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日扎布 那生敖其尔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美术知识,还要使学生通过必要的美术活动,提升其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并培养他们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通感审美模式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而且,学生也会因此而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美术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融入通感审美模式,可以突破语言的局限,使学生的各种感官相互结合,形成较为全面的心理感知,从而促进其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通感审美模式;美术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82-01
如今,美术教育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由此,通感审美模式的应用就不失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它是一种多体现在文学、歌舞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但艺术是相通的,因此也可以将其应用于美术教育之中。而且,通感审美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融合起来,并在这种全面的心理感知下,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从而推动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且,由于通感审美模式主要通过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活动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因此,本文就以这三类课程的教学为例,来论述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美术理论课程
现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美术理论课时,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他们在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識时,学习主动性较差,所以,教师就要积极地改变这种情况,将学生的兴趣重新激发出来。那么,通感审美模式就能将千篇一律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心理感知,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美术理论知识。
例如:在教学《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时,如果只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讲授,学生会失去兴趣,学习效率也会下降,同时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将通感审美模式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就会使学生的关注点重新回到美术理论知识上,如我会将傅抱石和关山月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以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诗句的含义,而且也能将美术这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理论知识。
二、美术鉴赏课程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不是仅通过视觉感受就能获取的,还需要其他感官的相互结合,在共同作用下,才能对美术作品得出较为清晰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可以合理运用通感审美模式,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并且从多方面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以便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可见,通感审美模式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多种感官相互作用,多方面接触美术作品,我在课前准备了劳特累克的舞女系列作品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然后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画面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增长了美术知识,这样学生在对劳特累克舞女作品进行鉴赏时,就可以多角度地分析画面,进而理解其画面所抒发的主观情感以及当时后印象派的创作理念。由此可见,通感审美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美术作品的内涵,并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三、美术活动课程
美术活动课程主要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由此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但是,美术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运用到动手能力,还要有美术理论和审美水平为基础,并结合各种能力,进行美术活动。所以,教师在美术活动课程中应该运用通感审美模式,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各种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又能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审美能力以及动手创作能力等美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彩塑》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掌握相关的制作技法,并将之前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再结合自己的审美观念,创作出一件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彩塑作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合理运用通感审美模式,使学生掌握彩塑技法,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观,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以此积累更多的彩塑专业知识,提高美术素养。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美术理论课程,还是美术鉴赏课程,抑或是美术活动课程中,通感审美模式的应用,都可以极大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且,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也能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美术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感官相互配合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力,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陶冶情操,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使其美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秀菊,通感审美模式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2]赵伟伟,通感审美模式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简析[J].中国高新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