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言习得的训练。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目前,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个普通教学班,除了几个尖子生之外,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要么苍白单调,缺少灵气;要么用词不当,颠三倒四;说不完整或表意不清的也大有人在。我認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强化说话训练,帮助孩子学会驾驭语言。
【关键词】学生;语言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示范性
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需要做到:第一,采用专业的学科术语进行教授;第二,教师语言要遵循普通话语法规范,并做到语言连贯利落,无语病、无废话。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与语言习惯的养成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语言艺术作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同时对其审美情趣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最终使其审美能力得以明显提升。可见,教师语言的示范性多么重要。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简洁准确,充满激情,既准确地传递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信息,也能为孩子的语言表达提供示范。
二、夯实字词教学,为学生语言的习得打好基础
结合《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第一课时课例,各个环节都渗透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带着音节读生字、去掉音节再读,换偏旁、加偏旁、猜字谜,认读词语、找反义词、说描写花的词语、读好读懂带生词的句子。每个细节做得扎扎实实,这才使得孩子们能够读得准、读得通、读得懂文本,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与文本展开对话。例如对“辗转”“奔波” “涓涓流出”等词语的理解,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师生间精彩的对话解决的。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的表述准确而又顺当。把学生零散的语言信息以词语的形式板书出来,然后引导学生从前至后、从后至前练习表达,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与字词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对相关字词与语句产生深刻理解,并能学会正确运用,在掌握课文重点的基础上,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其从整体角度充分把握了所学知识。
所以,在教学时,为了孩子语言的习得,灵活多变地引导孩子学习这些语言单位,为学习中能够准确表达信息打好基础。
三、找准切口,依托文本,创设情境,形成、发展语言
《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第一课时课例中的三个例子:
(1)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台湾青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躺在病床上的?请你默读课文3—5自然段。(学生默读,勾画后交流)生: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生: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生: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师生合作练习说话:“当 时,(男生)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女生)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在师生与文本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台湾青年为了挽救小钱,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无私地捐献骨髓的。在一遍遍的对话中,孩子表达时的语气充满了崇敬之情。
(2)现场采访。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生: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师(模仿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生: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生: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师(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生:不遗憾。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生:不遗憾。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个片段很精彩,这是在前面台湾青年高大的形象走进学生内心之后,一次毫无雕饰的心灵碰撞,通过对话,孩子零距离地聆听了台湾青年的大爱之心。以文本为依托,这次语言的训练得体、到位。
(3)一年以后的一天早晨,阳光依旧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已经开花,晨风中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此刻她肯定有千言万说,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小钱的心声涓涓流淌在你的笔尖吧!这时,学生所写的和所要表达的都是其内在需要,再加上交流对象是明确的,且有一定的表达目的,使学生更愿意表达,并在交流活动中锻炼其文字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将所教授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将自身感悟与文字语言结合起来,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良好的写作体验,并在文字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对文本语言更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语言,使学生言语的质量得到了提升。
这三个小教学板块,实现了语句的理解与积累相结合,同时在语言迁移与语言运用、方法指导与方法习得等方面集为一体,在不断深入与层层递进中,实现有深度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应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语言能力得以强化。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