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莉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音乐的教育”,这是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提出的观点。她提出所谓的音乐教育活动,不是教会孩子音准和节奏,而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性;技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什么?音乐一词自人类诞生就出现了。从《吕氏春秋·古月篇》中的诗句“昔葛天氏之乐,投足以歌八阕 ”的传说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葛天氏的子民们手持着牛尾,踏着有节奏的步调,手舞足蹈,载歌载舞的情景。这是最原始的音乐表现。但是“原本性”的音乐表现就应如此,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音乐元素的流露。
《尚书·尧典》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湿,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哥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舜帝时,就对音乐的作用有深刻认识。他任命夔掌管音乐事物,用音乐来教导年青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大而坚栗、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他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会因此而和谐了。舜帝时就知道利用音乐来让这些贵族身份的孩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以达到“人和”。从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专职的音乐教师,开始用音乐来进行有关人格完整的教育。
一、音乐性的存在与原本性的特质
音乐用很簡单的旋律就能唤起人们的遐想,它只是一连串设计出来的音调,静止和时间的节拍。它们在做机械的运动,可以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并且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在不同的时间,让不同的时代的人喜欢。
音乐中包含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内容和表达形式。音乐家及指挥家麦克·蒂尔森·托马斯说过一个例子:有一群小孩子在门廊、汽车和消防栓之间打棒球,有一个强壮的,无精打采的孩子准备出球,他甩开球棒,真的击到了球。然后他看着球飞了一会儿,然后他扔下球棒,开心的手舞足蹈,并且嘴里唱着1 05 1 05|15 13 50|4 02 4 02|42 52 50这首18世纪奥地利的贵族音乐是怎么样变成这个纽约孩子胜利时候欢唱的旋律的呢?这是一种传承的结果吗?那个孩子是如何听到莫扎特而又如此自然地去表达?
音乐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奇迹,它给予我们的是哲学家无法企及的。美国一个社工丹·科恩,做了一个记录老年痴呆患者的神奇的唤醒试验:
问:你几岁?
答:我90岁。
问:你小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答:哦,天哪!我忘记了,很抱歉。我记不清我年轻时候的事情,我已经,我已经在世上活了90年了,如果我能记起的话,我会告诉你,但我不能,很抱歉,我记不起了。
问: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答:什么?
问:我想让你试着,让音乐带你回到记忆中,回到过去的时光。当我把音乐停下来,请你告诉我,音乐把你带到了哪里?
答:好的。
问:(听到音乐,她的眼睛变得有神而且开始转动)那是路易·阿姆斯特朗,哦,我喜欢。他在唱《圣者的行进》,它把我带回了上学的日子。(患者开始回忆)妈妈叫我不要听他的歌,我们会在晚上偷偷出去,带回舞者的照片,我在金斯敦工作了9年,在E栋教堂里,我生日是11月20日,那是战争时期,我在杰克逊堡军事基地工作。2月4日,我儿子就69岁了。(开心的神情)我不知道,我能说这么多。
音乐将他们带回到过去,让他们想起他们是谁,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音乐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情绪调节器。音乐性的存在,与情感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有时不仅仅是心理的刺激,它更唤醒了每个人大脑中最深的记忆和情绪。
当音乐在她们耳畔响起时,耷拉的头抬了起来,音乐让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活跃起来。他们被激活了,开始唱歌,开始手舞足蹈,他能说出他最喜欢的是凯勃·卡洛威的《即兴演唱》。他被激活了,他开始唱歌,他开始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人生阶段,开始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人生阶段。音乐,它的力量超出了我们想象的伟大,它“原本性”的特质,唤醒着封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伟大的音乐效应。音乐与情感是分开的,它不仅仅是生理的刺激,更唤起了每个人大脑中最深的记忆和情绪。
哈弗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摇篮曲》的音疗作用。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每当他可以或者需要安静下来的时候,母亲就给他唱同一首《摇篮曲》。当这个孩子长大了,出现情绪波动无法平静下来的时候,给他听一下那首他小时妈妈给他唱的那首《摇篮曲》,他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摇篮曲”这样安静的曲子,是非常具有稳定心境的作用的。
音乐可以让我们重新感受到那些我们所需要却已经生疏的情感,音乐可以让我们接收心理的悲伤。音乐是凿开我们内心冰海的利斧,音乐可以赋予悲伤以尊严,使之不至于发展成无法控制的悲痛。音乐就像在绝境中给我们带来安慰的父母一样,音乐让我们恢复活力,把我们温柔地推回宽容和希望的怀抱,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们可以追随音乐的脚步寻找信心。生活中,除了理性外,音乐可以不断地把我们拉回到那个更加充满希望的,拥有感知力和复原能力的自己。
二、音乐的教育层面
世界排位第五的委内瑞拉青少年交响乐团,是一帮非常年轻的孩子。创始人荷塞·安东尼奥·阿布吕尔用音乐改变了委内瑞拉无数孩子的生命。他说:“音乐不只是艺术形式,它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密相处,一起为达到完美而杰出去努力。”在乐队里,音乐让孩子们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利用寻求声音和器乐之间的和谐共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塑造自尊自爱之心,培育他们的伦理和美学价值观。
音乐拯救了这些来自委内瑞拉中底下阶层的命运,音乐也向全社会传达了一种信息——无阶层性。
(一)在个人与社会层面
在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孩子们,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得以发展。音乐成为帮助孩子们全面成长的源泉,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使人的天性得以全面发展。在音乐的训练中,学会如何领导、教学、训练的方法。培养了孩子们的归宿感和责任感。慷慨和奉献之心,以及个人如何为实现伟大的集体共同目标而努力,这些获益能促成自尊自信之心的形成。正如一位加尔各答的特蕾沙修女,她的一个信念令我们所有的人动容。关于贫穷最可怜和最悲惨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面包可吃,没有房子可住,而是根本没有自我意识,缺乏存在感,缺少自我认同,不被尊重。在音乐的成长中,让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即便贫穷也可以成为榜样,可以成为更好的学生,因为音乐中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毅力和守时等品质,也使他们在学校有好的表现。
(二)在家庭层面
家长无条件的支持,孩子成长了,成为家里的榜样。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有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有了自己的成绩,也愿意用自己的成绩去感染家庭其他成员,让自己更优秀。
(三)在社会层面
音乐带动着观念的交流,思想的融合。音乐是自然而生,有自身的美,它不是奢侈品,是社会的共享财富。
音乐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教育承载智慧和知识的综合体,是建立更完美更明智、更高尚和更公正社会的手段。
三、音乐性+技术性=艺术
音乐唤醒情感,塑造了价值观念,音乐性与技术性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当一个生活在最低层的委内瑞拉孩子埃迪森·鲁兹。经过音乐学习和技术训练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一名重要的低音提琴手;古斯塔夫·杜达梅尔,是现今当红知名指挥。也是经过音乐的培养和技术的训练,不但成为了青年指挥家,还是洛杉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是拉美和世界年轻音乐家里无可争议的榜样。
音樂属于艺术的范畴,但不等同于艺术。音乐性与技术性互相融合,就形成了艺术。“侗族大歌”与“劳动号子”属于原生态音乐,当进行了技术加工,就成为了一件艺术作品。没有技术的音乐,它有着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没有音乐的技术,它还有价值吗?“偶然音乐”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音乐创作方式,崇尚音乐中的不确定性。“4分33秒”被称为“偶然音乐”,没有技术,但它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承载着“享受、净化、教育”的功能性,通过人们的听、唱、跑、跳、奏等活动,达到一种感情的自我宣泄和表达。我们从几个方面共同探讨一下音乐——技术——艺术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音乐性与技术性的辩证关系。
(一)欣赏中的音乐性与技术性
听力是我们每个人在胎儿期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形成的感知能力。在孩子降生下来时,就具有了完整成熟的听觉系统,听觉的敏锐先于语言。例如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嘘”,都知道它是安静的意思。当婴儿出生后,会感到不安全,会烦躁。当他烦躁时,你可以在他耳边轻轻的发出“嘘”的声音,他就会很快的安静下来。因为这个声音,是他在妈妈肚子里最熟悉的音乐,是妈妈血液流动的声音。音乐就是声音的艺术,任何音乐都要从听觉开始。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时,他们具有先天的节奏律动感觉,会手舞足蹈,这种节奏的感觉就像走路一样自然,不需要技术,但却可以让他们很享受。他们完全可以自我感知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和速度。
古典音乐是音乐中的经典,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是音乐与技术的结晶。当让学生赏析一首肖邦的e小调前奏曲op.28no.4时,我们用很专业性很技术性的语言教大家欣赏:这首曲子从B调——A调——G调——F调,应该要结束到e调主和弦时,方向又改变了。肖邦不能让它这么快就结束了,所以它又反复回去了了,然后几个主题交替发展,接着转调,然后再现,最后终于结束了。这样技术性的欣赏,古典音乐早晚会束之高阁的。难道肖邦是这样作曲的吗?当我把专业的技术性语言与音乐原本性的感情色彩因素相结合,出现了另一个效果。“请大家听着这条BAGFE的长长的旋律,心里想着一个亲人或是你爱的一个人,但是他已经不在了,把他放在你的脑海里,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整个教室鸦雀无声,音乐结束的时候,竟然有同学哭了。用句时尚的词“走心了”。专业的技术性,遮挡了音乐中真正想表现的东西,二者需要协调统一。
(二)唱歌课程中的的音乐性与技术性表现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学校都进行了音乐课程的改革“需要加大音乐素养,需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所以在唱歌教学中,规定并要求先识谱(技术性)再唱歌(音乐性)。
音乐教育家黎锦晖说过:学国语最好从学唱歌开始。唱歌比母语更容易被接受。这也应该是音乐是最容易进行教育的形式的体现。任何音乐从“听”到“唱”本身是很自然的一个过渡过程。在唱的过程中,本身就是音乐元素的熟悉和掌握的过程。在唱的过程中,歌曲的音乐性和技术性达到了自然的结合与渗透。如果二者交换先后的顺序,就如同刚出生的孩子,必须先学会写字才可以说话一样,这不是指导实践,是毁掉实践。
(三)律动中的音乐性与技术性
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当他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课程“视唱练耳”时,很多专业的学生节奏不稳,音乐表现麻木。但是他看到学生们在做活动时动作跟随音乐是非常协调有节奏感的。随后,他在上课时,让学生们脱了鞋,跟着音乐做身体的感受动作。在音乐中,他用动作表现出了音高、乐句、乐段、节奏、强弱、连断等等音乐元素。当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了音乐,在进行技术性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四)器乐作品中的音乐性与技术性
曾几何时听一位外国专家讲课,很简单的小星星竟然都吃惊的好听。老师们在一起讨论原因,结论是外国人都是泡在歌剧里长大的,我们中国的孩子是以技术带动音乐表现的。言外之意是,他们的音乐素养很深厚,再加上过硬的专业技术,所以完美。经常在上专业技能课时,要求学生五官要齐动。眼睛仔细看谱面,养成细心和耐心的好习惯;嘴巴要唱,感知音乐的律动节奏和色彩,也就是“歌唱性弹奏”;耳朵要听,分辨声部、层次、音准、力度变化。这些信息要传送给大脑,指挥手指能准确而有感觉的弹奏。但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位“用心”。通过音乐感知,让学生们全面发展,技能、技巧和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得越快、观察能力越强,学习音乐技能、技巧的效率就越高,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很多的国际钢琴大赛中,中国选手超强的技术能力让很多的国外评审赞叹不已,但是成绩却并不理想。评审专家给出的意见多是缺乏音乐表现力,也就是音乐性不足,技术性过盛。
音乐性与技术性,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存在关系。音乐是非常实用的食材,技术是佐料。没有佐料一样可以食用,但是佐料可以让食物色、香、味俱全,更具有吸引力。如果只是强调技能、技巧,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让孩子机械地学会技能、技巧,其中所隐含的教育契机,很容易在日常教学中被忽视。当技术性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自然地结合与渗透,当音乐即可以达到教育目的,又可以达到净化和享受的作用时,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