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选育及抗旱丰产特性研究

2018-05-14 08:59施万喜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品种选育特征特性

摘要 [目的]研究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农艺性状、综合抗逆性及产量结构特点,为大面积高效丰产推广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利用 2012—2015年国家、省级区域试验、抗旱性鉴定、品质分析结果,对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产量结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陇育8号在国家、省级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5 721.92和4160.11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3.61%和7.63%,最高产量7 177.35  kg/hm2,抗旱系数0.915,容重810.0 g/L2,蛋白质13.89%,湿面筋31.2%,沉降值24.1 mL,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结论]陇育8号适宜在甘肃陇东及北部旱地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陇育8号;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3-0014-05

Abstract [Objective]The agronomic characters,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and yield structure of the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longyu 8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wide area high yield and efficient popularization and utilization.[Method]Using the results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gional trials,droughtresistant identification,quality analysis,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longyu 8 were analyzed,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made for yield structure.[Result]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cultivar was 5 721.92  kg/hm2 and 4 160.11  kg/hm2 respectively in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gional trials,which increased by 3.61 % and 7.63 % than that of reference sample and the maximum yield reached 7 177.35  kg/hm2.The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was 0.915,the unit weight of Longyu 8 was 810.0 g/L2.The content of protein and wet gluten were 13.89 % and 31.2 % respectively.The sedimentation value was 24.1mL.Main limiting factors of yield was effective panicle per unit area.[Conclusion]Longyu 8 was suitable for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the similar ecological zone in the East and north of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Longyu 8;Dry wheat;Breeding of varieties;Characteristics

冬小麥是甘肃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口粮作物之首,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旱地小麦约占75%[1]。陇东是甘肃冬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播种面积下降为25万hm2左右[2],属我国北部冬麦区的边缘地带,降水分布不均,春季降水少,春旱和小麦生育后期高温是造成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气候因素。选育抗旱、高产、广适型新品种,集成推广减量化、标准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增加单产、促进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3]。小麦产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遗传背景十分复杂[4-5]。在新品种选育中,广泛创新、利用优异亲本,采用正确的组合选配模式,将抗旱抗寒性与丰产性状相结合,结合田间多地选择是实现旱地育种目标的关键[6]。目前,庆阳及宁夏固原等北部晚熟冬麦区生产推广的主体品种主要有陇鉴110、陇育4号、陇鉴111、兰天28号、陇育5号、陇育8号等,这些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抗寒抗旱性较强,但在综合抗逆性、丰产性及面团稳定时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7-8]。针对陇东旱地冬麦区的气候特点,以提高品种的抗寒抗旱、高产优质、早熟高效等为主要育种目标,采取系谱法,通过本地广适抗逆品种与外引优质丰产品种杂交,进行多年多点产量与抗逆性鉴定,育成了抗旱抗寒、丰产广适、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种陇育8号。该研究根据陇育8号在国家北部旱地、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资料,对产量、抗逆性、农艺性状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均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陇育8号系谱为陇育1号/西农1043,原系号0456-7-1,区域生产试验代号为陇育0456(图1)。2009—2016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抗旱抗寒性和抗条锈病鉴定、品质测试、生产示范等,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甘审麦2016015)[9]。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2014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试品种(系)10个,对照品种长6878;2013—2014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11个,对照品种陇育4号。

1.2 试验设计

2004—2008年在陇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杂交配组,后代选择。2009—2015年在甘肃、山西、宁夏等地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生产适应性试验。产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2~15 m2,收获计产面积12 m2。机条播,播种密度375.0万株/hm2基本苗,试验区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1.3 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采用Excel工具和DPS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征特性

陇育8号强冬性,全生育期263~283 d,幼苗匍匐,叶色淡绿,株高86~126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纺锤型,结实性好。长芒、白壳,无茸毛;护颖卵形,颖肩斜肩,颖嘴鸟嘴型,平均有效穗数507.75万穗/hm2,穗粒数34.1粒,千粒重35.6 g,籽粒白色、角质,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期落黄好,籽粒饱满度好。

2.2 丰产性

2.2.1 品系鉴定比较试验。

2009年度甘肃西峰试点属于歉收年份,在干旱、春冻中度偏重发生的情况下,该品系在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2 975.10 kg/hm2,较对照西峰27号增产721%,表现抗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好。

2010—2012 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图2),在一歉两丰的气候条件下,平均产量4 749.45 kg/hm2,较对照西峰27号平均增产10.54%,最高产量达6524.10  kg/hm2,表现出旱作丰产性好、抗旱抗寒、抗风干等特点,综合农艺性状优异。

2.2.2 区域生产试验。2013—2015年陇育8号(陇育0456)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国家北部旱地区试点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表2。2013—2014年两年甘肃省陇东片省区域试验(表1),2012—2013年度5点试验4点增产,增产点(次)率80.0%,平均产量3 905.25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2.78%,增产极显著。2013—2014年度7点试验5点增产,增产点(次)率71.43%,平均产量4 342.16  kg/hm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2.48%,增产不显著。2年12个点次试验9点增产,增产点(次)率75.00%。平均产量4 160.11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7.63%。

2015年甘肅省冬小麦生产试验(表1),5点试验5点增产,增产点(次)率100.00%,平均产量5 042.76  kg/hm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10.24%。在西峰试点平均产量5 530.80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4.17%。2013—2015年在平凉高平、泾川太平、灵台什字及庆阳市西峰区下卡村、镇原孟坝镇王地庄村、宁县中村乡西华村、华池县王嘴子乡刘家畔村等不同生态区生产示范15.85 hm2,平均产量4 920.15  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5.60%。经多年多点试验和示范,陇育8号表现旱作丰产稳产性强,适应范围广。

2013—2015年国家北部旱地区域试验(表2),2014年9点试验7点增产,增产点(次)率77.78%,平均产量5 621.52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3.68%,增产差异显著。2015年10点试验6点增产,增产点(次)率60.00%,平均产量5 812.28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3.55%,增产显著。2年19个点次试验13点增产,增产点(次)率68.42%。平均产量5721.92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3.61%。其中2014—2015年度在甘肃定西试点平均产量7177.35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14.30%。

2.2.3 产量结构。陇育8号在不同年度试验,产量结构调查结果见表3,穗数565.83万穗/hm2,穗粒数36.02粒,千粒重33.22 g,产量结构合理。为明确其产量性状的形成规律,对籽粒产量及结构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陇育8号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

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319*、0.167,穗数与产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陇育8号产量要素中的主要限制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显示其对产量具有直接正效应,Py1(0.759)>Py2(0.473)>Py3(0.219),增加穗数对提高产量的作用最大,增加穗粒数次之,提高千粒重对增加产量作用最小。

通过分析陇育8号成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与产量(Y)的关系,逐步寻优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5 654.306+7.504X1+3.163X2+2.387X3,对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11.513**,b1=7.504**,b2=3.163*,b3=2.387*,表明X与Y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达显著与极显著水平。在其他因子不变的条件下,成穗数增加15万穗/hm2,产量增加7.504个单位( kg);穗粒数增加1粒,产量增加3163个单位( kg);千粒重增加1 g,产量增加2.387个单位( kg),在大面积推广中,应重视增加有效穗数,同时兼顾穗粒数和千粒重。

2.3 品质分析

2014—2015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对陇育8号的品质测试分析结果见表5,2年容重810.0 g/L2,蛋白质13.89%,湿面筋31.2%,沉降值24.1mL,吸水量58.9 mL/g2,稳定时间2.8 min,最大抗延阻力115.0E.U,拉伸面积21.5 cm2,延伸性134.5 mm ,达到优质中筋小麦品质指标[10]。

2.4 综合抗性分析

陇育8号在2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抗寒性1~2级,抗旱性1~3级,抗青干1级,熟相1级,中抗白粉病。2013—2015年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抗旱性鉴定(表6),综合抗旱系数平均为0.915,抗旱性3级,在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抗旱系数为1.04,穗粒数抗旱系数为0.97,千粒重、穗粒数受旱后变异较小,性状较稳定(表7),其稳定性优于抗旱对照品种西峰20号[11];有效穗变异较大,是抗旱丰产的关键因子。2014—2015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分小种接种条锈病鉴定:该品系中感条锈病(病指和侵染型40-50MS)、白粉病(病指和侵染型6MS)和黄矮病(反应型和抗级3.2~3.9MS),高感叶锈病[11]。试验示范表明,陇育8号抗旱抗寒,中感条锈病,但具耐条锈,抗青干,落黄好,综合抗性强。

3 讨论

陇育8号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为协调抗旱、丰产与广适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借鉴。陇东等北部雨养农业区降水总量偏少,季节间变率大,常年大面积的生产水平约为3 t/hm2,选育并推广具有适宜的生育特性、抗旱抗寒等综合抗逆性强、产量潜力高的新品种是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保障[12]。旱地丰产多抗育种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是基础。多个学者研究发现,我国近50年小麦品种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减低,进而造成推广品种产量的稳定性下降[12-13]。因此,拓展种质资源、丰富基因群体、聚合多个优良性状是选育多抗丰产广适性新品种的基础[14]。陇育8号的选育中,我们十分重视双亲互补性、远缘性,坚持用自育品种与外引品种选配组合,母本陇育1号具有抗旱抗寒抗条锈、抗干热风、落黄好、分蘖强、成穗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缺点是在丰水年份倒伏,产量潜力不高。父本引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特点是大穗大粒、丰产性强、分蘖成穗中等,缺点是抗旱抗寒性较差,双亲杂交,提高了后代品系的抗旱抗寒性,增强了丰产稳产性,主要品质指标提高,实现预期的育种目标。

旱地品种选育中,除了抗旱抗寒等综合抗逆性外,抗倒伏性与株型育种也应引起育种家的足够重视。旱地栽培品种植株偏高,干旱年份表现丰产性较好,但多雨年份容易倒伏,严重时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要求育成品种株高适中(90~100 cm)、莖秆弹性好。陇育8号株高较当地主栽品种陇育4号降低约10 cm,茎秆弹性较好,适宜群体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在示范推广中,要集成应用培肥地力、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化学调控等高产栽培措施,兼顾三因素的协调,特别是多雨年份,要控制群体、防止倒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4 结论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8选育旱作丰产性强,综合抗逆性好,品质优良,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决定该品种能否高产的主要因素,增加穗粒数的作用次之,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丰产抗逆性能突出,适宜在陇东及北部同类旱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文雄.甘肃省粮食稳步发展分析及对策[J].农业展望,2012(9):36-39.

[2] 施万喜,乔岩,盖琼辉.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4号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1):18-23.

[3]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等.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作物学报,2011,37(2):202-215.

[4] 张俊灵,闫金龙,张东旭,等.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的选育:以长6359和长4738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31-34,37.

[5] 蒲金涌,姚小英,王位泰.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30(1):153-160.

[6] 张雪婷,杨文雄,曹东.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1):1464-1473.

[7] 孙道杰,王辉,闵东红,等.广适性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83-85.

[8]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2-303.

[9]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等.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J].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39-442.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GB/T 21127—2007[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  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2012-2014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汇总[R].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2014.

[12]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等.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2):482-488.

[13] 张娟,谢惠民,张正斌,等.小麦抗旱节水生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231-238.

[14] 张成,孟建军.陇东旱地冬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118-121.

猜你喜欢
品种选育特征特性
鄂西多花木蓝的栽培利用及推广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南丰蜜桔高糖优株“ZZL—03”及未来品种选育方向
蚕豆新品种特选1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