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

2018-05-14 15:16张炜
山东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入世天性本真

张炜

当面对选择和判断的时候,一个人要有理性,这种理性不为外界的知识、欲望、社会要求等等因素制约和强迫,而是出于生命的原初和固有,独立于—切经验,可以被称为“纯粹理性”。在“纯粹理眭”引导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体现出人的最大自由。纯粹理性属于唯理论,是与经验论相对的。纯粹理性是属于认识论范畴,不是实践和伦理范畴。“纯粹理性”以先驗理性来感知经验,并提出问题:以人的先天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和认识普遍真理,能够抵达何种程度?在这方面,人类当然是有局限性的。

陶渊明的行为,可以说朦胧地、模糊地、部分地运用了“纯粹理性”。我们谈到伯夷和叔齐,就会想:他们心中的那种正统观念,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那种立场的宣示和表达,究竟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纯粹理性”?社会思潮对个人心理的塑造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它时常演化为真理的面目来感召我们,比如“正统”和“正义”之类。这与“理性”之间是有距离的,因为这时人的行为是处于被役使,特别是精神奴役的状态下做出的,并非来自自由的生命本源。

陶渊明的选择与这类被体制化、社会化、政治化思维所规定的向度是有区别的。他当然不能跟那些强权人物合作,因此他既坚持了—般的社会正义立场,又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了个人的“理性”,即任性而为,由着性子来了。这个“天性”来得更自然也更合理。他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往前,反而不为更多人所理解了,因为他进入了“纯粹理性”的、生命的幽深部分。这幽深部分是比较偏僻和遥远的,很难被人洞悉。然而对于—个人追求生命的宽容、放达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幸福,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这是一种被解放了的幸福感,陶渊明诗里表达这种情绪的诗句是非常多的:“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归鸟》)“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连雨独饮》)“任真”二字说得多么透彻。

“真”是人的本真,是天性,抚去后天赘加的一些东西才能显露出来。一个人往前走,赘物将越来越多,步子也就越来越沉,想要轻松下来是不可能了。但是后天的知识也是一种附加,所有的知识并不能等量齐观,有的是虚妄的,有的却能与本真对接。这种能够对接的知识使人变得更加强大,知识本身也活了起来,有了源头。

陶渊明在土地上获得的许多知识,相信与亲呢自然依偎自然的“性本”融为一体了。从此后所有的绿色,泥土上的生长,还有活跃其间的万千生命,都被他视为最值得亲近的事物。与庄稼争夺生存空间的杂草当然要除去,可是许多时候他也是带着欣悦的眼神去看它们的,这时候大概是一律视为平等的绿色吧。

陶渊明身上有两个方面非常突出,一是入世的忧心,二是出世的愿望。这二者是矛盾的,不能够协调的。入世不用说了,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不为世用、不能一展抱负的痛苦;他出世的愿望也是明显的,他由衷地追求和喜欢恬淡的生活。这两个方面都是真实的,但其中的一个却更为本真,那就是从人的世界回到自然的世界。大自然给他的欢娱是无可比拟的,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活得像个“羲皇上人”。

(编辑/吴洁)

猜你喜欢
入世天性本真
本真
粽子
出入相宜天地宽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中国入世15年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普京:俄将在5至6月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