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良
【摘要】钢琴家都有会说话的手指,除拥有力度、速度、灵敏度、独立性外,还拥有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从学习钢琴的第一节课起,我们就开始接触手指的触键,这必定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粘力来解决的技术问题,只有了解并学握了多样的触键方式和演奏方法,并能结合具体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才可使钢琴演奏具有感染力、吸引力以及生命力。可见,手指触键的训练在钢琴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钢琴;演奏;手指;触键;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钢琴演奏的触键方式
好的触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弹琴发音的优劣,它直接决定了演奏者的琴声是否具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一般来说,钢琴演奏的触键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指力触键
这是触键肌肉中运动量最小的一种,手腕放松的情况下,仅有手指进行运动,这种触键方式适合于弹奏比较轻巧的乐句。
(二)手力触键
手力的触键是指从腕部开始用力来促使手与手指下键,在下键的瞬间,下键的反作用力会有使手腕自然向上拱起的倾向。手力触键是触键方式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如演奏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他复杂音型等都会运用到手力触键。
(三)臂落触键
臂落触键即为用前臂与手腕的下落重力触键,常用于强力度的双音或和弦。
(四)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是整个肩、臂、肘、腕和手指协同合作的触键方式。这种触键多用于强力度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
这四种方式是按照手、手臂和肩部的肌肉在弹奏过程中向指尖传递力的不同方式来区分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用夸大的姿势去剖析每一个动作,一旦形成了好的弹奏习惯后,这些描述的细节动作实际上只存在于弹奏者的意识中,就如同小孩学习走路的过程,也是由一步步看着自己一只脚与另一只脚重复、夸张地迈出,到后来行动自如不需再认真思考每一步如何迈出一样,学生学会正确的触键后,各部位的运动幅度自然就会减小。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牢牢抓住每一次训练机会,让孩子明白,弹钢琴绝不是机械的手指运动,我们是在用一双会说话的手弹奏音乐,要学会灵活地用力,灵活地配合。
二、获得良好音质的触键要求
在钢琴演奏中要想获得良好的音质,必须始终关注以下三个触键问题:第一,手指触键的速度。由于物体的受力与其加速度有直接关系,当手指触键时的速度越快,琴鍵所受的力量就会越大,琴槌受到来自于键盘系统的传导力量也就越大,进而影响钢琴音量和音色的变化。在众多的钢琴作品中,经常可以用到手指的快速触键法以获得比较明亮、清澈、干净、颗粒性强、透明的音色效果。相应的,当手指在触键时的速度越慢,琴键所受的力量会越小,那么琴槌受到来自于键盘系统的传导力量也就越小,琴弦以缓冲的方式受力,所弹奏出的音色就会显得深沉、悠远、连绵不断,极具歌唱性。比如布格缪勒《练习曲》25首中的《船歌》,其右手旋律抒情、优美,着重训练了手指对歌唱性旋律的控制能力。在较好地掌握连音奏法的基础上,学会用手指慢速触键以营造一种圆润连贯、悠远不断的效果,弥补钢琴这件击弦类乐器琴槌击弦带来的打击性音质。第二,手指触键的高度。在钢琴演奏中,最能直接改变音量和音色的触键方法就是触键力度上的变化,而手指在触键前所离开键盘的高度和力度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比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全曲音乐舒展、优美,生动描摹了一群高贵优雅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静静游弋的美好画面。因此在这首作品中,应该采用低高度的触键方法,以获得纯净、细腻的音色。进入尾声时,旋律由强变弱,直至悄悄消失,应该用贴键式的触键方法勾勒出天鹅远去,一切犹如梦幻般的意境。
第三,手指触键的面积。以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同样的力度不同的接触面积将会产生不同的压强,也就是接触面积和压强成反比。同理在钢琴的弹奏过程中,当用手指的指尖触键时,这时手指与琴键几乎形成90°,垂直于琴键,手指给予琴键的压强就大,所演奏出的音色穿透力和颗粒性就强,声音集中而富有弹性,有很好的“音头”。这适合弹奏快速灵动的音乐作品。
在训练手指触键时,一定不要忽视了身体其他部位的放松,例如学生将精力都放在手指上后,身体容易高度紧张而造成手肘不自然、双肩耸起等不良的姿态,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关于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触键,我们不仅需要讲授钢琴的基本发声原理和手指触键的基本原则,更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住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感表达和风格特征,从而根据音乐作品所需要的不同力度和音色来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达到恰如其分地表现音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