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凡 王承武
摘 要: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固化、科技创新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创新的新常态的要求下,根据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劳动力资源配置、协调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结构优化;阿克苏地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9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F323.22 文献标志码:A
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着力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通过扶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也逐步趋向合理,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
1 阿克苏农业资源概述
2015年阿克苏地区农作物种植业面积为84.42万hm2,占新疆种植业总面积的13.78%,主要包括棉花、大麦、小麦、豆类、油料、甜菜等。水果种植面积为16.89万hm2,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红枣等;坚果种植面积为11万hm2,主要是核桃;水果及坚果产量共计195.21万t。阿克苏地区共有水库22座和泵站8座,水资源总量共计79.23亿m3;其中,农业用水105.77亿m3,节水灌溉面积26.33万hm2,水土流失面积8.36万hm2。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共计155处,其中,有联村供水工程142处和淡村供水工程12处。
2 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2006—2015年,阿克苏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种植业产值、牧业产值呈增长趋势;除2007年外,渔业产值基本稳定增长;2006—2010年,林业产值呈增长趋势,2011—2015年,林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从产值比例上来看,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牧业产值,而渔业产值最低,这也表明阿克苏地区处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1]。
农业产业结构指的是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构成比例,主要包括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品种结构3个层次。近10 a,阿克苏地区农业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总产值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并呈稳定增长趋势;林业波动幅度较大,2010年林业结构最大,达到6.71%,其余年份均低于5%,2014—2015年林业结构基本降至1%;牧业作为农业内部结构的第二大产业,产业结构相对稳定,产值比例均占15%左右;总体来说,渔业结构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性影响不大[2]。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方面,阿克苏地区共建设155处,占新疆总数的6.82%。其中,城镇网管延伸工程1处,联村供水工程142处,单村供水工程12处,节水面积灌溉面积为241 240 hm2,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为70 790 hm2。从数据上看,阿克苏地区农业水利工程数量较少,节水灌溉面积仅占可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较少,不能有效解决阿克苏地区农业出现的水灾和旱灾等问题,不利于阿克苏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3]。
3.2 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5年底,阿克苏地区的农业人口总数为173.4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8.38%。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人员比例基本在20%以下,但阿克苏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远高于这个比例。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中,种植业就业人数44.64万人,畜牧业人口就业人数13.36万人,分别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46.86%和14.02%。数据表明,阿克苏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就业人员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较大,而林业、渔业以及涉农服务业就业人员相对较少[4]。
3.3 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固化
通过阿克苏地区种植、林、牧、渔业结构比重来看,近几年种植业比例一直持续在78%以上,这也表明种植业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大,粮食、薯类、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阿克苏地区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而渔业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都不足1%,近5 a虽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涨幅不明显,总体上呈现出萎缩态势。从阿克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排序上来看,2008年,第二产业产值才超越第一产业,成为阿克苏地区的支柱产业。直到2011年,第三产业产值超越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成为阿克苏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逐步凸显了第三产业对阿克苏地区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阿克苏地区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还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5]。
3.4 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创新可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但产出新成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其周期性较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2015年,阿克苏地区企事业单位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77万人,其中科研人员仅为846人,不到技术人员总数的1%。农业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要根据生产需求不断提高生产率,以高科技生产力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力,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工业化。由于科研的周期性较长,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容易,需要长期注入资金来维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费用、购买器材的费用。但阿克苏地区科技投资不足,阻碍了研发技术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4 改进对策
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完善农业生产体系,确保阿克苏地区农业稳定发展。针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可以具体从如下两个方面解决:第一,加强阿克苏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助农服农作用。由于气候因素,阿克苏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少,容易出现旱灾。近10 a,阿克苏地区出现旱灾占灾害总数的10%左右。因此,阿克苏地区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农业降低因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并采用滴灌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使用量。第二,阿克苏地区地貌主要以平原、丘陵以及沙漠为主,其中沙漠面积占1/3左右。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一项长期任务。在风害以及沙漠化严重的区域大力种植天然防护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确保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4.2 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是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助推剂,确保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推进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有生力量。
第一,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针对第一产业富裕劳动力过剩问题,阿克苏地区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式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政府对农民参加培训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二,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根据产业生产需求对就业人员进行集中学习,通过短期培训使得就业人员快速掌握经营活动技术。
第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加快阿克苏地区农业发展,仅依靠人力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阿克苏地区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技术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6]。
4.3 协调农业产业结构发展
第一,在畜牧业方面,采用科学培育、合理饲养、定期检查一体化的饲养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将牲畜的粪便发酵作为种植业、林业的肥料,发酵后的沼气作为农村燃气;第二,在林业方面,基于阿克苏地区多沙漠的地理劣势,实施退耕还林、退草还林、人工造林等方式加强林业管理,确保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良性循环;第三,由于阿克苏地区水资源丰富优势,依靠阿克苏河等众多河流发展渔业。培育鱼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渔业产量,形成生态养鱼场。
4.4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
科技是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关键性因素,利用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是阿克苏地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逐步转变阿克苏地区传统农业的旧模式。因此,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在8县1市建立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对阿克苏地区进行農业优势调研,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逐步改善存在问题的农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如塑料大棚、冷库、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园区等。
第二,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改变传统农产品初加工模式。对于出口的苹果,需要加强运输车厢的保鲜技术,严格按照贮藏温湿度,避免因温湿度不适、挤压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三,依靠科技培育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培育出农产品新品种有小麦“新冬59号”,引进品种主要有玉米“金顿302”、新品种薄皮核桃以及晚熟蟠桃新品种,农产品新品种的研发与引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口感,满足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提升了价格优势。
5 结束语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前提和保障。结合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现状,提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改进的措施,旨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34-38.
[2]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15(4):46-49.
[3]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J].中国国情国力,2014(10):21-23.
[4]杨立勋,刘媛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J].农业经济,2013(1):12-14.
[5]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6]刘伟.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