结合非遗特征,以展览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传承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博物馆。一方面为非遗找到隐性的文化接收和传承者;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融入新的教学资源。安徽博物院立足观众角度,思考关于非遗保护的多种宣教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一)为非遗展览量身定制相关活动

如,非遗传人现场传授技艺,观众亲手制作非遗艺术品等等。让人们在观看展览的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凸显非遗艺术的魅力,让更多人认识到非遗技艺“创之艰难、学之不易、卫之道远、传之亟待”,提高人们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二)关注每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展多样性的宣传活动

如,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进社区活动,“安博宣讲走基层”活动,“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国宝拼图比赛”活动,文化遗产日“文化大餐”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人们对我国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三)节日期间举办各式非遗传统艺术活动

如: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迎新春活动,民俗表演迎新春活动等等,将剪纸、捏面人、打中国结、皮影戏、蛋雕、剪窗花等中国传统的技艺现场展示给广大观众。

(四)开展学习讲座类型的宣教活动,通过介绍、宣传和评论等方式加强非遗宣传

如,“迎驾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展、安徽文博讲堂《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影像展示等等。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请有关机构、学者或相关人士对非遗项目进行讲述和品评,从更加专业和广泛的角度对非遗进行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过程中,安徽博物院会针对活动情况,在官网制作一些非遗宣传网页或视频,并链接到国内知名或点击率较高的相关网站,通过此种方式,可同时吸引对博物馆和对非遗感兴趣的两类观众,对博物馆和非遗的发展都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又能服务娱乐大众、达到娱乐与教育同步的效果。

五、创新性的文创链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好的文创产品既能提升博物馆的传播能力,也能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还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传播方式的时空局限,延伸文化影响力。

安徽博物院目前开发了一些与安徽本地非遗相关的文创,其中有剪纸、宣纸、宣笔、徽州三雕、界首彩陶等等,受到观众的喜爱。文创工作虽有些许成效,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和问题。如非遗文创中的二次创意较少,一些文创产品是非遗工艺作品,虽然达到了“原汁原味”的效果,但缺少了二次创作,整体趣味性和实用性不够,受众面相对较窄;而且这类作品一般来说种类较少,价格也会偏高;非遗文创之间缺少组合搭配等。

如何让文创产品既能展现非遗的魅力,又能满足公众的多样性的需求,让观众愿意把它们带回家,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尝试。依托非遗来创作的文创产品,要着重突出其与众不同,凸显其独有的魅力,增强自身辨识度。同时要与时俱进,适当结合现代社会时尚元素,并通过聯合开发和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扩大消费群体。这样,既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与技艺,又融合着现代时尚潮流的文创产品一定能够最大范围地吸引公众的关注,既满足了公 众的追求,又激励着文创者和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2.

[2]樊嘉禄,陈发俊,张程.安徽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保护现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博物馆建设[J].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部分),2012.

[4]李勇.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理念初探——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5.

[5]陆建松.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J].东南文化,2014.

[6]胡天状.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

[7]田川流.确立非遗保护的科学理念———非遗保护中利用与开发之辨析[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

作者简介:管丹平(1982-),女,安徽巢湖,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目前任职于安徽博物院,馆员,主要从事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及文物研究等工作。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