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考力 切忌迷信经验

2018-05-14 09:05
新班主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名师仪式

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总是比青年班主任更轻松自如。所以经常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上出现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或者名师专家,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成功经验”的分享。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参会教师,都希望能复制名师成功的经验。

当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便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举措是否有效?答案是肯定的。有经验丰富的名班主任指导和引领,青年班主任会少走不少弯路。但这一举措也存在弊端,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经验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所以,哪怕是所谓的名师经验,又或是自身积累的“成功经验”,都不可迷信。

切忌迷信名师的经验

据我观察,成长迅猛的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他们积极应对,练就了一双明眼,明辨是非,去伪存真。所以,对于拥有教育情怀、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要取得真经,就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学习与经验传授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习者与传授者其实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对这些误区的觉察与思辨有利于我们找到真正的学习之道。

1.学习者的误区

不可否认,目前大多数学习成功经验的班主任存在以下4类误区:

自我感觉良好型:怀疑一切,对任何人的任何经验都不信任,学习,只是为了看“猴戏”;

急于求成型:恨不得全部生搬硬套,学习,只为讨点拿来即用的“招数”;

盲目崇拜型:对名家的一切做法都坚信不疑,学习,只为补偿自身的“自卑感”;

学用分离型:学习并不能够改进工作,学习,只为寻求暂时的“心理慰藉”。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习者的4大误区呢?根源主要来自3方面:

环境影响:整个社会越来越崇尚“快餐文化”,快速解决问题,快速成名。每每开展经验交流时,老师们只想听那些优秀班主任遭遇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法,而且最好是拿来就能用的。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经验中精彩的招数所吸引,不去理会优秀班主任有着怎样的个性特征,面对的是怎样的教育对象,案例有着怎样的背景,其中蕴藏的教育學心理学原理是什么等等。“快餐文化”使学习者忘记了去修炼,因为修炼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绞尽脑汁。

自我浮躁:浮躁是“快餐文化”直接作用的内心体验,浮躁令学习者迷失自我。有的班主任,每天心香一炷,祈求上天保佑自己一不要遭遇问题学生,二不要问题学生出状况。于是,成长的着力点放在了班级“维稳”上。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管理,但教育管理是一个整体词汇,不能分离。管理靠外在约束,见效快,但效果维持时间短。教育靠引发内在纪律,见效慢,但维持时间长。我比较赞同先管理,再教育,两者都不可偏重。至于什么时候重管理,什么时候重教育,要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老师性格强势,成了自我感觉良好型老师,他们不信教育的艺术,只信管理的功效,还会嘲笑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是作秀。一些教师性格不强势,就会退缩,根据退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急于求成型、盲目崇拜型和学用分离型。

自我设限: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班主任会陷入自我设限中,他们没有正视自己的职业,自然很难正视教育对象,很难接近教育的真谛。这样的老师在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时,怀疑的不是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而是自己能否驾驭经验中的技巧和方法,或自己的学生能否达到和优秀教师的学生一样的水平。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怀疑上,自己设定障碍,限定了自己。

基于以上因素,学习者从优秀班主任那里拿来无法与自己的个性、经历、现状发生连接的方法,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怪了。

2.优秀班主任的误区

大多数优秀班主任在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存在误区。在“快餐文化”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名班主任也会被牵引。责任感强的名师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地向学习者呈现自己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功利心强的名师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呈现自己最得意的“教育智慧”;经验型名师往往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怎么成功的,就四处宣扬自己的“教育艺术”……他们的特征很相似,都是先将自己遭遇的教育问题尽情描述一遍,然后直接给出教育措施,接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最后给自己的教育过程贴上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标签。学习者像听小说一样过了一把瘾,那些令他们头痛不已的问题在名师那里被轻松解决了。殊不知,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有它独特的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不是抽象的,更不会空穴来风。但是,学习者如果不探究、不思考,完全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刀阔斧地开始实践,其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处处受挫、举步维艰,就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3.学习者与优秀班主任之间的相互误导

学习者希望能学到拿来就能用的,还特别喜欢听有“故事情节”的。曾有一位全国名班主任在微博里感慨:“不少老师喜欢听故事,哪怕这个故事和他自己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也听得津津有味……”有这样的需求就有这样的市场,不少主办方会要求名师:“讲你最拿手的、最精彩的、实用性强的故事。”于是,学习者与优秀班主任都陷入了相互误导中。学习者误导优秀班主任将教育行为“故事化”,优秀班主任为了迎合市场,在“故事”中“自鸣得意”。真正的教育规律被隐藏,教育细节被忽略,教育的复杂性被省略。任何一个教育故事的发生都有其特有的背景,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成功解决也都存在特定的背景。正如我们在研讨刊登在一本班主任杂志上的文章时,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甚至质疑文章的真实性,哪知案例只是呈现出事实。成功一定有一个成功的背景,失败也一定有一个失败的背景。但是,有一条是不会变的,若要真正学到名师的经验,只听不行,必须经由思辨去伪存真,并在实践中忘我地修炼,努力提高思辨能力,守住内心对教育的那份本真。这样,即使你身处在教育的“春秋战国”和“武林纷争”中,也能独善其身,守住自己的教室,抵御住外邪入侵,取得真经,成就自己。

那么,如果经验来自班主任自身呢?而且这个经验还被自己反复实践过后仍取得了成功呢?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自己的成功经验也不可迷信。

切忌迷信自己的成功经验

成功的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哪怕这个成功经验完全来源于自身,整个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要想顺利复制,也不会那么容易。

在我前三届的带班经验中,“开班仪式”一直是我引以为豪的成功经验,但当到我带第六届学生时却遭遇了严重的挫败感,并引发了我对成功经验的再思考。

在我前三届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到迎接新生或新接手班级的时候,我都会承诺学生,等班级有了集体样子时,就召开一次隆重的开班仪式。我对学生承诺的所谓的“开班仪式”其实是我布的一个局,为每个孩子播下“期待”的种子。

2015年,我接手一个理科班的时候出现了状况。刚开始,我仍然得意洋洋地告诉同学们,等大家真正成为一个班集体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隆重的开班仪式。我还将前几届学生开班仪式的照片做成了精美的电子相册给学生逐一展示,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憧憬,然后按照我的既定线路:全班大扫除、教室文化节、寝室文化节、小组文化节逐一开展。

第一个月顺风顺水,班级构建做得不错,但在第一次年级月考中却成为倒数第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始终相信良好的班级构建有利于后期的学习。按照前几届的“成功经验”,我对这届学生也如法炮制:只要下次考试我们班能进入年级前三,常规不出问题,我们就开班。随后的时间里,班里每个孩子都铆足了劲儿,还相互提醒要好好学习。遗憾的是,班里基础薄弱的同学比较多,在随后的两次大考中,仍然稳居年级最后一名。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班里最后两名学生来办公室向我请愿:“岗哥,我们和您商量一件事儿,可以吗?”

“可以啊,什么事情?”

“这个,岗哥,我们两个人在期末考试期间可以请病假吗?”看着两个孩子低下头,我意识到可能與开班仪式有关,轻声问:“是因为开班仪式吗?”

“嗯。”一个孩子犹豫了一下,深呼吸一口气对我说道:“岗哥,我俩私下都算过了,只要我们两人不参加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就能进年级前三!我们班至今没有开班,都是因为我们两个人。”说完,两个孩子的头低得更低了。

我心里一阵酸楚,看着他们说:“我们是一个班,一个整体,你们也是我们班级不可或缺的成员。如果你们因病没有参加期末考试,我会把你们的成绩计为零分,再参加班级平均分的计算,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班的班级平均分不是更低了吗?”

“可是。”全班成绩倒数第一名的孩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我是真生病了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意识到我引以为豪的开班仪式在这个班不但没有形成良好的动力,反而成了少数学生无形的压力。当班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月考中失利时,班级学生对开班仪式的期待就会逐渐转化为对成绩不好学生的强大压力。

看着这两个孩子,我思绪良久,然后缓缓地说:“孩子,成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我把成绩作为开班仪式的条件之一是希望你们能转化为动力。这段时间你们学习很努力,其实我们早就成为一个班了。”我接着说,“特别是你们今天的表现,不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爱护这个集体吗?”我顿了顿,继续说:“但是,你们今天以故意生病的方式表达对集体的爱是不妥的,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说完,我微笑地看着他们。

其中一个孩子看了看我,说道:“岗哥,其实我们知道正确的方式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我们也努力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进步不大。”

“孩子,这不怪你们。”

“啊?岗哥,是不是我们表现得不好。”

“不,真的是我的错,我太迷信开班仪式了。我只给你们提出了要求,却没有给你们切实具体的指导。今天我要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觉察到了我的愚钝。”

“岗哥,我们也做得不好,对不起您的希望。”

“我们彼此都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那么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班级建设得更好,好吗?”

“好!”两个孩子齐声说完后就跑回教室了。就这样,我和班委以及家长们商议后,决定2015年12月24日晚上在火锅店举行开班仪式。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苹果,祝福我的学生平平安安,全班一起吃火锅,象征我们的班级红红火火。

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班级平均分取得了显著进步,一跃成为年级第四。这个成绩进一步证明当初总也开不了的开班仪式,在屡次考试失利的情况下不再是班级发展的动力,而是阻力。

缺少对教育基本常识的体悟以及对自我教育实践的反思,我们容易陷入对自己教育故事的“神化”和“迷信”中。对我们而言,每一届学生都是全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结伴而行,在实践中保持自我觉察与反思,在与学生的彼此观照中还教育本来的面目。

所谓的成功经验都是属于过去的,当面对新班级,新学生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梳理,根据思考的结果做出规划。

责任编辑 何欣容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班主任“国培”项目特聘导师,《新班主任》等杂志封面人物,著有《做学生最好的“心理营养师”》《创建幸福教室的35个秘密》《优秀班主任炼成记》等教育专著,被誉为“长于思考的探究型班主任”。朱永新老师将其教育思想与实践收录于《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中。

梁 岗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名师仪式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湖北省各地市县未成年人优秀阅读案例成功经验分析与启示
浅议"名师"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湖南当代戏剧编创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