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思考

2018-05-14 14:44王姝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家国情怀中国梦

王姝

摘 要:家国情怀教育是“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家国情怀教育需要讲清楚价值取向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取向上的中国梦内涵、精神取向上的三重维度。为此,需要对“基础”课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借助专题教学形式,深入阐释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对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认识与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

关键词:“基础”课;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2-0001-04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家国情怀,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家乡故土的至深热爱、对天下苍生的至真倾情、对共同文化的执着信仰、对民族价值准则的认同与固守等方面。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践行使中国社会整体上发生了重要时空转换,这种转换给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传统家国情怀所蕴涵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家国情怀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简称“基础”)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从2018年版“基础”课统编教材章节结构布局上看,几乎每章都有所涉及。深入研究家国情怀的相关理论内容,做好相应教育对于讲好“基础”课,提升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基础”课讲授中,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讲清楚现代家国情怀培育反映出的时代鲜活内容,重点阐释在价值取向、内涵规定以及精神维度方面所呈现的新时代意蕴,努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讲清楚家国情怀价值取向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基础”课教材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指出:“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1]8。这句话实质上点出了大学生价值定位与理论指导、时代使命、自身奋斗等维度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维度的内在关系恰恰是现代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单单就人生价值的实现开展讲述是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的,必须把教材第二、三、四章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全面阐述。在教学实践策略中可以把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特别是把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的内容讲清楚、讲透彻,即讲清楚家国情怀在价值取向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1]74。这就要回答在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中,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取向是什么?进而才能有效推進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深化认识。为此,教师需要首先阐释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理,而且要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丰富成果来深化理论讲授。这个丰富成果集中到一点就是“四个自信”,从国家视角就是“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从公民个体视角就是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现实进展。总体结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2]1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层面的理论表达既涵盖了家国情怀优秀传统的全部内容,又实现了对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与超越。如果说传统家国情怀文化中所指认的家、国价值是一种抽象层面表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与国的价值规定则具体明确。在课堂讲授中,教师需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向学生阐释清楚,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和把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对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家国情怀,超越了一般情感,表达了一种更高层面的理性爱国观。这种家国情怀从物质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样态、社会诉求等高度,清楚地界定其价值取向上的社会主义本质意蕴。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的战略蓝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目标取向,又是价值规定,既表征着战略发展的自信,又透视出价值观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与国关系进行了全新的价值界定,并与传统社会家国关系相区分。其中体现的理性爱国观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根本上是一致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传统“家”的价值的传承与超越。爱国、敬业是现代社会执业的内在价值追求和评价尺度。公民作为独立的现代个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逻辑起点。公民不仅是家庭的主体,更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处理家、国关系的核心支点在于厘清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师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表达与公民层面的价值表达之间深刻的对应关系。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熟人社会的价值准则,是对传统基于宗族、血亲关系认知的超越。因此,个体与国家价值观涵盖的这种对应关系不仅是一种伦理关系,也是法律关系,是一种共生共进的发展关系。“基础”课教材“成就出彩人生”部分指出大学生要“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讲的就是这种关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传统家国关系不可缺失的重要补充,也是对传统家国关系伦理层面的一种超越,在社会层面表达了社会与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关系,深层次地反映了新时代民众的切身诉求和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物理空间审视,我国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凸显,公共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演绎的重要舞台;从公民社会交往的内容维度看,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等有机交织在一起,空间重叠与共生逻辑必然衍生出一定的价值遵循和原则。因此,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和谐共进是现代社会整体性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价值观的凝练,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共识表达,也是新时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深刻价值认知,对历史发展进程能动、自觉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伟大征程必然是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基础上的持续超越,这种超越既是对人民生活“美好”规定性的现实回应和诠释,又体现了发展的力量,它是一种双重的满足,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满足。

二、讲清楚家国情怀目标取向上的中国梦内涵

“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还要讲清楚家国情怀的目标取向,在内容上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审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根本目标。这个伟大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的逻辑起点。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必须向大学生讲清楚树立理想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的学理支撑。在阐释中国梦具体内涵时特别要讲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厘清这诸多关系的扭结和关键点就在于深化对家国情怀的洞察和把握。

家国情怀的弘扬与培育在目标取向上应充分体现中国梦的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代化、具体化,是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家国情怀的丰富与超越。中国梦兼具文化性、价值性和实践性,其丰富的内容框定了现代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2]35这一判定是中国梦的历史依据,为现代家国情怀目标确定了未来选择。中国梦诠释了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整体利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是三维一体的整体。诚然,家国情怀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核心思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革命战争年代家国情怀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家国情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新时代家国情怀就是要深化改革,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师除了要把对中国梦的总体把握与家国情怀内在关联起来,还需要在讲授中国梦的具体内容规定上下功夫,即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解释清楚中国梦,以便进一步推动同学们深化认识,提升政治站位。谈国家富强不仅仅要向同学们阐释国家财富充裕和力量强大的基本内容,更要深入阐述国家富强的历史演进和新时代命题。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家富强”家国情怀,一方面要高度文化自信,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埋头苦干”“一心一意谋发展”“实干兴邦”,不断提升发展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新时代新风,培育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社会风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清楚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缘由,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讲清楚这个初心和使命具有的时代动力。对时代动力的阐释有助于同学们深化对家国情怀的认同,进而转化为行动的高度自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是内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的树立有赖于家国情怀基础的奠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70 “基础”课教学必然要以此为指导,阐释清楚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辩证关系,鼓励青年大学生“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青年大学生只有在认识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其成才之梦时才可能激发更大斗志,在时代巨轮驶进中发挥创造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讲清楚家国情怀精神取向上的三重维度

新时代家国情怀不仅在价值和目标上有所取向,还有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在精神上的取向,这也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国情怀在精神取向上主要涵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基础”课教师要结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把这三种精神维度所具有的内涵讲深讲透。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发展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所遭受到的深重苦难铸就了坚贞刚毅、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5]。家国情怀的现代性传承需要弘扬传统民族精神,还要弘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十大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即经济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同时,十九大报告也从七个方面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显见,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存在告诉我们当前我国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并非一帆风顺。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15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保持自强不息、奋力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

家国情怀的第二个精神维度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反映社會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1]51 “基础”课教师要认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与时代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他们终将是奏响时代精神的最强音符。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青年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一方面要注重青年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情感培养与共鸣,另一方面更要强化青年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内涵认知与提升。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方法和形式上下足功夫,鼓励青年大学生善于探索,敢于创新,在理论探究、实践实习等环节感受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在魅力。同时,积极加强理论阐释,帮助大学生提升对时代精神作用机理的认识,引导大学生去体察时代精神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中的强大力量。“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4]69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家国情怀的重要精神维度,在新时代更加弥足珍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推进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发展形势愈加严峻。唯有始终保持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高度自觉,方能乘风破浪。

家国情怀还应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开放

包容的国际精神有着深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只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人才能摆脱对“人的依赖”,进而超越对“物的依赖”,最终实现人类整体上自由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开放包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国际精神的体现,也是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理性回应,更是共产党对自身性质和宗旨定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58-59,这一新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将越来越成为全球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人们的共识。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自然是构建新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之义。“基础”课教师首先自身要深入研究开放包容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向大学生阐释清楚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联系,进而结合新时代我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帮助大学生深化认识,拓展视野,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成才,贡献智慧和力量。实践中,开放包容的国际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155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周边外交关系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关系深化,都体现了平等尊重、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精神意蕴。中华民族唯有自觉融入世界历史进程才能更好展示文明风采,体现民族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7.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家国情怀中国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