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乡土文化的设计再生与发展

2018-05-14 14:49王嘉欣谢雨晴
工业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再生乡土文化

王嘉欣 谢雨晴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增速,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乡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冲击与改良需求。原本属于人们的乡土记忆与地方历史的文脉的逐渐流失,不利于乡村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文章从乡土文化的再生角度出发,以义乌莲塘村文化礼堂作为载体,研究其综合形象系统设计,试图对如何保护乡土文化,乡村建设的有机更新,构建理论体系并结合实践,为乡土文化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关键词:再生;乡土文化;文化礼堂;综合形象系统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6-0028-03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新期待,2013年浙江省政府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当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热点。“文化礼堂”建设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新载体。

1文化礼堂综合形象设计之内涵

文化礼堂作为乡村综合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其建设旨在活化乡土文化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活动的场所。乡土文化因人而生,亦要在人的参与之下才能得到再生发展。

“文化礼堂”的指导思想是:“六艺思想,以礼蕴堂、立足乡土、视觉榜样”。其核心理念是把传统核心价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在改造建设当中,新形象过于趋同,传播手法类似,这既不利于保留乡村的独特性,也不利于地方之间的竞争。如何基于乡土文化打造和传播城乡形象,有利于在各个乡村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传承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更新自我,充实资源,实现乡村软实力的发展。

2文化礼堂综合形象之乡土文化的再生路径

借助文化礼堂综合形象的建设,以实现乡土文化的再生,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人们在文化礼堂中学习生活,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如何从外在推力逐步形成自发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乡土文化的再生路径,需从乡土文化的概念再生开始,经历乡土文化的综合形象再生,促使乡土文化的行为再生,最终达到文化的再生循环。这几者间的联系分析如下(见图1)。

2.1乡土文化的概念再生

对于一个事物的认知概念,会决定人们对它所持有的态度,随之影响人们的行为。目前,对于乡土文化概念的理解,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众的认知水平底,另一种是认知上的差异。要改变以上这两种现状,才能使乡土文化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使其更易传播与发展。

2.2乡土文化的形象再生

乡土文化的概念再生是非物质的再生,它需要物质的载体,以意生形,以物造境。因此,乡土文化的概念再生往往与其形象再生紧密相连。乡土文化的形象再生包括平面形象再生和空间形象再生,主要是综合形象再生中的物质部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2.3乡土文化的行为再生

行为再生的目的是为了让植根于人心中的乡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让从外部吸收而来的文化养料在心中转化为更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思想,并成为思想导向,引发出人们日后更具创造性的行为。

乡土文化在人们行为中的体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行为。它是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已潜移默化在我们的行为当中的。这种行为习惯,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定势,比如说我们的食爱好、作息习惯等等;另一方面是有意识行为。虽然社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都在大力宣傳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有部分人认为,保护乡土文化是政府专业人士或者手工艺者的事情。这种需要通过外界去诱导、强化的,非自发行为,都是有意识的。而文化礼堂的功能,也是旨在通过人们与活化的文化空间产生联系,将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的行为,从外在推力转化为内在自发行为,实现行为再生,才有利于乡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2.4乡土文化的再生循环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概念再生在人们心中生根,通过形象再生萌芽发展,通过行为再生开花结果,以此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形成新的观念思想。从本土中生根,到在人心中植根,以保护乡土文化的脉络,有利于乡村建设的有机更新。再生循环,既有传承,又有发展。

以文化礼堂为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与其硬性植入不如潜移默化,与其“送”文化不如“种”文化,通过乡土文化的再生,做到将文化真正的根植人心。随着文化礼堂建设项目的开展,各村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的乡土文化,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实现乡村的个性化发展。

3文化礼堂综合形象之乡土文化的再生营造——以《义乌莲塘村文化礼堂综合形象设计》为例

3.1莲塘村的历史文化

由于附近一带池塘众多,遍植莲花,先祖便将此地命名为“莲塘”。而莲除拥有观赏性、食用性、药用性等实用价值外,同时也是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赞赏的,象征清廉神、贞洁与神圣的植物。反映村民的一种精神追求。

莲塘村民风纯朴,勤劳务实,其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就是追求“仁孝本真、崇义和合”。特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莲塘村民敢于探索,勇冒风险,发挥才干,精心制作发明了多种小商品,并销往各地,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之一。

3.2莲塘村的前瞻性定位

3.2.1莲塘村的精神构建

如何对外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塑造莲塘村的整体形象,如何对内在现代生活中建立本体的乡土文化,是目前莲塘村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莲塘村所蕴藏的活力,通过整合措施促进乡村生活、生产、情感的再生,挖掘出本土的乡村文化,并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塑造出莲塘村的新时代精神。基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①精神,构建出的精神体系:学者——清逸高洁的品格;商人——君子风范的气度;官员——公正廉洁的品质;百姓——和谐和美的品德,共同营造出莲塘村人——朴实真诚的民风。

3.2.2文化礼堂的空间建构

文化礼堂建筑空间拟以“两堂四馆四廊八室”构建,以莲为元素,营造碧天莲叶,菡萏芬芳,清香氤氲的诗情画意的室内外景观。“二堂”为文化礼堂和莲荷学堂;“四馆”为礼文化馆、朱质文化馆、小商品馆、智慧科技馆;“四廊”为村史村情廊、乡风民俗廊、崇德尚贤廊、美好家园廊;“八室”阅览室、弈棋室、戏剧室、舞蹈室、“春泥计划”活动室、视听室、乒乓活动室、百姓交流室。凸显文化礼堂以史励志、以文化人的特色,营造一个承载乡愁、弘扬乡风的“村庄客厅”。

3.3莲塘村文化礼堂的营造路径

通过虚实结合、物质与非物质的融合、平面形象与空间形象的相互联合,逐步构建人们内心的独特的莲塘村文化形象。

3.3.1文化礼堂的礼之整体构建

文化礼堂是农村精神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新载体,礼之活化、乡土再生是其建设灵活。礼文化馆理念定位,融合莲塘村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中的“仁孝本真、崇义和合”与“古今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内涵,强调“和”的理念。既传承先祖“和”的文化理念,同时又是“荷”的谐音从而发展的,符合莲塘村的文化精神。从而发展“礼”的三个概念,使精神文明通过物质载体得以传承、活化与发展。

1)礼之仪——敬而求和。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当中,为了保持一种和谐的社会交际,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而随之产生的文化。从古至今,礼仪一直体现着这种本质属性与独特的功能。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礼之仪将涉及到服饰和读物的设计,如戏服、活动服、礼仪手册等。

2)礼之物——载和之物。礼表示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等道德伦理,物意为物质的东西②。礼物承载着文化的規则——礼节,并牵涉到仪式,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③。礼物一词承载着文化与情感。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礼之物将延展到礼物与器物的呈现,如手提袋、布袋、信封信纸、折扇、徽章等。

3)礼之乐——乐而人和。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维护和谐关系。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礼之仪将拓展到引言和媒体的展示。

3.3.2文化礼堂的平面形象建构

1)主标志设计。乌莲塘村文化礼堂主标志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莲塘”字款以及“文化礼堂”字款(见图2)。

莲塘字款的设计内涵:通过前期调研分析历史文化背景,提取莲塘村的地方特色,把江南的纤细之美与屋檐的建筑特征孕于“莲塘”二字的笔画当中,营造地方文化氛围,同时塑造形象个性。整体趋于平整的笔画,质朴大气之余融合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

文化礼堂字款的设计内涵:结合乡土文化内涵与版画设计风格,采用书法体和印章篆刻的表现手法,体现传统文化气息。

2)平面形象设计

a)基本元素构建:以莲塘村文化礼堂中的“四馆”,礼文化馆、朱质文化馆、义乌小商品馆、智慧科技馆为主要设计对象,分别以莲中的花、子、叶、藕作为其代表元素,进行平面形象设计。采用线与面的简洁现代表现手法,结合主标志的传统版画雕刻风格,在强化视觉形象的同时,深刻阐述各馆的文化精神与内涵(见图3)。

b)平面形象延展:结合莲塘村先祖的诗词,把视觉形象基本元素进行深化设计(见图4),并应用到礼之物当中,主要分为礼物与器物两个部分。对外礼物包含乡土特色产品、伴手礼等(见图5,6),对内器物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仪式用品、灯具等。

通过平面形象的创新设计,把无形的乡土文化融入可视化的物质载体之中,以塑造莲塘村文化礼堂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对外宣传乡土文化特色,对内将乡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生活,并为空间形象的再生提供基本设计元素以及的造境语意氛围的把控。

3.3.3文化礼堂的空间形象建构

1)文化礼堂之整体建筑构建。建筑主体围绕中心天井展开,竖向上由西侧到北到东到南逐步抬升,呈现一朵抽象的莲花盛开的姿态,暗含圣洁向上的意味。人们通过天井底层的庭院进入建筑内部,当阳光洒下,与红砖交相辉映,局部光线透过镂空的砖墙洒入室内,人们将会感受到的是宁静与祥和,作为“心灵的归属、精神的家园”,文化礼堂实至名归。

2)文化礼堂之礼文化馆构建。礼文化馆内容涵盖古今,信息丰富。所以展示主要从礼之仪——礼之行为、礼之物——礼之视觉、礼之乐——礼之听觉,这三个方面概括诠释礼文化的内涵。以莲为基本设计元素,并把图形结构简化成为六边形,在其基础之上,通过点与线的不同组合方式,延展成为莲花,莲叶,莲蓬等几何图形。并将其应用到展台陈设,活动展架等空间上(见图7)。

礼文化馆的整体空间营造意在突显文化气息,吸引观众。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和提升社区文化内涵的效果。

3)文化礼堂之小商品馆构建。主要包含四个具体内容,商品之始——起源回忆;手艺之承——制作过程;市场之转——创业故事;发展之合——成品展示。

4)文化礼堂的综合形象建构。从文化提炼、创新改造、重塑观念、丰富视觉、营造空间,各部分间协调发展,都是以乡土文化为根基,以人作为纽带联系的。人是综合形象建构中起着重要载体,形象是人感知的反映,而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礼堂也只是在人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发展。人在礼堂的蕴养之下,滋长见识,获得多感官体验和享受,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丰足,重启人们的乡土记忆,再而改变观念,作用于人的行为,最终又融合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乡土文化,实现乡土再生,文化传承的有机循环。

4结论

文章以根植乡土之上的再生为主要观点,试图从乡土文化的重塑再生,再生增值,再生循环的角度出发,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传统乡土文化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法,在现代物质的“堂”中得到再生发展。并以乡土文化中“礼”的部分为切入点,在实践当中重新梳理,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以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来构建文化礼堂的综合性系统形象。强调用有机更新,再生循环的构建形式,以义文化礼堂建设作为载体,并结合具体设计方案,验证理论与成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乡土文化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注释

①(宋)周敦颐.爱莲说

②张远满.从《礼物的流动》看土家族诞生仪式中的礼物馈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③刘希玺节日礼品设计的文化定位分析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2]崔恺本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12.

[3]钱文忠传统的再生:钱文忠演讲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5.

[4]陈崇贤乡土文化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5]王洋,张青云等.城市形象系统结构性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4):2.

[6]张云彬,吴伟.基于城市形象系统结构的城市形象建设研究[J].规划师,2010,26(12):1.

猜你喜欢
再生乡土文化
追寻“红色”足迹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甘薯根倒置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