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琴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多一把尺子,就可能会多一批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好学生是评价的结果。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当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尤其需要我们去探索。我结合数学的学科对有效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内含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评价问题。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效迁移到新的情景中,使思维从低级向高阶发展,不断做出决策和解决新的问题。
多元评价: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行为。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评、教师评估、学生评教、管理方评教等多元化形式评价学习的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估手段有课堂观察、面谈记录、学习档案、网上学习记录等等。评估内容包括对知识的评价和对能力的评价。评价标准,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技能,及学习者的经历、经验、方法、习惯。
数学深度学习的内容在关注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更是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和人的综合发展,这需要多元的适切的相应的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式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向更深一步开展的同时,也使学校的教学评价工作更加合理更有特色,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学习结果有意义但学习过程本身就具有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获取的远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可经历一个合作交流、自我反思、总结经验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學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主要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依托小组合作,推进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取向。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同时倡导而且更加重视“质性”的方法,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了多样的方法和策略。为了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我校推行了“学行课堂”—三段三行的小组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段自主试行、第二段合作同行、第三段展评励行),及时对小组进行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前两个阶段:
自主试行评价。自主试行实际上就是独立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也就是在授课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独立阅读和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出现),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对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做好标注,力求在上课时解决相关问题。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自主试行进行评价。依托我校小组合作学习,采用组长评价、组间互评、老师评价等手段,人人参与,每人都是评价者也都是被评价者,评价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自主学力情况。主要涉及概念原理理解、自主提出问题情况等,并将结果记录在每天的“学习过程记录表”中。
合作同行评价。合作同行实际上就是课堂上利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帮助学生学习任务。我校要求教师要摒弃一贯以来的在课堂上自顾自地单向的讲解和灌输,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索时间,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观察,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阶段教师把控课堂秩序,巡视各组讨论情况并加以指导,了解各组学生的学情,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比如,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相互交流情况,自我学习的展示情况,对其它同学的点评情况,由组内互评、组长评价、老师评价,相应结果填入“学习过程记录表”。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我校三段三行的教学模式第三阶段是展评励行即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学行课堂”—“三段三行”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有效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看,当堂检测能看到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暴露的不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当堂检测能使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体现时效性。它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我校要求每节数学课留下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检测。试卷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为基础部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过程、基本方法的考察;并且要严格对应本课的学习目标。选做题1题,为层次较高的学生准备。这个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当堂检测部分的评价,及时回收反馈信息,找到目标差,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和设计,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地发展。课堂评价因课堂而生,但不能随课堂而止,对于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一个参数,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入教师的教学手册,定期整理,反思总结,让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能力与改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对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资料、数据信息,建立跟踪反馈、反思机制。结合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多角度、综合地评价学生,求得教学评价的一体化。课堂上的学习评价一般都是瞬时评价、即兴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当前的行为表现,它所具有的效应也多是短期的,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一种学习成果与阶段评价、学期评价相结合,把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不孤立任何一种评价形式,从而建立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评价也发挥它的延迟效应,让课堂评价也成为学生一个基本信息,为学生的长效发展服务。所有必须定期进行反思总结。
课堂反思,帮助学生回忆课堂上的精彩、分析课堂上的不足,积累学习上的经验,激发学生再次努力的信心、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每周五小组反思交流让课后延迟性评价,增进学生间的友情,促进学生的自省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后续课堂上的表现进一步得到完善。每月评比魅力小组并进行奖励。
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教育评价的专家们认为,评价的作用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现状,这是对评价最好的解释。作为教师,如何让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能在每一次评价后有学习的新目标,是我们应继续探索的新方向,让多元评价方式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向更深一步开展,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