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8-05-14 14:27董明媚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董明媚

【摘要】新课标实行以来,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类的概念,其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词汇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认知等提出了一个综合发展的要求。小学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阶段,面向学生开展积极的语文素养工作,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经典诵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人文内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样一个灿烂的文化进程中,衍生出了豐富多彩的经典文化,如诗词、小说、散文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一个个经典文化背后,都孕育着深刻的哲理,其在语言传播、文化引导、精神指引等方面,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至关重要。让学生遨游在经典名著中,能够在学生的心里烙下一个文化的印记,赋予学生精神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属性。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优秀古典,保持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升,更离不开经典名著的诵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且能够把名著背后的语言文化、精神气节等转化成学生内在的审美、感悟、价值观,推动学生系统化、全面化的发展。

一、春风化雨

(一)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兴趣,对于经典诵读的成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诵读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认识不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因此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出现“交付差事”的现象,制约了诵读学习的成效。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经典名著阅读中,先让学生对诵读素材的作者有个充分了解。比如在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可以通过岳飞本人的事迹、精神等,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和积极性。有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诵读过程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二)营造多样化的诵读体验

在开展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诵读体验,多样化地开展诵读活动,不应该把经典诵读局限于课堂之上,可以利用课后阅读、班级“经典诵读角”、经典诵读沙龙,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微课等新兴的教学辅助工具,进一步丰富学生经典诵读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视频、动画模拟中感知到诵读素材的背景、人物事迹等,营造趣味性的诵读氛围。

(三)加强诵读习惯的引导

良好的经典诵读活动,离不开科学的诵读指导,可以避免学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出现不良习惯。诵读的总体要求是读音要准、停顿恰当、重音合理、感情气势、整体理解、篇篇诵读、认真思考、仔细记忆。此外,在整个诵读指导中,教师还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一些诵读基础差的学生,要重视经典诵读的“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机械化地开展诵读活动。

二、润物无声

(一)组织和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

组织和开展各种各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开展“诗词诵读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的诵读材料,在小组内部推选出一个诵读的代表,进行小组之间的诵读竞赛,教师和学生一起做评委,推选出诵读“能手”,并且针对这一次的诵读活动,学生都要写一份感言和体会作为诵读活动的“结尾”,把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经典的感悟等转化成自己的词汇、文体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整个经典诵读中实现自我的内在升华。

(二)科学地对学生诵读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

所谓的评价和分析,就是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学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是否达到了经典诵读的内在要求,是否在诵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和思维。这样的考核与评价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科学的分析,帮助学生去认识、了解自己在诵读过程中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去改正。与其去被动让学生“死记硬背”,倒不如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基于兴趣阅读的体验下,学生的经典诵读成效相对较高,也能充分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基础。比如可以把学生整个阅读行为中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积累、阅读效果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经典阅读学习的“生态圈”,引入小组评议等过程,增强经典阅读的竞争性,从这样的体系中分析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效,鼓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到整个经典阅读中去。

三、结语

让学生畅游在经典文化名著中,诵读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对于当前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合理地选择经典阅读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整个经典诵读的成效性。此外,教师还应该认识到经典诵读过程中对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等精神思维的引导作用,提升小学生的内在文化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贮备,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瑾.对教材改革的哲学思考——由北京市高中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