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问题:渊源、流派与主要观点评析

2018-05-14 17:05周义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字鸿沟流派

周义红

[摘 要]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信息贫困等多种信息社会问题。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信息社会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和主要流派进行了梳理,并对各流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析。本研究的展开,将有助于为信息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关键词]信息贫困;信息分化;数字鸿沟;流派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伴而生的各种信息社会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事实上,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图书馆情报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都开始对信息社会问题加以研究。虽然学科背景各异,但本领域的研究者常常使用含义相同或相近的不同术语,例如:信息分化、信息贫困、知识沟、信息沟、数字鸿沟等。多学科共同参与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的趋向一方面使得本领域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相互区隔,造成对同一信息社会问题虽有众多理论与模型,其解释力却都非常有限的现象。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结构和主体能动性之间的二元对立越来越明显地局限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研究者(如Knorr 等,1981)呼吁从整体性理论(integrative theory)的视角整合结构与主体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对社会问题从结构与能动、宏观与微观之间交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解释。在信息社会问题研究领域,作为对整体性理论的呼应,国内外学者也从结构与主体能动性角度进行了探索。

本研究的目的是站在整体性理论的立场上,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全面考察我国对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的现状、特征及进展。本研究所述的“信息社会问题”涵盖了以“信息分化”“信息差距”“信息穷人与富人差距”“信息贫困”“知识沟”“信息沟”“数字鸿沟”等名义进行的研究。

2 信息社会及问题研究理论的梳理

由于美欧等西方国家在信息化浪潮中处于首发的行列,国外研究者在信息社会问题研究领域也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为此,我国学者对西方国家在信息社会研究领域的现有理论成果进行了整理。

邱林川(2007)认为,西方信息社会理论已形成五大流派:1)部分关心经济问题的研究者把信息技术看成现代化过程的一部分,视信息技术为促进人类进步的“革命”力量。这部分研究者中的代表人物有Fritz Machlup, Marc Prorat, Peter Drucker等,這一流派受到了涂尔干分工论的影响。2)“后现代学派”。这一流派认为信息技术加速了现代性的消亡,认为信息社会从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是对现代化过程的颠覆。代表人物有Jean Boudrillard, Gianni Vattimo, Mark poster等。3)具有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背景的研究者则把信息革命看作资本主义体系演变的关键因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公共领域、媒体所有制、社会公平等方面。这一学派坚持民主、平等、理性等现代性原则。代表人物有Peter Golding, Graham Murdoch, Vincent Mosco,Dan Schiller等。4)还有部分研究者在总体上将信息社会看成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强调政府、公司等大型组织利用信息传播加强现代化监控手段,进行“控制革命”。代表性人物有:Giddens,James Beniger, Oscar Gandy等。5)“网络社会流派”。这一流派整合了除“后现代学派”之外的几乎所有流派,代表人物有Jan van Dijk, Berry Wellman, Annallee Saxenian, Matthew Zook等。在对西方信息社会理论流派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邱林川提出,信息社会的原命题是社会进步,其中包括技术进步,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文化多元。信息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对社会现实的发掘和整理为依归,应有宽广的学术视野。

于良芝在分析了有关信息不平等研究的话语特点、理论解释、政策建议后指出,在信息不平等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信息贫困与信息分化研究社区及数字鸿沟研究社区;前者主要关注体现在信息生产、传播、获取、利用过程中的不平等,后者则主要关注体现在信息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不平等。她同时注意到,有关信息贫困与分化的理论存在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出于对信息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结构和主体能动性二元对立的关注,于良芝等梳理了对西方信息不平等研究产生影响的理论,如: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知识差距学说、创新扩散理论、社会网络分析、小世界信息交流理论、意义建构理论等,并提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样,关于社会结构和能动性的分歧同样贯穿了信息不平等研究。据此,作者指出,结构性因素与主体能动性因素如何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信息不平等和信息贫困现象,依然是信息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消除这种认识的盲点,本领域的研究应走向整体性。此外,作者提出,在近二三十年来,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创新的突出趋势之一就是对社会过程做出整体性解释,法国学者 Bourdieu,英国学者Giddens的社会学理论都可以看成是这种努力的代表。作者指出,Bourdieu的理论通过惯习、场域等概念, 实现了二元对立的嫁接,解释了客观的社会结构如何主观化为社会成员的心智和性情结构(惯习)、惯习如何发动和规制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如何再生产了现有的社会结构。总体而言,Bourdieu的理论对许多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3 结语

邱林川和于良芝各自对于信息社会理论及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理论基础的梳理与评述对于廓清本领域研究的理论视野,引导信息社会问题研究走向深化有着积极的意义。邱林川所梳理的流派着眼于信息社会基本理论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字鸿沟等信息社会问题。但其所梳理出的五大学派中,没有一个学派给予个体主观建构在信息社会理论中以必要的地位,这种片面性恰恰是当前信息社会问题研究关注结构因素而忽视个体能动性的“认识盲点”的体现。具体而言,邱林川所概括出的五个理论流派的基本立场仍然是传统的结构主义,其分析的单元局限于社会关系层面。与邱林川对信息社会问题的理论概述不同,于良芝的述评则聚焦于信息不平等的研究方面,在其述评中对结构和主体能动性的互动给予以充分的关照,并呼吁信息社会问题研究应走向整体性,从而较好地呼应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整体性研究趋向。换言之,当把结构与主体能动性的互动纳入到视野之中时,对信息社会问题的分析单元也就由社会关系扩展到了个体主观世界。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不再把信息社会问题机械地归结为信息技术及经济条件等结构因素,而是在充分关注结构因素的前提下,试图从个体的信息素养、认知特性乃至性格特征(也可把这些因素称之为“惯习”)的角度解读造成信息社会问题的原因。但是,与社会研究领域“结构主义”的观点相比,体现主观能动性的“建构能力”方面的研究数量较少,产生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在这种不对等状态下,要想消解结构与主体性二元对立,促进本领域走向整体性研究,尚需要对各种对信息社会问题研究产生过影响的理论中同质或异质的理论质素进行提取,以便整合形成本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于良芝,刘亚.结构与主体能动性:信息不平等研究的理论分野及整体性研究的必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01).

[2] 于良芝,理解信息资源的贫富分化:国外“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05(12).

[3] 于良芝.整体性社会理论及其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适用性——以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1(01).

猜你喜欢
数字鸿沟流派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浅析互联网时代知识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与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探讨
三湘大地上的一株艺术奇葩
京剧老旦浅识
ABriefHistoryofLinguisticsbefore18th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