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国
初中知识被人为地分割成片段,通过对单个知识的学习,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某个阶段自动实现知识的整合,进而形成深度理解和学科素养。但是,大多数学生会被复杂的、易混淆的、相互冲突的学科知识和解题思路弄得晕头转向,无法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很难以一种全景的视野来审视具体的知识。教师通常也会采取高强度训练和反复讲授的教学形式,结果是,一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如果研究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较好地具备我们所说的学科素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識缺乏深度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表面达成的问题。
助学案是指学生能够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下,主要依靠关键内容、实际结构、呈现方式等,推动学习发生、发展、完善,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效果。助学案的开发使用也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解读、教学素材的丰富与组织,更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对于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助学案的研究成为我们践行“追求有价值的成绩”这一办学目标的手段之一。
助学案要克服习题化。作为静态的文本,呈现哪些内容有利于实现其助学的功能呢?
1.提供知识背景。如化学学科,教材是高度凝练和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的自学,通过助学案相关板块,我们可以将化学史的内容、概念的由来、工业生产的细节、规律的发现过程交代得更加清楚,并指明进一步科学探究的可能性,更能让学生触及化学的精髓和意义,激发部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2.示范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解决问题靠什么?一靠概念系统,二靠经验系统。那些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而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归纳方法、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经验系统的重要途径。助学案可以借助系列例题,将一类题目的特征和解题的思路,组织好并呈现出来,尝试用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努力,建立起实用而有弹性的经验系统,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使得这些经验变得丰富起来,更有针对性。
3.系列助学案,助力整体化、综合性学习。借助助学案,我们可以开展专题式的教与学,使学生在整体关系中把握具体的知识。在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教学中,我们常使用专题和系列化的助学案,倡导整体化、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又该如何使用助学案,促进教和学的进程,提高教学的效果呢?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题组广泛学习、反复实践,经过多年的磨砺,走出了一条“学习百家,自成一家”的整合创新之路。课题组借鉴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经验,致力于“以助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图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般新授课,学生课前借助助学案展开自学,然后教师批改;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助学案中的一个“主问题”展开,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在这样的教学展开环节中,不断地呈现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思路;随后是完成助学案中有关知识的学习;然后呈现和展示学生按照助学案上所要求做的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最后待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理解和内化后,再利用助学案进行小检测。
实践表明,在以助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加强,自学能力有了提高,同学间更容易形成学习共同体,概念系统和经验系统都较以往的学习更加清晰和实用。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学能力提高了。助学案强化了课堂上学生学习水平的展示,个人自学也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班级里,在小组内,没有自主学习的同学就会无形中被剥夺“发言权”。所以,学生对自学的兴趣和紧迫感浓厚了,这时,教师给予他们学习上的指导也就容易使他们入乎耳、领乎心。当然,真正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获得个人理解体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助学案作为一种实证性的思维过程性材料,知识结构化要求较高,具有挑战性。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他们会努力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力争被教师用来展示,得到同伴的认同。二是学生自主意识得以发展,自律能力逐渐加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助学案把第一次学习知识的责任交给了学生,他们需要提高阅读文本信息、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多侧面、多角度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提高探究、冒险、提出新的想法的能力,也会学到对失败要无所畏惧,体验进步之后的喜悦等。
总之,在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助学案教学的领域中,我们永远在路上。个人或者集体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会增加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洛中学子。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向着以助学案为载体的学生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方向迈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