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洁
财商,即一个人理财的能力和智慧,外在表现为认识、驾驭金钱的能力,包含正确认识金钱及其运行规律的能力和正确使用、创造、管理金钱的能力。国外财商教育现状差异很大,值得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国外较为典型的财商教育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则:
犹太人——“延后享受”,是其财商教育的核心。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未来更大的回报。譬如,将孩子“喜欢玩”当下的快乐,替代为远景性目标:用当下时间去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等,以此获取更好的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拥有更多自由时间,从而拥有更多玩的时间和更高级的休闲娱乐。在犹太人的财商教育里,人的一生都是规划的范围,理性规划个人追求、资源等,最高目标是幸福的一生。
法国人——教你花钱。家庭理财课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了。家长为孩子设立独立账户,针对孩子金钱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指导。孩子刚刚习得“数”的概念、初步知道加减法,就开始学习区分不同面值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关系。父母鼓励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日本人——不“赏钱”。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因此,许多日本孩子在课余时间都要到校外参加合适的劳动赚钱。日本学校在财商教育中强调的是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教育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适当的家务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但如果孩子干完活后就向家长索要报酬,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学习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孩子是否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升入名牌学校等,同家长给孩子零花钱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是教育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美国人——循序渐进教理财。孩子从3岁到12岁,逐步认识金钱。金钱的重要性、如何区分及使用、简单的财务问题、制订一周的花钱计划、拥有一个银行账户等,会在不同年龄阶段设定。孩子需要自己去存钱、赚钱购买想要的物品,懂得责任和结果,知道用钱时应该谨慎。
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专门的财商课程。“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离金钱越远越好。至于理财能力,长大了可以无师自通。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精英常常不具备基本财务常识,智商、情商与财商发展不均衡,难以支撑更为理性的现代梦想。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教育的核心直指向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实现融合,这为财商教育提供了一条路径。
肩负着核心素养构建的基础教育会与时俱进,依循新课标的调整和新理念的出台而有所变动,但其核心框架是基本不变的。诚然,财商教育十分重要,但想要直接在中小学开设一门财商课程是不太现实的,这从情商教育中也能看到。这并非是对二者的忽视,因为在分数、名校的目标追求下,更多家长选择把财商教育作为以后再学的内容,功利性的学习目的才是其真正的阻力。
因此,财商教育较为合理的出路正是融合路径,以项目教学为方式,渗透进基础课程之中,并非是专门、独立开设一门学习课程或是兴趣课程,表面上看未能突出财商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实际上,采用融合路径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进行财商教育。
(一)情境即课程,利于财商教育落地
在基础课程中建立财商教育项目。将知识转化为素养,课程是体系式迁移,情境则是知识点的载体,以情境为单位,可以更灵活、更独立、更有效。情境,不是凭空设计的,而是真正的生活实际,是真实的、生动的。正是由于情境的鲜活性,才让学生有可以联系的实际体验,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探知求索。同时,这个情境又是“不完善的”,拥有一个乃至多个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拥有开放性的解决途径,并不是简单直接的答案求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多种交互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寻找最佳的问题解决辦法。
(二)任务即教学,利于财商教育生根
财商教育项目的学习情境来源于真实生活,学生依据情境自主确定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任务群,设置任务驱动,有效激发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究解决复杂问题的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利用多媒体或者社会资源自主习得知识,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项目是原点,任务则围绕其运作,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探究阶段,制订每一阶段的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方式和成果类型等。改变直接教授答案、学生机械记忆的教学方式,利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量表即评价,利于财商教育发芽
财商教育项目评价以培养学生财商为依据,以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为标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建立多种基于核心素养及财商教育的评价量表,如财富管理项目选题评价表、学生“小小银行家”活动评价表、“模拟炒股”项目作品评价表和财商教育项目综合评价表等,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伴随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参与项目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问题探讨的深度。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话、协作,将自己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对问题的观点、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困惑充分外显化和可视化,有助于推知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表现、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可建立清晰有效的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