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琵琶轮指与艺术表现力的探索与研究

2018-05-14 08:59侯晓乐
北方音乐 2018年21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研究

【摘要】琵琶轮指是表现音乐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技法之一。近年来,这种技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也成为相关人士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琵琶轮指与艺术表现力的关系入手,对琵琶轮指的演奏技法进行了阐述。抛砖引玉,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琵琶轮指;艺术表现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琵琶轮指

琵琶轮指主要包括五指轮、四指轮、三指轮、弹挑轮、双弦轮、满轮、长轮等,当轮指系统与弹挑系统相互结合时,则又衍生出了扫轮、拂轮、挑轮、勾轮等。

琵琶的演奏技法呈多样,轮指是我国民族乐器琵琶在演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技法之一。在音乐作品的演奏中,琵琶轮指这种技法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此种技法,那么对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如何学好琵琶轮指

(一)琵琶轮指的教学模式

1.固定手型

轮指是琵琶训练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琵琶轮指前应熟悉和掌握轮指的要领。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应规范和固定手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轮指前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呈自然收回状态,手里像握个乒乓球的感觉,这时的虎口是呈圆形状的。

2.初学轮指时应注意放慢速度并进行空弦的单轮练习

初学轮指时应注意放慢速度,可以进行空弦单轮练习,轮指时按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样的顺序依次弹出,大拇指紧随小指挑进连成五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轮指过程。当然也可从大拇指挑起,紧接着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弹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轮指过程。人的五根手指长短不一,粗细也不同,所以五根手指的灵活性、独力性、控制力也绝非相等,正是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学习轮指的难度。

在轮指的过程中,关键是做好右手手指与手指之间的完美的衔接。因为在轮指时,右手中除大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都是向前弹弦,而大拇指却是向后挑弦,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手指间弹弦和挑弦衔接时出现问题,导致发出的声音不均匀,线条不连贯,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3.控制好轮指触弦的角度

由于生理原因,人的手指在自然的状态下触弦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由于角度不一样,使用的力度也不可能相同,因此产生的音色自然也就不会相同。现在采用的外带式义甲有上侧峰、下侧峰、中峰三个峰面。上下侧峰是指义甲的左右斜面,中峰指的是义甲的正面,由于中峰面广,所以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又饱满,两个偏锋所产生的声音尖锐而又生硬,所以除非特殊音效,一般情况下尽量还是采用中峰触弦,控制好轮指触弦的角度,使发出的声音满足轮指所要求的音色。

4.注意左手按弦的位置和力度

虽然轮指是琵琶演奏中特有的一种右手技法,但是如果要很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内容,使琵琶发出的声音均匀清楚,当然离不开左手的配合。初学者在学习轮指时,常常只注重右手轮指指法的练习,却忽略了左手按弦的位置和力度,导致有时发出的噪音声响甚至盖过了乐音。鉴于此类情况,笔者建议,在学习轮指时,切不可顾此失彼。一定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因为琵琶演奏归根结底是一个左右手配合而产生艺术效果的过程。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在学校里,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琵琶轮指演奏技法通过舞台,展示给观众。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生学好民族乐器琵琶的自信心,积累了舞台经验,逐渐消除上台前的紧张感,在乐队合奏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轮指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一)十面埋伏

轮指在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谈到轮指的艺术表现力,就不能不提到《十面埋伏》这首著名的琵琶乐曲。此曲在第一段的“列营”开始时,就运用了双弦轮接拂弦的演奏技术来摹拟号角齐鸣、战鼓震天[1],将古代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氛围描绘的淋漓尽致。双弦轮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琵琶的和声效果,而且使音乐织体更加丰富。

乐曲“走队”一段运用了大段的挑轮。使用挑轮这一技法,目的是为了用挑轮时奏出的长音效果,模仿古代行军时期的吹打乐器的曲调,使听者仿佛看到了汉军列队前行浩浩荡荡的场景。

(二)霸王卸甲

琵琶曲《霸王卸甲》中“别姬”这段是全曲的一个亮点,此段采用了绵绵不断的长轮,通过有规律的强弱交替,以及力度的变化和自由延展的节奏,刻画了项羽与虞姬挥泪诀别时痛苦缠绵的场景,表达了项羽失去江山和美人且大势已去的彷徨苦闷的心理,使聆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在该段下出轮演奏的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右手的轮速应放慢。每个手指应完全打开;注意轮指力度的对比,轻重缓急要交替出现,将强弱之对比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外在轮指的过程中左手可稍加揉弦配合音乐呼吸的变化,以此来体现霸王肝肠寸断的悲壮苍凉的场面。

(三)澄潭月影

《澄谭月影》也是一首琵琶协奏曲,作者何谐。何谐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从2007年1月份开始到2013年1月底历时近7年,数易其稿,创作而成。该曲的曲式吸收了中国传统大曲结构以及西洋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元素而自成一家。本曲出自于古书《菜根谭》中的“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澄潭之月影:虚幻之月,由此可悟出一切事物皆虚幻。身外之身:肉身以外涅槃之身,此指人的品德、灵性。夜深人静,听到远远传来嘹亮的钟声,可以惊醒人们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看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品德、灵性。通过琵琶如泣如诉的演奏告诉人们,别人的诋毁都虚妄之物,只有抛弃躯体,立于红尘之外思考人物,才能涤世间之不平。在该曲中共用了三种轮指。

第一,常规五指轮

五指轮主要用在主题初次呈示的部分,起到润色旋律、延长长音的作用,在主题初次呈示的每一个偶数小节的次强拍上几乎都运用了常规五指轮,演奏方法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依次接触I弦并匀速离开,这种演奏运用在此处的原因是可加强单旋律的音乐感和颗粒性,更能带动琵琶在柔美音色下的情感表现。

第二,满轮

这个技巧主要运用在该曲三个散板性质的乐段里,演奏方法是运用常规的五指轮演奏技巧,不同之处在于每根手指都要依次且迅速地划过缠、老、中、子弦,造成一种急促、密集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群感,在曲目一开始的部分“63??—6532321b76—”的长音处就运用了ff力度下的满轮,造成了旋律情绪上的一种急促茫然不知所措的情绪,为后一句p力度下的安静情绪造成了一个音樂形象上的反差。

第三,扫带轮

这个技巧在最后一段的快板之前的绞弦上运用,演奏方法是食指扫弦后接五指轮。这个技巧在全曲中运用只此一处,但是却是画龙点睛之笔,结合绞弦将音乐形象中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刻画地恰到好处,为后面一泻千里的快板演奏奠定了很好的情绪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琵琶技巧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琵琶的艺术表现力也越来越丰富。当然,要想真正学好民族乐器琵琶,那么琵琶轮指这种技法就一定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林寅之.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版本集锦与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作者简介:侯晓乐(1987—),男,汉族,辽宁大连人,沈阳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现任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研究与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017年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YY201703)。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路径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