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摘要】学习文化知识,基本的途径就是读书,不仅学生时期要读书,即使走向社会也需要读书。读书将伴随一个人的终生,这在未来社会中更是如此。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的时期,读书就更为重要。
【关键词】读书;习惯;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是收藏、整理、传播和利用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是现代人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场所,能读到很多好的图书。阅读,就是读书,它是对文字或信息的感观认识的样子行为方式。而在学校里,要让学生爱上图书、喜欢读书,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的馆員们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扮演好“阅读指导者”的角色。但是,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阅读状态离我们的理想还相差很远,读书还没有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习惯。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更多地去阅读图书呢?这是我们不断地剖析、不断地反思,不断寻求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加强,依赖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例如文献的宣传、推荐,图书馆的利用教育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的魅力是很神奇的。而培养阅读兴趣一般从几个方法进行:
1.跟学生讲明阅读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培养阅读的兴趣。比如多与学生交流,通过某些事物来引导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了这种动力,才能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转移到图书、报纸、杂志中来。
2.多组织各种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比如开展“讲故事”“名师讲堂”“朗读者”“手抄报”“辩论赛”等活动。
3.适当的激励,通过一些途径、方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一些名人或英雄人物的效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现在的学生是非常崇拜一些名人的,利用这点,可以跟学生讲讲名人爱读书的事迹,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激励。有了兴趣以后,学生才会慢慢爱上读书。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
中学生由于学习科目内容较多,要了解的知识面丰富,并且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愿意接受新事物。虽然他们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面对社会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他们在选择和利用方面具有盲目性、肤浅性,鉴别能力差,而且现在的市场上出现很多盗版书、不健康的书籍,这都使学生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图书工作者就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寓教于乐。根据他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推荐图书,指导他们阅读教育性强的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汉字的故事》《安徒生童话选》《爱的教育》《昆虫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诗》《论语》《道德经》《上下五千年》《百科全书》《读者》《青年文摘》和探究式学习丛书等。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循循善诱、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高素质,明辨是非,逐步走向身心健康成长的轨道。
三、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就能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方法基本上有几种:
1.认真、仔细、准确地阅读。为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献的内容,记得文献里面重要的部分。
2.粗读。就是不用很深入地去了解文献的内容,只用大致了解一下文献内容就行了。
3.随意地浏览。就是随便翻翻看的意思,感兴趣的内容就看看,不感兴趣的内容就跳过,根据自己的心情,心情好的可以看多些,心情不好的可以少看些。
4.快速地阅读。这是要求学生有目的、高效率地阅读,而且阅读是要求非常专注的,通过快速地、高效率地阅读获得知识。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
四、使读书习惯形成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靠课外自主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参照别的学校读书理念:大量阅读要在课内进行,让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内阅览课。我们与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老师及班主任开了个动员会。希望科任老师根据自己每周的课程安排,适当安排1—2节做阅览课。要求阅览课全部在阅览室上,由图书馆教师与语文教师共同承担。图书馆教师按照语文教师的安排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由学生做好课堂记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语文老师的安排,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摘要、写读书心得等。通过这一提议后,得到老师们的支持。现在,学生阅览课已开展了三个学期,语文老师反馈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很多,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这都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现在,除了语文课以外,还有其他科的老师也申请上阅览课。为此,我们每周阅览课安排得很满,有时一节课安排两个班。我们阅览课的开展取得了好的效果,把阅览课纳入课程体系,从而保证了阅读的量,加上课外阅读,大大地提高了我校的阅读量。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图书馆工作者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老师、家长的参与,共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吸收新知识 、新信息,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对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暴 巍.根据儿童特点 培养阅读兴趣[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
[2]张仁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得青少年的阅读指导[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2).
[3]李怀志,张玉莲.让图书布满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J].中小学图书馆通讯,2009(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