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2018-05-14 17:05汪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

汪娟

[摘要]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离不开农民,但我国农民综合水平普遍偏低,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普遍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解决农民问题。传统农民知识匮乏、专业技术水平低、缺乏对市场经营的掌握、缺乏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视野,培育懂技术、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技术上,还要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奠定农民经济基础的同时提高农民的上层建筑,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农民大多数以传统农民为主,极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现代农业来说较粗放,对资源不能进行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也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而是开始追求吃的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产品缺少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导致农产品在质量上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农村地区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在于农民收入低,仅能满足农民的温饱,能用于投资的资本少,难以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农业的现代化要求农民在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同时,还要在思维意识上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农民自己的理解,因此农民要把重心转移到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发展理念上来。现代农业要求农产品高度商品化,就需要农民对市场经济和经营有一定的掌握,但是传统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那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就是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者,农民要对农业产业有专业性的了解和规划,在农业生产中实行规模化、科学化,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在经营中要把握市场选择方向,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和营销,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打造属于农民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从而提高农民收益。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下一步深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在改善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农民思维意识水平,从而有力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 我国农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懂技术、有技能、讲文明、会管理、守法纪、身体好等。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上来看,我国目前的农民整体素质还是处于一个偏低水平,与我国目前所要求的新型农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1 科学文化知识匮乏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偏低,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能力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为了减少我国农村地区文明和半文盲的农民数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农民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另外,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只够温饱,有的只够孩子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甚至有的义务教育没有接受完,就要辍学外出打工,很多大学教育的学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出现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象,加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农民缺乏教育,他们对于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源于祖辈口耳相传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是错误的,农民缺乏科学的指导,在农业生产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2 职业技能素质低

现代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整体水平偏低,距离新型职业农民的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科技应用水平较低,大部分地区仍以人畜劳动力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同时由于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愿意接受新型的科学技术,对于新型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持拒绝态度,不愿意对其进行经济投入。另外我国对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較少,虽然有大量的农民劳动力接受了职业技能的训练,但水平和能力均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目前不仅科学技术水平低,掌握新型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也很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与建设。

2.3 思想道德素质较低

我国农民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较大,加上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民在思想道德观念上存在一些缺失,农民开始计较个人得失,而不再是以集体荣誉为重,追求利益的风气开始在农村蔓延。很多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局面,超生偷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在很多农民生育观念里,“养儿防老”这一想法仍然占主导地位,很多家庭为了生儿子而不惜砸锅卖铁交罚款,导致农村地区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农村地区的整体素质始终难以提高。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较落后,农民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的引导,很多低俗文化开始兴起,例如黄、赌等文化毒瘤开始侵入农民的想法,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阻碍了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形成。

2.4 缺乏经营管理素质

自改革开放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民的市场管理能力开始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提高,但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也不够高,产生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传统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导致农业生产依旧停留在低层次、小规模的状态。另外由于农民对市场情况不了解,市场敏锐度低,无法捕捉到市场发展的最新情况,不能对农业生产进行及时调整。风险承受能力低,农民大多不愿冒风险进行改变,多数农民依旧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上,不仅农业生产方式简单,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农作物产量也不够高。农业生产中盲目抄袭模仿现象严重,大量同样农产品出现,导致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而只能低价出售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增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调整。

2.5 法制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农村地区法律知识的传播,我国农民的法制意识较改革开放前已有大幅度的改善,但由于农村地区受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较大,仍有大部分的农民法制意识不够强烈,法律素质不够高。农民在产生矛盾时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一般都会采取私了的方式,而不会首先寻求法律的帮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对执法者的监督不够严格,导致很多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不够公正,很多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机制不够完善,农民在出现问题后,即使有意识寻求法律的帮助,但在高昂的法律诉讼费和律师费面前而不得不放弃寻求帮助,导致很多农民不得不采用私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6 身体素质偏低

健康的身体是农民展开农业活动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较小、机械化、集约化程度较低,我国目前使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较少,农业生产也仍是以劳动力为主。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较差、卫生医疗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劳动力也是在野外环境工作,且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较差,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的身体素质较低,加上我国农民的饮食问题,农民从食物中能摄入的营养不够高,无法支撑农民从事高负荷的农业生产活动,很多农民的身体出现问题,但农村的医疗水平相较于城市地区来说较低,导致很多农民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这些因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及面临的问题

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3.1.1 专业技术精细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民的精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必须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的精细化分类,对农民分别进行专业的培训,例如从事种植类的农民进行专门的种植类培训,养殖类的农民接受专门的养殖训练,实行分班分类的方法,将每种农产品都进行不同的分类,从事不同的专业技术、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等农作物分类的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专门化、科学化、精细化的人才。

3.1.2 经营模式市场化。过去农民由于对市场敏锐度不够高,导致农民对市场行情总是延遲,无法及时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因此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门的市场培训,让农民了解市场,提高农民对市场的敏锐感,了解市场和经济周期,掌握农业经济模式,以此改变农民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生产产量,改善农产品销售产量,从而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问题

3.2.1 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属于公共事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培育效果,很多私人企业不愿意投资农业。地方政府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度很低,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对农村地区的新型农民培育做出投入,就算做出投入也都是很小一部分,导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费过少,无法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3.2.2 培育方式过于简单。我国目前的培育方式大多为课堂讲课的方式,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但实践方面较缺乏,田间授课、交流参观的方式较少,导致培育出来的新型农民的理论知识强于实践知识,在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时,理论知识无法解决,掌握的实践知识也不够解决等问题。

3.2.3 农民自主学习意识不够。我国农民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大,大多的农业生产都是靠着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很多农民觉得靠着经验进行生产已经足够,他们很少会主动想起要去参加培训,对传统经验的依赖过于严重,不愿意接受新的、高科技、高水平的生产方式。另外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加上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投入较低,农民能学习到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方式有限。

4 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建议

4.1 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的人口都属于农民。但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较多,基础教育不够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不够,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够高。要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我国农村发展,必须先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自2006年开始,中央为了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提出免除学杂费的政策措施,并对贫困学生家庭实行补贴,避免了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因贫困而不得不辍学的情况。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为农村地区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鼓励更多的师资力量进入农村地区,呼吁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老师,政府也要在物质上对这些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城市地区而言,鼓励更多学校接受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入校,城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基础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只有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达到标准,才能减少农村地区文盲和半文盲数量,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4.2 加强农村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有知识、有技能、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农村的基础教育为农民的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从财政上支持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好农村的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培训,鼓励成人教育,建立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完善关于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的法律法规,鼓励更多人报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掌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更多的职业学校与农村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呼吁职业学校的学生去到农村地区进行实践,同时引导农民报名参加职业学校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

4.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一直以来,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善良勇敢、艰苦朴实为特质的优良传统美德,但自改革开放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受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较大,这一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这对我国的传统美德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宣扬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鼓励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着重培养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形成新的文明乡风。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实行健康的思想实践活动,在农民中间倡导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严禁攀比等落后思想的兴起,严厉打击封建迷信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创建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在农闲期间的活动。积极弘扬先进文化,树立道德模范,对那些有道德、做好事的农民进行鼓励,以此鼓励更多的农民有道德、做好事,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4.4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农民对我国的法律了解不够全面,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很少有农民会第一时间想到寻求法律的帮助。我国政府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律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首先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普法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组织农民学习法律知识,要让农民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法律的帮助。其次我国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严格执政,尤其是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完善基层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营造基层干部认真执法的氛围,正确划分基层干部的权责范围,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严厉打击基层执法人员不依法为农民办事、以权谋私等伤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最后,要完善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机制,对于农民出现纠纷的情况,鼓励他们优先选择法律途径进行解决,不能出现农民无法支付高昂的法律诉讼费而选择私了或更坏的解决方式的现象,为农民提供更有效、更无私的法律帮助,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4.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饮食结构不是很合理,没有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很多农民的用餐时间也不够稳定,很多农民在干活期间,为了节约时间,中午都会匆匆忙忙吃一点或者不吃,将晚餐作为一天的主食。长此以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农民身体素质变差,农民很难获取满足生身体需要的营养。要改善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就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改善农民的饮食习惯。改善农民的饮食习惯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只有从根本上保证农民摄入的饮食是干净健康的,才能保证农民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不干不凈,吃了没病”是很多农民的口头禅,说明很多农民都没有树立食品卫生的意识,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要让农民都树立起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彻底改变农民的饮食结构,注意荤素搭配,注意营养均衡。第二,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可以在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民进行身体锻炼,开辟文化广场,增加健身基础设施,鼓励农民前往文化广场进行锻炼。在农民中间进行宣传,强调锻炼身体的好处,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第三,结合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机制,尽快建立起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机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农民自愿参加农村医疗合作机制。政府要对农村医疗合作机制进行财政补贴,改善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加强宣传农村医疗合作社的益处,让每个农民都能受益,改善我国农民的身体状况。

[参考文献]

[1] 冯飞,姬雄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05):24-28.

[2] 刘西涛.现代农业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困境与制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3):60-64.

[3] 苏宝芳.新型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06):57-60.

[4] 赵艳艳,姚秋菊,原玉香,等.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与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02):59-61+88.

[5] 吕佳.基于现代农业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04):1018-1022.

[6] 胡林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07):233-236.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