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杨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分析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给出了促进二者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生态环境强调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既包括微观层面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成长的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离开了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缺乏基础支撑,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和作用方式,对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起到联系各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是最为关键的要素。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加强金融业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既要依靠产业结构、制度建设等内部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的积极推动。从生态学角度看,金融企业、金融业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統,需要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换生存和发展,这要求在适应、利用并改善的过程中实现多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更需要投资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支持,对金融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生态环境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的投放和有效流通,这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产生资金聚集效应,如果金融生态环境恶劣则 成为金融高风险地区,导致资金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金融业的稳步发展,使企业、银行和政府等各方共赢。企业赢则改善企业的信用形象,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银行赢则实现盈利能力增长,抗风险能力增强;政府赢则是增加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而如果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会导致银行不敢贷款,企业资金难以到位,就业和财政收入无法实现,企业、银行和地方都成为输家。
1.2 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效应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离不开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制、信用、市场等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各要素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能够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有利于解决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扩大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巩固发展平台基础。因此,只有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不稳定会对金融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2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融业服务有了日益增多且越来越高的要求,金融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燃剂,区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基石。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的作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2.1 创新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政策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先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层面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这要求地方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案,确定工作思路和具体步骤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发挥财政、税务、公检法等各部门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金融产业发展,为金融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金融人才。同时,要加强软硬件配套环境建设,推进金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另外,要建立引导机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作用,提高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夯实群众基础。通过以上举措,地方政府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路导航,优化改善金融生态政策环境。
2.2 完善法律制度,优化金融生态法制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基本条件。法律环境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而深远,因此要不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合法保护金融权益,取缔非法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在此基础上,要以公平、公正为执法原则,创新金融保护机制和方法,遏制非法集资、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环境。同时,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降低诉讼费用成本,努力提高执法效率,保护金融债权,为银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提供绿色通道,以解除银行信贷投放的后顾之忧,促进金融市场服务的良性发展。
2.3 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生态市场环境
第一,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主体,需要完善组织体系,确保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资源配置高效,以保持金融体系的生机和活力。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完善,需要积极引进外资、合资银行来当地设分支机构,推动社区银行、贷款公司拓展服务网点,丰富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层次,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要建立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扶持证券期货、信托公司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资金融通服务。
第二,金融服务是金融体系的主打产品,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以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鼓励金融债券、融资票据等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引导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并不断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实现各金融子市场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层期权等产品,针对当地优势产业项目创新开发适应的融投资产品,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金融服务需求。
总之,要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构建政府、社会法人和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担保机制,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完善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和融资机制,从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金融服务。
2.4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这需要政府牵头,联合金融机构和企业各方共同努力,以破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从而提高信贷支持力度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首先,要搭建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对企业信用信息实施分类管理和动态追踪,提供信用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发布等服务,不断推进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其次,需要整合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信息数据平台的有效对接,加快金融与非金融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强化信用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善性。再次,需要充分利用信用产品的作用,政府应出台信用产品使用的相应措施,在项目招投标等领域广泛应用,优先考虑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并给予信贷授信、税收服务等方面的优惠,对于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要给予信用制裁,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媒体曝光和法律、经济手段的方式,以规范和优化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最后,要培育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扶持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健康发展,并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和机构认证制度,为信用评级机构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2.5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监管环境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控机制,努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风险识别防控水平;其次,政府部门应努力营建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环境,构筑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做好事前、事中的监管机制建设和事后处理机制,提高对于金融行业风险的防范能力;再次,需要创新区域金融生态预警机制,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等管理功能,加强金融、税务、工商、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将各部门信息平台整合成一个共享的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维护金融发展的和谐稳定。只有外部监管得当有力,才能有效维护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才敢投放信贷,企业才有发展所需的资金,这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优势,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从严处理,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解决政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银企的风险管理防控水平。
2.6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优化金融生态经济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同样有助于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的作用,尤其是区域产业优势,来吸引金融资金,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这要求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规避政策风险,产业发展要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光明远景,吸引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从而丰富金融体系结构层次,形成良性的金融产业发展态势。
地方政府要合理制定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准确把握地方产业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通过区域间的积极合作与良性竞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健康的区域经济环境支撑,从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大环境,并借助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扶持金融业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 廖建华,肖夏冰.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33-37.
[2]韩润苗.浅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465.
[3]李新磊,高飞.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