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摘 要]农村的发展情况对我国这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我国农民的经济现状、农村社会的特点、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期定向开展技能培训等促进我国乡村振兴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农村社会;农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现状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现状做出了以下研究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发展现状
1.1 我国农民经济现状
由上表可看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6646元,2013年高出17127元,2014年高出18355元,2015年高出19773元,2016年高出2125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且呈现日益拉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突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高出10766元,2013年高出11003元,2014年高出11585元,2015年高出12169元,2016年高出12949元,可见城乡消费差距之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呈现巨大差距,由此导致农村经济愈加低迷,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经济落后的现象。
1.2 当下我国农村社会的特点
当下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传统农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乡土性,即农民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基本都是在村落进行的,因此农民对土地有强烈的依附性,也由此形成了我国世代延续的乡土文明。但随着近年来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阶段,农民对传统土地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结构和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农村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2.1 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拆迁并搬入新的社区,社会交往方式也随之越来越趋于城市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流动性逐渐增加,新居民的涌入影响了熟人的社会规则,农民社会生活的圈子突破了村子的边界,以村庄为基础的熟人社交网络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农村社区的社会性质也随之由“熟人社会”开始向“半熟人社会”转型,由主要是血缘和亲缘关系构成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增加了工作和邻居关系的交往,虽然亲戚、亲属、人情、礼节等乡风习俗在人际交往中仍然发挥作用,但是市场交易规则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农村社会交往之中。随着农村“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农村社会的乡土性正逐步减弱,逐步向城镇化社区转变。
1.2.2 农民阶层的分化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谋生手段。由于失地农民面对重新就业情况,各自的素养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差别也逐渐增大。在农村社区中有能力或文化水平较高的的失地农民自己创业或做村级管理者,有技术的农民从事有技术水平的工作,没有技术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水平不高且工资也不高的工作,职业的分化促成了农村社区居民的阶层分化。阶层变化和职业变化,导致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慢慢出现差距,一部分生意精英、文化精英、技术精英和村级管理者逐渐成为相对富裕阶层,成为农村社区的致富精英阶层,这部分精英阶层对促进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着较大的示范作用。从而呈现出农村社区的权威主体由原来的家族和宗族权威逐渐变为以农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为主的权力网络,并由他们带领农村、农民的发展的现状。
1.3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蓬勃发展。但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于农村社区的形式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的内涵。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较大程度的自发性,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农村社区建设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农民向社区的迁移,而是通过社区管理和高效整合配置资源,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享受到城市生活的文明和富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是“丽”有余而“富”不足,现代的楼房和美丽的社区环境并不能掩盖农民迁入楼房后生活质量下降的实质。农民搬入社区后,经济收入未能有效提升,各种生活费用的增加反而使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2 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措施
2.1 定期定向开展技能培训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民”和征地现象的大规模出现使农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机能低、再就业技能较低、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特点,相关的政府部门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定向的“入村式”集中性就业指导或农业生产技能的指导,以帮助农民适应社会的发展。指导内容可结合当地种植较多的农产品或拆迁区域项目建设、当地特色产业进行,甚至可具体到较大吸纳失地农民的企业岗位。通过集中培训、订单式岗位培训、操作过程技能指导等多种培训教育形式,加强有地农民的生产技能、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掌握、再就业适应能力。真正做到有地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失地农民顺利的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同时保持有地和失地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我国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2.2 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创业
就业属于个人行为,而创业却是群体性的。有地农民的创业活动,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安置负担,更大的意义在于能通过创业活动促进产业活动。创业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带动部分人的就业,特别是拆迁的地区,失地农民都得到了数额不菲的拆迁补偿款,结合其普遍存在资金充足的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其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部分人就业。相关的部门应结合农民自身的意愿和特点,以及本地产业优势,积极鼓励农民进行投入少、周期短、风险小的创业项目,鼓励农民创办特色农产品、小型的便利、零售、服务等企业。结合每个农村的资源优势,鼓励其开展特色农产品、乡村酒店、文化创意、民俗旅游等相关实践平台的创业项目,鼓励其进行文化绿色创业。政府应积极引入相关的创业项目,鼓励农民参与引入项目。同时对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创业补贴,对农民创业的盈亏进行适当监控,盈利的情况下减少其纳税额,亏损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虧损补偿,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漪.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08).
[2] 余方.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6(34).
[3] 饶旭鹏,周娟.农村文化变迁及农村社会治理对策[J].荆楚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