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英 李胜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PTM)已成为国内外教学中较为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法,甘肃农业大学将该方法用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动手,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将该方法用于实验课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实验的主持者、设计者、执行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该研究为PTM在甘肃农业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PTM);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探索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2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重中之重,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要积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尝试、探索、运用了PTM,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PTM)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培训方法,是指使学习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和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全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PIM自20世纪末被引入我国后,已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施PTM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实验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类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开展一。。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抽象,概念和理论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采用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觉得课程非常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因而不能深刻理解课程的理论,只能通过强制性记忆应付考试,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而PTM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可见,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探索PTM非常有必要。
3PTM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TM主要有2種形式:一种是正规的PTM,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PIM的元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这门课程全程涉及系统性实验,因而采用正规的PTM,将2~3个学生分为1个小组,从网络平台答疑到课堂讨论,再从实验设计、仪器准备、耗材订购、培养材料确定,直到整个实验的执行均由学生自己完成,他们最终通过自己设计、操作的成功实验,会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存在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在植物组织培养课堂教学中引入PTM,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现将该做法总结如下。
3.1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互动教学 网络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一种课程体系,其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组织培养教研室建立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包括教学日历、大纲、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等常规教学资料,还有在线检测、学习向导、课程通知、答疑讨论、随堂建议等互动I!生栏目。学生可随时进入平台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日历、目标、内容,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可随时在讨论区提出各种有争议的问题,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答疑。通过辩论、建议及反馈,使得师生在这个平台上的互动不断升温。每完成一个章节,教师都会布置一些在线作业,让学生自我检查、思考、讨论,学生也可在平台上探讨一些个性问题。该平台已成为第二课堂和知识共享乐园,有效促进了“主导-主体”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3.2精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研究在分子水平上不断积累、更新。为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让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把最新的研究动态带入课堂。在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培养基配制理论,细胞与组织培养原理,离体培养中的遗传与变异,器官培养,细胞培养与体细胞杂交,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转基因受体系统”等方面进行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查阅到的前沿科学成果融入相关的课堂教学中,建成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新体系,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阐述自己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3引导学生勤思考,调动学习主动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对每一个教学专题都要设立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探索该专题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实验技术。例如在讲授植物试管苗水分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以及最前沿的抗旱研究;课堂上,教师再就大田植株叶片的结构特点及如何吸水和失水,单、双子叶植物叶片气孔的分布特点,大田植物叶片与试管苗叶片的结构差异,叶的解剖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对水分的需求程度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抗旱机理,最后设计一个完整实验,去验证理论。其次,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2~3人1组),课前设定讨论内容,学生查阅资料,准备PPT课堂讲演。讨论时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服务者、受益者、合伙人,与学生平等,最后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对所讲内容做进一步的学习、掌握,通过制作PPT,精心准备演讲汇报,提高了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计算机应用和语言表达能力。
3.4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 甘肃农业大学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将之前的单个小实验整合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培养基制备”“植物组织的初代培养”“初代材料的增殖与生根培养”“植物试管苗的移栽”5个综合性实验,对学生上实验课的时间不再做具体的安排,而是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实验室全天开放,除代课教师外,全天有实验技术人员为学生指导,实验时间比较灵活、充裕。从实验设计、耗材订购、仪器设备准备到外植体选取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结果以总结报告的形式提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调动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主动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撰写的科学性等。将PTM与开放型实验完美地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开展实验研究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5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开展各级科研项目研究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培养适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型人才,甘肅农业大学植物组织培养教研室做了以下尝试,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5.1导师拟定科研项目。为了响应教育部的“三早”精神,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研室由项目导师选取适当的研究课题,选拔吸收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
3.5.2学生自主创新设计项目。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题,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及实验的全部过程,并撰写实验论文,整个过程由教师指导,实验经费由该实验室提供。
3.5.3各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SRTP)。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申报、获准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可申请在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实验室进行实施,实验室无条件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并由教师和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学生按期完成各级SRTP项目的相关考核。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表明,PIM实现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本位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被动消极学习向主动积极学习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当然,PIM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课程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由客体变主体,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社会全民创新创业提供实用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