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龙 邹玉 王长平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结果]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L、温度为25 ℃、时间为48 h时,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核桃皮触杀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和处理时间因素。[结论]试验结果为开发以核桃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桃皮;提取物;玉米蚜;触杀活性
中图分类号 S43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2-0128-02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contact toxicity activity of walnut skin ethanol extract on corn leaf aphi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Method]Using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the mortality rate and adjusted mortality of walnut skin ethanol extract on corn leaf aphi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studied.[Result]Under conditions of concentration 100.00 mg/mL,temperature 25 ℃ and time 48 h,the contact toxicity activity of walnut skin ethanol extract was the highest.Extract concentration was the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contact toxicity activity,followed by temperature and time factor.[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secticide with walnut skin as raw material.
Key words Walnut skin;Extract;Corn leaf aphid;Contact toxicity activity
核桃皮,为核桃(Juglans regial)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的未成熟外果皮[1]。马良进等[2]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核桃皮甲醇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黄瓜苗白粉病均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活性,并且与浓度成正比。翟梅枝等[3]研究表明,核桃皮80%乙醇冷浸法提取物对3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细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杀菌效果。陈卫东等[4]研究表明,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部分有害昆虫产生较强的毒杀作用。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為蚜科昆虫,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大麦、小麦等禾谷类农作物,防治较为困难[5]。植物性杀虫剂防治玉米蚜高效、作用机理多样、不易诱发病虫害抗药性、与环境相容性好、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已成为新型的无公害农药[6]。鉴于此,笔者研究了核桃皮提取物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以期为开发以核桃皮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杀虫剂提供理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玉米蚜采自佳木斯郊区玉米地,经佳木斯大学罗志文副教授鉴定为蚜科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核桃皮采于佳木斯市四丰山,经佳木斯大学程海涛副教授鉴定为核桃皮。
1.2 方法
1.2.1 核桃皮提取物的制备。
取经过筛后的核桃皮粉末100.00 g,加入乙醇,在50 ℃下恒温加热3 h,抽滤,重复抽滤3次,合并3次所得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后,用丙酮将稠膏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备用。
1.2.2 触杀活性的测定。
用吐温-80水溶液将供试样品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2.50、25.00、50.00、75.00、100.00 mg/mL的溶液,对照组为吐温-80水溶液稀释后的丙酮溶液。使用点滴法[7],在玉米蚜前胸背板处分别点滴约1.00 μL供试液,然后将供试玉米蚜转入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饲喂新鲜玉米叶片,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采用不同温度饲养[8]。于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记录玉米蚜的死亡情况。每次30头,3次重复,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个体数/供试个体总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个体数-对照组死亡数)/(1-对照组死亡数)]×100%
1.2.2.1 触杀活性单因素试验。
触杀活性测定单因素试验包括乙醇提取物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时间。乙醇提取物浓度(A):12.50、25.00、50.00、75.00、100.00 mg/mL;环境温度(B):15、20、25、30、35 ℃;处理时间(C):6、12、24、36、48 h。每个影响因子进行3次重复性验证试验,统计得出玉米蚜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选用3次平均值作为试验的参数,确定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筛选出试验条件及参数。
1.2.2.2 触杀活性测定正交试验。
为了进一步优化测定条件,参考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以提取物浓度(A)、环境温度(B)、处理时间(C)这3个因素进行核桃皮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正交试验,采用L9(33)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提取物浓度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时间为24 h,环境温度为20 ℃,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12.50~100.00 mg/mL时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均较强,校正死亡率与浓度成正比,核桃皮的乙醇提取物浓度达到100.00 mg/mL时,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93.31%。
2.1.2 饲养时间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核桃皮的乙醇提取物浓度为75.00 mg/mL、环境温度为20 ℃、处理时间在6~48 h时,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有很强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与时间成正比,处理时间达到48 h时,校正死亡率最高达92.33%。
2.1.3 温度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当核桃皮的乙醇提取物浓度为75.00 mg/mL、处理时间为24 h、环境温度在15~25 ℃時,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温度在30~35 ℃时,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2.2 正交试验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因素顺序是A>C>B,即对核桃皮触杀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核桃皮乙醇提取物浓度,处理时间、环境温度因素对触杀活性影响较小,通过试验确定,在A3B2C3,即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00.00 mg/mL、环境温度为25 ℃、处理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核桃皮的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具有最强的触杀作用(表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核桃皮提取物对玉米蚜具有良好的触杀活性,其作为植物性杀虫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影响核桃皮对玉米蚜触杀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提取物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乙醇提取物浓度是核桃皮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触杀活性最大的影响因素,环境温度以及处理时间因素对其触杀活性影响较小。核桃皮的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最高的条件为:乙醇提取物浓度100.00 mg/mL、环境温度25 ℃、处理时间48 h。
植物性杀虫剂的活性成分通常为来源于植物体的次生代谢产物,但由于植物次生物质种类多,结构复杂,该试验得到的对玉米蚜具有触杀活性的物质为一类混合物,核桃皮杀虫活性单体物质和杀虫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核桃皮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对热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提高其稳定性也是开发利用核桃皮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迪丽努尔·塔力甫,艾沙·努拉洪.分光光度法测定和田核桃仁内隔膜中总黄酮含量[J].食品科学,2008,29(11):552-554.
[2]马良进,吴美卿,苏秀,等.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活体抑菌活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5):620-624.
[3]翟梅枝,王磊,何文君,等.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12):2542-2547.
[4]陈卫东,李建飞,吴桂军.核桃青皮萃取物防治板栗叶螨试验[J].河北果树,2009(5):8,11.
[5]邹玉,邵鸣,王涛,等.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拒食活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94-96
[6]邵鸣,邹玉,付文龙,等.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J].中国林副特产,2017(2):26-28.
[7]高蓉,田暄,张兴.3种鬼臼毒类物质杀虫活性测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29(1):71-74.
[8]许龙,邹玉,王长平.马齿苋提取物对玉米蚜的触杀活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154-15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