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因细节而动人

2018-05-14 09:56王晓妍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媳妇破洞文章主题

王晓妍

[摘 要]动人的文章离不开精巧的细节,细节描写在写作中至关重要。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文之所以震撼,之所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离不开作者笔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作者在细节中刻画人物形象,在细节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细节中深化文章主题,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感动人心。

[关 键 词]百合花;细节描写;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文章主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76-02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人张籍的名作《秋思》,以最后一句的细节描写于平中见奇,获得“七绝之绝境”的美誉。写文同作诗一般,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如闪亮的珍珠般为文章增加夺目的光辉。文章因细节而动人肺腑,别具神韵。

阅读茹志鹃的《百合花》,我们的心底深深地烙下了两个人物形象——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情动,难以忘怀。《百合花》的感人离不开作者茹志鹃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文中的细节描写不下十几处,文章是如何做到以精彩的细节描写来打动人心的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

一、在细节中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在状似不经意间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小通讯员护送“我”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我们认识到的通讯员,是憨厚、害羞、腼腆的,他因为“我”是女同志而总和我保持丈把远的距离,因为“我”坐他对面和他说话而不知所措,涨红了脸。但作者在不经意间却添加了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在“我”目送他回团部的路上,又出現了类似的描写:“他背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两处细节描写,对文中小通讯员形象的展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起初读来,我们可能以为作者前面对小通讯员步枪筒的描写是漫不经心的“闲笔”,但第二次描写中的一个“又”字,把两处细节前后呼应起来,使我们在文章严谨的结构中认识到:这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蓬勃朝气与理想的小伙子。这样的细节赋予了读者对小通讯员人物形象的更深刻了解,由此读者才更能理解后文在面对战斗时,他为什么会那样勇敢无畏,那样不畏惧牺牲,由此当他牺牲时,才会在读者心头漫上一股浓重的悲伤,在读者心底留下深刻印象。

又如,“两个馒头”的细节。第一次出现在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回团部的路上:“走了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一个“掏”字,一个“摸”字,写出了馒头的珍贵,同样忙到下午都没顾得上吃饭的小通讯员却把自己珍贵的粮食留给了我,体现了小通讯员的细心,对同志的关心和体贴。第二次是在小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饭的,两个干硬的馒头……”几个小时前刚刚给了我两个馒头,脚不点地高兴地离去的小通讯员,此时却一动不动地躺在了门板上,他给我开饭的馒头还近在身边,这一处不仅呼应前面,还增添了“我”的悲痛之情,也使我们读者睹物如见人,那个脚不点地离开的小通讯员仿佛还近在眼前,却物是人非。省略号承载着作者和读者对小通讯员深深的思念、哀悼、痛心和崇敬,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又一次在读者脑海中清晰起来,并深深镌刻进我们的心底。馒头虽小,却寓意深刻,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力量。可见,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在细节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阅读《百合花》,我们一定会注意到作者对小通讯员肩上的破洞的描写。“破洞”的细节,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向新媳妇借完被子离开时,他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新媳妇笑着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里对破洞的细节描写,一方面体现了小通讯员腼腆又有些执拗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媳妇对解放军的关切。第二次是在通讯员回团部的路上:“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一飘一飘”写出了通讯员当时欢乐的心情,这里以“我”的歉疚衬托了通讯员的毫不介意,天真活泼。第三处是在包扎所里:“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在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新媳妇看见了,短促的“啊”了一声。这里并没直接点出“通讯员”三个字,但通过对破洞的细节描写,我们知道,舍己救人、身受重伤的就是小通讯员,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前文小通讯员形象的所有回忆。第四处是新媳妇为通讯员缝破洞:“她低着头,正一针一线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一处细节描写串联起了前面三处,表现了通讯员崇高的品质,而新媳妇“一针一线地、细细地、密密地”缝破洞的行为,丰富了新媳妇的人物形象,这一针一线里有对之前与同志弟“置气”的懊悔,对他牺牲的痛惜,更有对他崇高品质的崇敬与敬佩。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无疑会很好地认识到四处“破洞”的细节描写,对丰富人物形象与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破洞”的细节带我们认识到了一个腼腆、执拗、乐观积极的小通讯员,一位有着舍己救人崇高革命品质的解放军战士,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有着高度觉悟,关心、爱戴解放军战士的农村新媳妇形象。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四处细节描写是环环相扣,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正因为通讯员的肩膀处撕了个破洞,才为下文新媳妇认出重伤的通讯员提供了依据,正是通讯员带着破洞就回了团部,才有后文新媳妇一针一线为牺牲的通讯员缝补,“细节”推动着故事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使小说的文字跌宕有力。通过对“破洞”的细节分析,可见细节描写在丰富人物性与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还能巧妙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三、在细节中深化文章主题

文章的题目是“百合花”,文中对这条“枣红底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的细节描写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借被、铺被和献被,那这一细节的反复出现又有什么好处呢?其实这里还是有揭示人物内心情感和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从新媳妇“舍不得借”,到把百合花被主动“铺在外面屋檐下面的一块门板上”,到最后“劈手夺被,半条平铺半条盖在他身上”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新媳妇内心的情感变化:由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转变为对解放军工作的理解支持,最后上升为对战士亲人般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敬意。“百合花被”的每一次出现都带来了人物思想的一次升华,而小说的情节,就在借被、铺被、献被中发展、继续发展、达到高潮。更重要的是,小说的主题,也是在对百合花被的细节描写中得到深化的:“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到这里,这条“枣红底的百合花被子”已经超出了它原有的含义,成为纯洁与感情的花的象征,成为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美好品格的象征,成为解放军战士与广大人民间骨肉般真挚感情的象征。文章“百合花”的主题到这里也得到了自然的表达与深化。可见,好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文章主题。

“感人心扉者,莫过于情”,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百合花》就以其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在读者的心窝间开出一朵晶莹剔透的百合,散发阵阵清幽,动人心神。借着这一朵清幽的百合花,我们发现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与深化文章主题的重要作用,而这些,正是我们在日常写作与写作教学中需要汲取的,使我们所写的文章也能别具神韵,感人心扉。

参考文献:

熊玫.论《百合花》人物塑造与主题的共生性[J]. 语文建设,2018(8):39-41.

猜你喜欢
新媳妇破洞文章主题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浅谈
时髦新鲜“选”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破洞牛仔裤里装着一群佯装有故事的人
有效作文贵在积累
亡羊补牢
第一目击者
新媳妇不守旧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