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入城老人社会融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2018-05-14 17:05马飞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

马飞峰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逐渐掀起人口流动的热潮。随着青年群体不断地涌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结婚生子,工作繁忙的他们不得不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带在身旁,一方面照顾孩子,一方面完成养老的职责。随迁入城老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心理层面表现出各种融入困难,本文对随迁入城老人社会融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当前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呼吁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关键词]随迁老人;社会融入;进城老人;城市适应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在这个日益“共同体”的社会,所有人都想搭上城市化这一高速列车,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年青一代的流动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通过在城市打工、求学、就业等途径进入城市,最后购房定居在城市,然而受中国传统养老观念、家庭伦理以及现有家庭结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年迈的老人迫不得已离开故土来到子女居住的陌生城市,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照看孙辈,这一群体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名字“随迁入城老人”。

1 研究设计

1.1 调查对象的概念界定

本文将“随迁入城老人”定义为跟随子女(流动子女及迁移子女)从本省市或外省市的农村到现居住地的城市短期或长期生活的异乡老年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从迁移性质上,迁移行为是由子女迁移引发的的一种衍生性迁移行为;从迁移方向上,“随迁入城”强调由农村迁移到城市,迁移前的居住地和户籍地在本省其他市或外省市的农村,包含了获取本地户籍以及并未获得本地户籍的老人在内;从迁移时间上,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老人;从迁移对象的年龄上,将其定义为年满60周岁的老人。

1.2 样本的获取情况

调查对象选取的是Z市部分来自农村的随迁入城老人群体,考虑到调查的人力、物力有限及调查的需要,在S社区抽取200位随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被调查者的特征(文化程度、视力情况等),主要采用访问问卷调查法。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84份,问卷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6.8%。

2 随迁入城老人样本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男性随迁老人74人,占样本总量的40.22%,女性随迁老人110人,占样本总量的59.78%;从年龄上,年纪最小的到60岁,最大的到82岁,61-70岁的为122人,占样本总量的66.3%,71-80岁的为60人,占样本总量的32.61%,81-90岁的为2人,占样本总量的1.09%;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随迁老人0人,已婚有配偶(包括再婚有配偶),且现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随迁老人有102名,占样本总量的55.43%,已婚有配偶(包括再婚有配偶),现与配偶不居住在一起的有52人,占样本总量的28.26%,离异的有4人,占样本总量的2.17%,丧偶的有26人,占样本总量的14.13%;在健康方面,非常健康的样本有50人,占样本总量的27.17%,比较健康的有76人,占样本总量的41.30%,健康状况一般的有26人,占样本总量的14.13%,比较不健康的有32人,占样本总量的17.39%,非常不健康的为0人;从子女数量上,拥有一个孩子的随迁老人有54人,占样本总量的29.35%,拥有多个子女的随迁老人有130人,占样本总量的70.65%;从随迁时间情况上,来此地居住0.5-2年的随迁老人有72人,占样本总量的39.13%,居住3-5年的样本有44人,占样本总量的23.91%,居住6-10年的样本有60人,占样本总量的32.61%,居住10年以上的样本有8人,占样本总量的4.35%。从随迁原因上,占样本总量69.57%的老人是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来现居地帮助照看孙辈,料理家务;13.04%的随迁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照顾;11.96%的老人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跟随子女一起生活;3.26%的老人是因为城市生活环境好、生活质量高的原因来现居地;2.17%的老人是由于老伴去世,子女不放心老人独自生活,所以把老人接过来一起居住。

3 随迁入城老人社会融入的现状分析

3.1 经济上对子女依附性强

经济收入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我们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的根本保障。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个人的劳动收入或储蓄、离退休金、子女供给以及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一般指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及集体和政府等其他救助和补贴。根据实地调查了解,69.57%的老人随迁入城是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来现居地帮助照看孙辈,料理家务的,大多数老人在迁入地没有工作,在生活来源方面多依靠子女的“孝敬”。问卷调查显示:占总样本量66.3%的随迁入城老人其生活来源为子女供给,例如柴米油盐等日常开销,老人不需要支出太多,而相当一部分老人的子女每月会提供一部分资金孝顺自己的父母,同时还会以买衣服的形式当作对老人的关心和回报。

3.2 生活方式转变引起的不适应凸显

由于随迁老人内部存在强烈的异质性特点,不仅原居住地不同,并且拥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在原居住地形成的近乎固化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迁入地的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在被调查的184个样本中,当问及“您刚来这里居住的时候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这一多选题时,64.13%的随迁老人表示住楼房不适应;34.78%的随迁老人生活习惯不适应;22.83%的随迁老人饮食习惯不适应;17.39%的随迁老人不适应现居地的气候环境;还有1.09%的老人表示语言不通。在居住习惯上,随迁老人由于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习惯了原来的独居小院,加之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原因,上下爬楼梯十分耗费体力,对城市社区的楼房颇不习惯。在生活习惯上,表现在随迁老人仍保留着在农村的一些习惯,如在原居住地的时候,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都比较自由,老人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在儿女身边一般都会考虑子女的上下班时间与孙子孙女上学的时间而主动调整。在问及“您觉得和子女住在一起方便吗?”这一问题时,62.86%的随迁老人认为“不太方便”“很不方便”。随迁入城老人在与子女居住的过程中,由于种种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会使两代人产生很多不适,但是随迁入城老人在看待和处理这些“不合拍”的问题时,表现的多是尽量接受、适应、习惯与忍让。

3.3 人际关系的表面性和松散性

随迁老人与同辈群体的交流有利于缓解老人进城后的精神压力,更是老人们打发时间和聊天的有效方式。通过调查发现随迁入城老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主要分两种情况:其一,是与城市老人的沟通。随迁入城老人较少与城市老人交流,16%的老人表示怕当地人瞧不起,不敢与他人交流,且愿意交流的随迁老人们与城市老人的交流多呈现表面化和陌生化,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其二,是与其他随迁老人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那种社会地位的差异感,老人们的话题大多会围绕农村的生活、城市生活感受、家长里短、孫辈教育来展开。但是这种交往具有随机性,随迁老人之间的沟通大多发生在社区广场或接送孩子的路上,这就造成人际关系的松散性。

3.4 身份认同与归属感较低

作为社会融入的最高层面,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其他层面的社会融入维度升华与递进。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很多迁移老人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对于生活环境也已经完全适应,但是他们依然具有较强的“过客心态”,在问及对自己身份的理解时,69.78%的老人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认为居住的社区还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自己的根始终是在家乡。且63.1%老人表示以后还是要回老家的,等孙子孙女长大,子女自己能照料了,就回农村养老,也有老人表示老家亲人也不多了,不如跟在子女身边有个照应。所以绝大部分随迁入城老人内心深处还是没有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过客”而已,由此看出随迁入城老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还是比较低的。

[参考文献]

[1] 陈盛淦.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03).

[2] 易丹,薛中华.重庆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7).

[3] 包福存.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探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7(03).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
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视角和保障
双重二元机制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微信对残疾青年社会融入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政策支持
流动人口犯罪防控八大关键词论要
从文化资本的角度看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