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吹乐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一,因其贴近人们的生活习俗而深受地区人们的喜爱。舒兰鼓吹乐在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流行在吉林省内及周边地区,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是较具系统性、完整性的鼓吹乐乐种,独具艺术魅力。本文以舒兰鼓吹乐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相关民间艺人,进而了解舒兰鼓吹乐的发展和艺术特色,对其进行简述,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俗,来探究舒兰鼓吹乐的现状和传承情况,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和宣传家乡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
【关键词】舒兰鼓吹乐;艺术特色;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舒兰鼓吹乐历史
鼓吹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最初采用为黄帝与蚩尤大战与逐鹿时,之后发展为宫廷鼓吹乐与民间鼓吹乐两种形式。舒兰鼓吹乐作为来源于中原的民间鼓吹乐,与东北的文化交汇融合,繁衍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习俗礼乐。清代顺治年间被宫廷辞遣的宫廷乐手随移民闯关东大量流入此地,他们带来了南方的先进文化,使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撞击交融。舒兰鼓吹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扎根于舒兰这片沃土之上,不断的开枝散叶,与当地的文化艺术逐渐融合,相辅相成。
舒兰鼓吹乐即王氏鼓吹乐,王家先后共九代从事鼓乐。最先由原籍河北省善吹打乐的王相如带子逃荒东北,病故与路上,其子王纯来落脚于吉林省榆树屯。王相如带来中原的从艺技能只有吹奏乐与打击乐,以唢呐为主,吹奏乐曲,以镲锅、锣、钹、鼓等随乐曲击打节奏。后由王氏后人逐步发展,先后增加了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咔戏,评戏,莲花落、十不闲、梆子、民间歌曲、二人转等。期间鼓乐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更迭兴衰,王氏鼓吹乐在九代家传的历程中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文革期间,传统的红白事活动被列入“四破”,第八代传人除了在其文艺岗位从事音乐活动外,鼓乐班活动逐渐销声匿迹了。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王文举王景堂父子二人重新成立了王氏鼓乐班,鼓乐活动又逐渐开始活跃,此间优秀的民间艺人都曾住过棚,借此机会王景堂开始收集曲谱,为之后的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王文举去世后,王氏鼓乐班逐渐解散,也因时代的原因与外来音乐的冲击,鼓等打击乐器先后撤出鼓乐班,之后的王氏传人出席红白喜事皆以个人或二三人的形式接活演出。
王氏鼓吹乐传在第八代王景堂手中,得到了很好地继承与发展,成为吉林民族民间器乐曲重要的一支分流。第八代传人王景堂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自六岁开始学习打小镲锅、七岁学习打鼓和吹唢呐,八岁已经可以吹副手唢呐了,九岁替祖父和父亲抄写工尺谱,迈入工作岗位后在县评剧社自学简谱和作曲,后进入文化局创编组,一生对鼓吹乐及民族民间音乐热爱之至。在2006年,国务院向全国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工作,使王氏鼓吹乐及王景堂收集整理的曲谱得到舒兰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发放资金来资助王景堂收集整理古谱。后舒兰文化局以‘舒兰鼓吹乐的名字向省里递交了非遗申请,2013年12月9日,舒蘭鼓吹乐正式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舒兰鼓吹乐传承人
舒兰鼓吹乐在二百年多年的传承里,共有九代传人,传承方法由家族中的父辈传授给子女,辈辈相传,但王氏鼓吹乐坊有一则规定,传长不传次,各辈的长子才有权接管鼓乐班。王氏家族成员皆熟识工尺谱,王氏家族都是半职业型的鼓乐艺人,有人雇佣时家族和其他民间艺人组合成班,无人雇佣时从事生产活动。王景彬描述,幼时学艺多是在放马,放牛时和其他闲暇时间练习技能。由此可知,前七代王家艺人并不能靠艺能维持生计,仍以农为主。后八九代迈入文艺岗位,靠技艺为生。
据笔者实地调查,仅王景彬在世,他从侄子王永生那里接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现还从事文艺活动。王氏族人及其鼓乐班老艺人相继去世,虽然王景堂整理遗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曲谱,但是很多曲子的实际演奏方法和技艺已经失传。王氏家族的年轻人都已奔向大城市从事其他行业,无人从事鼓吹乐活动,王景彬或许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舒兰鼓吹乐的最后一位王氏传承人。
三、舒兰鼓吹乐曲谱来源
在王氏鼓吹乐九代的传授技艺中,曲谱作为传程媒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氏鼓吹乐第八代传人王景堂2000年在舒兰文体局退休后,带病花费十五年时间将家传曲谱(大约500余首)、参加鼓乐活动几十年所挖掘记录整理的鼓吹乐曲(大约300余首)和大约700首的民歌小调等进行分部归类整理立卷。后因病去世,曲谱没有全部整理完。这些曲目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家族传谱。大部分的唢呐音乐传承以口传为主,但是舒兰鼓吹乐相反,它保留了大量工尺谱。共计有508首鼓吹乐曲牌。传下来的曲谱中有蒙古族的民间乐曲《八谱》《四弦琴》等。满族的民间乐曲《祭柳》《拜柳》现今还常用于民俗礼仪中的《柳河吟》《柳河相》等。中原内地的民间乐曲《万年欢》《工尺上》等乐曲。
第二类是记谱,王景堂根据艺人演奏进行采录记谱。记谱是将栩栩如生的音乐如实地、准确地、完整地记录在纸张上,这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记谱者有敏锐的听力,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作曲技能,并且要对所记录音乐的风格、背景、技法有一定的了解。王景堂出身于鼓乐世家,从小受民间鼓乐的熏陶,对民间的鼓乐唢呐、笙管等乐器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从小抄写工尺谱,在迈入工作岗位后,自学简谱、乐理、作曲等,利用家族鼓乐班的平台收集曲谱,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些都为后期整理曲谱立卷打下了基础。
根据曲目来源可知舒兰鼓吹乐王氏鼓吹乐坊确立于17世纪乾隆二十一年。大约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和发展。各代传人继祖传艺,不断丰富曲牌的类别,鼓乐活动的鼎盛时期大致可将曲牌归为八类:戏曲、汉吹曲、牌子曲、杂曲、笙管曲、秧歌曲、民歌小调、咔戏和打黑戏。流传到至今常用曲目种类并大量记谱的有汉吹曲和戏曲。曲谱的演奏者和记谱者都已去世,很多乐曲也相继在鼓乐班的舞台上消失,只能从王景堂历尽心血整理的曲谱中感受舒兰鼓吹乐鼓乐曲的余风和余韵。
四、舒兰鼓吹乐的现状
舒兰鼓吹乐是吉林各民族人们农闲礼仪时离不开的民俗礼乐,也是舒兰地区人民传统民间民俗的缩影。在了解到家乡有舒兰鼓吹乐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笔者充满了期待。后在舒兰市文化局收集到少数资料,舒兰市文化局工作人员提供的讯息是传承人王景堂及其儿子都已去世,其孙女远在广州,不从事鼓吹乐一职。政府认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舒兰鼓吹乐已没有什么可挖掘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这种状况使考察进度陷入了困境,后辗转多次了解到还有一位王氏族人王景彬在世,他从大哥王景堂手里接管了曲谱资料。遗憾的是王景彬因年纪等原因没有参与过王氏鼓乐班活动,王氏年轻一代也无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离世变得岌岌可危。出现这样的现状,是经济因素,社会环境,文化发展,生活习惯等多发面的因素的共同结果。除了老艺人的去世,王氏鼓吹乐班的解散,传统曲牌的流失等呈现出了消极的一面。
笔者认为,舒兰鼓吹乐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以人为本”,以下是笔者在的调查和进行实地考察后对舒兰鼓吹乐展望。
一是以“艺人”为本,舒兰鼓吹乐的实质并不仅仅是作品和曲谱,而是演奏作品的艺人和记谱者本身,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鼓吹乐技艺的经验,对乐曲作品的情感,甚至鼓吹乐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都是舒兰鼓吹乐的一部分。所以舒兰鼓吹乐的传承,需要政府的助力,提供经济援助。并且不光关心艺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艺人的精神世界,为艺人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这样舒兰鼓吹乐既能得到传承发展,艺人又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以“人民”为本,舒兰鼓吹乐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反之需要劳动人民去发展它,丰富它。虽然舒兰鼓吹乐现在呈现出不理想的状态,但从古谱改革和艺术特征等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舒兰鼓吹乐有着创新性和灵活性。保存的过程即是渐变的过程,舒兰鼓吹乐未来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根据人们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自身的创新和升级。
三是以“人才”为本,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舒兰鼓吹乐的发展和传承需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再到输出人才。舒兰鼓吹乐应扩大宣传面,增加宣传途径,使更多的人了解舒兰鼓吹乐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爱好者学习和发扬舒兰鼓吹乐。也可以参照延边地区中小学的第二课堂,把舒兰鼓吹乐引进课堂,作为中小学的课外实践活动。
舒兰鼓吹乐是从中原传入,在东北地区逐渐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与民间的风俗礼仪紧密地融为一体,在舒兰的鼓吹乐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舒兰鼓吹乐的未来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充满着希望,自身来说,舒兰鼓吹乐,由盛到衰,几经风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外界环境来说,所从事唢呐演奏的艺人数量并不少、红白事等民俗礼仪中鼓乐活动一直兴盛。艺术源于大众,舒兰鼓吹乐未来的发展应紧密联系大众,适应社会发展,使之避免最后成为“博物馆音乐”。
舒兰鼓吹乐现传承人王景彬还有一年就要从文艺工作岗位退休了,他打算退休后联系王氏鼓乐班族人在世时所收的异姓徒弟,一起整理曲谱,寻找感兴趣的人来继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景彬提到过,文化局曾联系他,希望召集一些鼓乐艺人,排练几首舒兰鼓吹樂的曲目,录像归档,留下影像资料,后来因经费等问题,这件事了无音讯。舒兰鼓吹乐的历代艺人对鼓乐的追求和热爱就像对于生命本身,虽然生命终归有限,但是希望舒兰鼓吹乐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
[1]李来璋.东北的鼓吹乐[J]中国音乐,1995(03).
[2]胡企平.《东北鼓吹乐研究》述评[J]中国音乐,1996 (02).
[3]王珉.鼓吹乐起源说[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4]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J].人民音乐,1996(01).
[5]冯永兴.东北鼓吹音乐——“坐棚吹”[J].中国音乐,1992(03).
作者简介:于书懿(1996—),女,吉林省舒兰市延边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