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蓉
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把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根本指针,以学科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进(王蔷,2015)。要真正使学习英语成为学习者提升素养、促进思维、开阔视野、发展能力的途径,我们必须在实施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如下策略。
让多元化评价主体形成合力
参与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评价、教师和家长同步评价等渠道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比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可以采用填写阅读手册、撰写书评、好书推介等方式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前,教师要进行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欣赏自己,同自己竞赛,而不只是与别人比较。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同伴互评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同桌间的互评,可以是学习小组内的互评,也可以是整个班级同学间的互评。比如,在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互评的方式,学生阅读同伴的作文,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评语或建议。同伴互评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与促进写作水平提高的有效评价方式(邓鹂鸣,岑粤,2010)。文章写得好的同学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而不擅长写作的同学也有了模仿的榜样,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师要倡导家长参与过程评价。如何引导和帮助家长对孩子作出正确的评价?观察记录表无疑是个好办法,它能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信息。例如,针对英语听说作业的落实这个难题,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要求家长对学生是否听录音、是否跟读、是否背诵、以及听、读的时间进行记录,从而有效地督促学生在家完成听说作业。
让多维化评价内容落到实处
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认知领域的评价和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对于认知领域的評价,既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更要重视他们英语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对于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策略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动力,也是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运用课堂学习活动量化评比、小组竞赛、学习笔记检查评比等激励机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引导;通过家庭作业评定、试卷整理以及错题订正本检查评比、家长对学生在家学习习惯和过程的反馈与评价等形式来评价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建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进行反馈式评价;通过情景剧表演、英文歌唱比赛、英语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各方面素质做出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运用考察和考试、口试和笔试、闭卷和开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
让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潜能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是实现评价目的、落实评价内容、活化评价标准的保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而非评判学生学习结果(徐国辉,2015)。它关注的不是教师如何传授信息,而是学生如何接收、理解并应用所学的发展过程。学生发展不仅指学生学习成绩(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还包括其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动机等)、学习方法(认知、自我调控、合作等)及文化意识的提升和发展(教育部,2012)。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在目前的大班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很大,面对差异,教师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的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项目报告(report)、小论文、表演或演示(presentation)等形式,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考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既定的学习目标之间有无差距,是以某种目标为基准的评价,能够激励全体学生向着学习目标不断迈进,最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彭宇,2014)。定性评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主要采取评语式,重点对用定量评价无法衡量的学生的非认知领域方面,如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以评比学生在集体内的相对位置(彭宇,2014)。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形式,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定量评价只是综合评价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主体部分。
总之,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对英语学习的自信,获得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能,汲取英语学习过程中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从而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习的评价本身,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崔允漷等,2008)。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有坚持多元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才能实现多维、多样、多元化地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才能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不竭源泉,才能有效地完成英语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神圣使命。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