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荔枝颂》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分析

2018-05-14 08:59杨婉娴
北方音乐 2018年22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

【摘要】由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始唱的这首《荔枝颂》是一首风格鲜明,脍炙人口,享誉海内外的粤曲小调。粤曲是岭南音乐瑰宝,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将粤曲当作声乐作品演唱,与传统粤曲唱腔会有些差异,但用民族唱法重新演绎会达到风格特别而又韵味十足的效果。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粤曲的演唱文化,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演绎这首作品,虽然他们可以做到音色、共鸣,但难免会忽略粤曲的韵味、咬字发音的问题以及歌曲的表达意境。本文从《荔枝颂》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分析入手,让我们进一步感受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魅力。

【关键词】粤曲;荔枝颂;民族唱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獻标识码】A

粤曲是我国岭南文化的瑰宝,将粤曲作为声乐作品演唱,与传统粤曲唱腔会有些差异,但用民族唱法重新演绎会达到风格特别而又韵味十足的效果。我们要研究的是粤曲《荔枝颂》,浅析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

《荔枝颂》是由广东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演唱、广东著名粤剧编剧家陈冠卿撰曲,是一首脍炙人口、享誉粤港澳以及海内外华人地区的粤曲小调。《荔枝颂》原唱者红线女,原名邝健廉,人称“女姐”,祖籍广东省开平市,她是粤剧的一代宗师,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对岭南粤剧艺术有重大贡献,获得了2009年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讲到《荔枝颂》词曲作者,他就是著名粤剧编剧家陈冠卿,人称“卿叔”,他精通音律,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粤剧音乐根基,作曲讲究韵脚,一生编写了大量的粤剧剧本和粤曲曲本和无数唱腔设计、粤剧器乐曲等,得到广大粤剧观众和行家的高度赞可评价。提到当年为什么要创作《荔枝颂》,原因是卿叔当年受广东剧协主席李门先生之命谱写出此曲。卿叔笑言自己小时候好动,每逢荔枝丰收佳节便会与玩伴们一起攀树摘荔枝,对荔枝的品种、味道非常熟悉,因此,卿叔凭借自己对荔枝的情怀和粤剧音乐根基创作了这首作品。

一、《荔枝颂》的艺术特点

(一)旋律调式变化

他运用了梆黄、小调等音乐谱写《荔枝颂》,梆黄与小调的巧妙结合使得此曲听起来既有岭南小调,也有梆黄戏曲韵味。

谱例中所示的升fa和si,此曲使用七声音阶清乐调式,要注意里面的清角和变宫这两个音的变化,不可以使用十二平均律的音程关系来演唱,否则会失去它的味道。

(二)歌词内涵

我们来看这首《荔枝颂》,先从歌词第一句“卖荔枝”一声吆喝开始,引人入胜,仿佛置身于老广州的街市上听着姑娘向你贩卖香甜可口的荔枝。接着“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这句歌词在形容荔枝的外形像一张大红花被,里面的果肉如轻纱薄锦般的口感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什么呀?可是弄把戏?请尝个新,我告诉你。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这句告诉大家这荔枝不是弄把戏,而是告诉你不信的话请尝一口,证明给你看这是新鲜爽口岭南佳果靓荔枝,老少皆宜。

跟着下一句开始说荔枝,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经典诗句来“早替荔枝写颂词”。想当年“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典故也用进歌词里,东坡先生流连岭南的风景,连荔枝也要吃三百余代表先生对岭南这片土地有着深爱之情。佳果荔枝深得两位大诗人的喜爱,使得荔枝身价变得更宝贵,更受大家的欢迎。“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荔枝的品种繁多,像歌词中提到的桂味、糯米糍、三月红、挂绿和黑叶都是荔枝中的优等品种,使人听了也很想品尝一番它的风味。

“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成群结队摘果去。珠江两岸歌声起,万艇千帆载荔枝。”描绘出一群年轻男女的勤劳摘果场景,体现了岭南土地的富饶和生活的美好。“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枝垂锦弹含春意。隔山隔水心连心,献给四海五洲兄弟万般情意。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荔枝花开香万里。”此处歌词想告诉听众,能获得美味的荔枝来之不易,全部要靠园丁辛苦栽种才能得以收成,每一颗荔枝都饱含春意,就算隔着万水千山,吃到这些荔枝都能感受到园丁的心意,以及赠荔枝给你的那个人的心意,情谊如荔枝蜜一样甜。

(三)语言特点

由于粤曲《荔枝颂》的演唱语言使用的是粤语,我们来讲讲粤语在这里的重要性。粤语又作广府话,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它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与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完全不同。

粤曲里面最讲究就是咬字,倘若咬字不清晰会大大影响整首歌呈现给听众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咬字清晰呢?首先,听粤曲的时一定要仔细听原唱的发音,当耳朵能正确分辨出标准发音后,每天磨练听力,才能在往后的练习中取得进步;其次,必须咬准每一个字,要想听众听清楚我们在唱什么的话,就一定要讲标准的粤语,不能带有方言性质的粤语;再者,咬准字并不是要求咬得死,而是要轻巧、敏捷,否则会给人感觉生硬。

二、《荔枝颂》的演唱分析

演唱一首粤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要想把这首粤曲当作声乐作品来唱,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众所周知,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即便是唱粤曲也需要注意它的呼吸。从这首歌曲的演唱音色来看,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完全使用民族唱法的唱腔来演唱,完全使用民族唱法易使声音靠后而失去原有的粤曲唱腔风味。为什么我们平时听粤曲或者粤剧总感觉演唱者的喉咙很细很尖,甚至有的人私下练习粤曲也会有这种细尖声音的概念出现呢?因为粤语发音比较靠前,演唱时声音听起来容易白和浅,没有专门钻研过粤曲的人唱的话会对喉咙造成损坏。

学习声乐的正确方法,最关键是要喉咙松弛并且打开腔体,这点我们可以巧妙地折中民族唱法和粤曲腔体:第一,呼吸。呼吸在歌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呼吸到位就能带动好歌曲的流畅度,不能提气,提气容易使胃缩起来,唱高音时声音全挤在喉咙里,长期下来嗓子就会受到损坏;相反,如果气息往下沉,感觉要往地下沉,头腔上一直保持状态,两者之间对抗,唱高音会轻松自如,不再使力于喉咙,好的气口需要呼吸的灵活运用。第二,喉咙松弛,打开腔体。当喉咙打开,把舌头平放好,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每个字咬准,送出去,还可以使我们唱歌时整个状态更好的放松。如此一来,合理运用民族唱法及粤曲腔体两个方法后,声音集中在头腔共鸣,再用哼鸣吸住的感觉,同时尽量把声音竖起来一点,这样出来的音色就会很好听。

广府人性格温和务实,《荔枝颂》中的活泼与北方民歌戏曲的活泼大不相同,因此,演唱要把握好力度,唱出广府人式的俏皮。粤语本身使人听起来声调较为低沉,鼻音重,多入声还有尾音下坠。歌词中有一些字属于入声字和闭口字尤为重点注意(并为大家附上粤拼),比如,红hung4、颂zung6、合hap6、什sam6、五ng5、入jap6、心sam1、锦gam2、甘gam1、颊gaap3、含ham4、甜tim4等,这些字在演唱时如果咬得太死,容易发不出来,我们可以稍稍将字头咬住,再以哼鸣方式轻轻哼着唱出来,通过这个处理方式,不会让声音听起来死板,还能表达出粤语的美感。解决咬字问题后每一个字就可以清晰圆润地送出来。一些速度快的句子要轻巧的而不泼辣,例如“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一果一木来非易”,这几句要唱得颗粒性,气息要轻快灵活,每一个音都像荔枝肉般饱满,净透细致。头尾两句吆喝“卖荔枝”以及中间的“说荔枝”需唱出清脆亮丽的音色,把声音延长又扬出去。

《荔枝颂》的撰曲中加入了“粵语讲古”这个元素,它的实质是评书。“粤语讲古”是用广府方言对小说或者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地方说唱艺术形式。粤语“讲古”一词意思是指说书、讲故事。歌词里面有些叙述性的句子,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等糅合说书的说唱艺术形式,有板有眼,抑扬顿挫,使得此曲更添趣味。它还借鉴了别具岭南特色的叫卖调(近似源于元代说唱的“货郎儿”,以唱招揽客人),歌词首尾的“卖荔枝”,就像旧时的广州大街小巷里常听到的“磨铰剪”“鸡公榄”的吆喝声等。唱这句时要注意把握吆喝的韵味,把声音竖起来一点再抛出去,切记不能失去广府人的性格代入感,吆喝时应该柔美细腻一点。比如最后一句“卖荔枝”,这里可以模仿花腔,把“枝”字翻起一个高亮的滑音再缓缓收尾,余音绕梁,同时保持着粤曲的韵味,使听众也能感受到自己身处在旧时的广州街头,最终表现出那位卖荔枝姑娘的人物性格以及对荔枝热爱之情的画面感。总之,我们把声音状态调整到位,气息呼吸统一做好,突出岭南柔和甜润的性格,再将歌曲的细节处理好,才会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荔枝颂》是红线女大师的得意之作,粤曲不仅是岭南地区流行最广的曲种,也是岭南的瑰宝。对于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笔者来说,这次选择粤曲《荔枝颂》作研究,是一种情怀,因为我热爱着这片岭南土地,热爱它的风情文化,更荣幸的是能在继承和弘扬岭南音乐文化中贡献出自己一点力量。正因为粤曲有着15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深厚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们要继承粤曲文化的同时还要使之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朱伯铨.【梨园轶事】浅谈名曲《荔枝颂》,中国粤剧网,2016(10):9.

[2]刘东红.简谈用民族唱法演绎《荔枝颂》[J].音乐天地,2011(09):45-46.

作者简介:杨婉娴(1955—),女,本科,星海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
谈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在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策略
民族唱法中咬字与行腔的辩证关系
关于民族唱法发声技能训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