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笔铁线艺术是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它融合吸收了书法的造型艺术及中国画工笔技法,同时传统的纹理与图饰以及传统文化思想(儒释道)对工笔铁线艺术的内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工笔铁线艺术汲取了剪纸、木刻、掐丝画、雕塑等艺术的长处与特点,并加以发展与创造,在当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
[关 键 词]传统文化;工笔铁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4-0042-02
工笔铁线艺术的创作设计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传统绘画理念的运用,还是对传统纹样的添加,都使工笔铁线艺术富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中国味道。
一、工笔铁线艺术需根植传统文化
工笔铁线艺术以我国传统书画艺术为渊源,我国的书法早有“铁划银钩”的要求,在国画中也早有“铁线描”的技法,工笔铁线艺术最适于以线条勾勒轮廓,与国画的白描技法极为相似。张彦远在《历史名画记》中记载:“无线者,非画也。”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直曲、顿挫、刚柔都决定了工笔铁线艺术构图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空间感。“百弯化为绕指柔,直教六法归曲折”,明确指出工笔铁线艺术技法就是国画白描技法与钳工、焊接工艺的紧密结合。工笔铁线艺术就是线条艺术,是千折百曲的艺术,它糅进民间各家艺术之长,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它讲究工与艺的结合,物与文的结会,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代人文的结合,使钢铁具有文采、意境和精神,从而获得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工笔铁线艺术还汲取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剪纸、掐丝画、雕塑以及金属镂空工艺的技术而加以发展,特别是对粗细、黑白、虚实的对比更为讲究,这些大都借鉴于国画工笔白描的手法。
总之,工笔铁线艺术是我国特有的工艺,它汲取了我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的技法,使之融为一体,绘画同工艺相结合形成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的铁线艺术作品。
二、传统文化对工笔铁线艺术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在工笔铁线艺术中的应用
工笔铁线艺术是当代艺术,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提高艺术水平,而在工笔铁线艺术中融入传统元素以及形态,在提高工笔铁线艺术的艺术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加以有效融合,丰富了作品的效果。
例如,作品《寿》是以汉字“寿”为整体轮廓,字的部分边缘用中国传统的祥云勾勒,使作品富有意境美的同时,传达了创作者的美好意愿。在“寿”字的内部,大体划分为八个部分,每个部分独立成画又相互联系,里面既有仙鹤、寿星、松柏、寿桃、蝙蝠、梅花鹿等寓意吉祥的人与物,也有鹤叼灵芝、猴子献桃、麻姑献寿、五蝠捧寿、彭祖寿长、八仙祝寿、松下老人等与长寿有关的典故,一笔一画都充满了对长者的尊敬与祝愿。无论是对传统绘画理念的运用,还是对中国传统纹理、图饰、典故的添加,都让这幅作品富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
(二)儒释道思想对工笔铁线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儒释道对工笔铁线艺术的影响各有不同。工笔铁线艺术正是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推动设计理念的演变与提高,从而向大气象境界发展。不但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本质,而且也奠定了工笔铁线艺术的发展规律,使工笔铁线艺术的艺术思想、审美情趣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天人合一”在工笔铁线艺术创作中,创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的表现要有“我在”,进入创作就要达到我与自然“神遇而迹化”的境界,做到人和外界的物融为一体,这是自我内心世界与外界的一种高度结合的艺术表现,这种创作形式不是简单地照搬去画一景或一物,而是在创作的思维状态下,把艺术思想与客观世界的物相结合而进行加工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作品,只有达到较高的艺术内涵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使人和大自然和谐统一,作品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儒家思想主要影响工笔铁线艺术的创作主体及设计者,工笔铁线艺术作品不僅是对事物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这种情感其实正是创作者人格的体现。儒家思想强调中庸气息,其核心是“仁”,这种思想带给创作者的是平和的心态,从思想层面上深层次地影响着创作者,使创作者能比较静心地进行艺术创作。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它的审美之道与工笔铁线艺术不谋而合,使“和谐”始终贯穿在铁线艺术之中。工笔铁线艺术讲究心随意动,神似而不追求形似,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和工笔铁线艺术善与美、德与艺的结合。
例如,作品《鱼乐》描绘了几条水中畅游的小金鱼,小金鱼神态真切,有着高雅与平易的统一,使金鱼不仅有动态美,更具形体美,似动似静,悠然自得,金鱼的形体方正而圆润,似乎蕴含着天圆地方的意识。小金鱼的神态似乎让我们又看到了庄周的安命无为,逍遥而游的处世态度,更体现出儒家尚礼、仁爱、和谐、中庸的观念。画中的荷花与水中的金鱼交相辉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之一。工笔铁线艺术受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其设计描绘物象多取材于自然。在物象的设计手法上,运用线条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讲究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和整体的统一,这些都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统一。工笔铁线艺术在表现手法上也并不是完全照抄自然的客观物象,唐朝画家张躁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工笔铁线艺术以朴素线条表现形体的基础上加入了设计者很强的主观情感,即在造化自然的基础上有所思想,有所寄意,将人与自然统一,从而达到艺术的理想境界。
工笔铁线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摒弃了自然界的五彩之美,而以单纯朴素的黑白色渲染出世间万物的另一番别致样貌。老庄哲学中有关“黑与白、天与人、有与无、道与法、实与虚”等命题及论述都直接影响着工笔铁线艺术的设计理念、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以及艺术创作。工笔铁线艺术只选择黑白(一阴一阳)去表现万事万物,自始至终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也遵循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特殊色彩意识。
道家的虚无是工笔铁线艺术的理念之一,虚与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没有虚的存在就没有实的表现,虚与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著的一种现象。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意是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虚不等于无,而无并非是真正的无,虚是先于实而存在的,并且依赖实而生存和发展。虚与实往往是并存的,正所谓“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禅宗精神对主体心灵能动性的强调以及对绝对自由人生境界的追求,给工笔铁线艺术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外,禅宗的心性论也使得主体重视对自心的领悟。禅宗主张性净自悟,顿悟成佛。工笔铁线艺术汲取了禅宗的“无相”即“离敛众景,发之图素,惟不失自然,使气象全得,无笔墨相”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不做精确描述,然后尽其妙。工笔铁线艺术以有限的黑白,创造出无穷的淡雅意境,使得人与佛、心与物自在。
例如,作品《革故鼎新》描绘的是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只有寥寥数笔,画面简单却意境幽远。突出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内在力量。用种子破土来寓意“革故鼎新”是禅宗思想的体现。种子是自然朴素之物,却有着一花一世界的深沉内蕴,平淡、生活化,又富有诗意。《革故鼎新》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司马光的《潜虚》:“种子破土,不争而亡。”这句话深刻反映了司马光“为政有体”即变革创新的新思想。只有“破”才有创立,只有“出”才有希望,改革创新,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三)新时代应该怎样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都原汁原味地继承,因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对于有些内容要逐步修正、改造而臻创新,为后来者创造新意义的“传统”。传统是源流,不是“过去”或“历史”的代名词,而是奔腾不息的自然、历史、社会之脉搏,创新离不开传统,传统和创新不是孤立的概念。它们互为因果,继承不意味着复制传统,创新也不是在彻底颠覆,只是在汲古斟今、融会贯通而已。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总结,当代工笔铁线艺术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当代风格的创新上都蕴含着独特的感知和情感,哲理与思想,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当代工笔铁线艺术正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符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将以铁的材料制作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建设伟大的中华。
参考文献:
[1]李辉湘.绘画思维与科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2]惠能.六祖坛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陈连君,字君艺,号飘逸斋主,1962年生于山东青岛,当代工笔铁线艺术画创始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尤其擅长工笔画技法,自2000年开始大胆创新发明了利用金属条片通过纯熟的工笔绘画手法,结合钳工与焊接技法,加工制作出具有古色古香、栩栩如生、极具震撼力又富有立体感的铁线艺术精品——工笔铁线艺术画。自2004年以来多次收到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艺术展览机构发来的赴境外展出的邀请函,可见工笔铁线艺术画已蜚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