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一体”——阳明心学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2018-05-14 09:05杨成亮蒋颖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阳明道德教育人格

杨成亮 蒋颖

[摘 要]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尤其表现在重视规范教育,忽视道德自主性;重视德行的表现,忽视德性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许多优秀的道德积淀,对当今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万物一体”思想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老话题,王阳明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万物一体”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使之更符合当下道德教育的现状,突出了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并将德行和德性统一为理想的道德人格。

[关键词]王阳明;道德教育;万物一体;人格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2-0055-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2.011

一、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

王阳明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问以儒学为根基,糅合了佛道等思想的精粹,使阳明心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渊源的思想之一。因此,要系统的概括心学思想是困难的,徐爱说过“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1],如何呈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钱绪山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他又说“《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2],由此可见,《大学问》概括了王阳明的讲学宗旨。本文即以《大学问》为基础,将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概述为如下三个部分。

(一)“与物同体”的存在本体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一体”思想有着非常悠远的文化渊源,它自孔子“践仁知天”和孟子“万物备我”以发端,至宋明以具体深入,至王阳明以集大成的思想形态呈现。王阳明继承了前儒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浑然一体,是“一气流通”的存在,因此生命的存在本体就是“浑然与物同体”,“浑然”强调了完整不可分割,亦即万物是有机共存的一体。“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所以王阳明说“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3],“一件”即人物一体,这不是知性的观察结果,不是西方式的分析思维。面对弟子的疑惑,王阳明直指生命的本体意义,心是身体的主意,身体是心的发动,这就揭示了身心一体的本体存在。在此基础上扩展至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微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4]天地万物之心便化为人的灵明,人心的一点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发动。无物我之分意味着对天人关系的超越,无人己之分则打破了個体间的隔绝。与之相对的是间形骸、分你我,可以说这才是人们更多的普遍体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王阳明将之归结于私欲“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5]“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圯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6]。个体将自己封闭做狭小的自我世界里,执着于一己之私,这样就不能由己及人,便失去了其心之本体,自然感觉不到万物同体的廓然大公之心。同时,由于王阳明又主张“心即理”,因此他和朱子学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不同,阳明学肯定个体价值,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只是人欲要正,“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7]。存理正欲,是王阳明立足人性,不同于其他儒学家的独特之处。因此,阳明学是修心成圣的学问,在封建时代更是个体自我解放的学问。

(二)“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的人生修养论

人生修养,从万物一体的角度就是“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从人格上来说就是修身成为圣人“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8],万物一体即是个体的本体存在,是行为的依据和出发点,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个体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离不开生活中的日用常行,而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又不可避免的具有世俗性的一面。儒家强调入世,同时又追求修身成圣,如何面对这一矛盾的心理需求?王阳明在《远俗亭记》中说到“君子之行也,不远于微近纤曲,而胜德存焉,广业著焉。是故诵其诗,读其书,求古圣贤之心,以蓄其德而达诸用,则不远于举业辞章,而可以得古人之学,是远俗也已”[9]。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王阳明曾在文中多次提及他推崇狂者胸次,同时又确立了万物一体的本体性存在,这种人间圣者的人格状态,无疑是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统一。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先生认为学习阳明学应该是治学过程和体道过程的统一,这就明确指出了阳明学的人生修养路径:在治学中体道,在体道中成仁,亦即成为儒家理想的圣人人格。

儒家将修身成圣的学问称之为大学,有弟子问王阳明,大人之学为什么是在明明德?“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10]。可以看出,王阳明将怎样修身归结为“去私欲”,而修身要达到怎样的状态归结为“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他试图将万物一体作为一种普遍教化推行天下,让所有人都能够克除私欲,回归本然,最终达到成为圣人的圆融境界。

(三)“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的人生境界论

阳明学主张“工夫即本体”,工夫亦是其境界,也因此阳明学又被称为“体认之学”。从这个思路出发,心学的核心是实地的受用,这也与其从“百死千难”中诞生和阳明学“事上磨练”的主旨相一致。所以,这里的境界二字是一种入世价值的体现,离开这种入世价值的体现而空谈境界,便是王阳明所反对的“拟意”。“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11]人生境界的展开这样被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是“生知安行”,已褪去自我局限,回归先天本然之体,和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意旨相似。“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12],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命题,它指向了天人关系,也涉及人我之间。从天人关系看,它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人我角度看,则意味着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13],王阳明对《大学》的释义颠覆宋明儒者传统,也因此万物一体的观念被他具体化为以仁道的原则对待一切众生。“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14]这里的满街都是圣人,是指圣人和普通人本为一体,有着相同的潜质,而非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达到了理想的人格之境,但这却表明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应该得到相同的尊重,这是一种生命平等的认识和平等待人的价值取向,是阳明学人格境界中日用常行的具体化表现。从具体的行为表现到最终的人格状态之间有着怎样的统一性呢?在《大学》中,最高的人格境界被描述为“止于至善”,从明明德到止于至善,“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15],又“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16],王阳明把恻隐之心视为万物一体的出发点,通过亲亲仁民推而广之以消除人我间隔,最终回归一体之本然,这便是其人格境界“立体”与“达用”的统一。

二、当前形势下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道德教育“根”的缺失

道德一词包含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基本含义,“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17],道和道育是根本,是德育的源头,如果我们把德育视为一种规范,那么道育则更像一种信仰教育。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德育一词来代表道德教育,离开了信仰和信念的规范,往往治标不治本,这是导致我们当前德育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对经济指标的过分关注,使得经济活动及其理念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我们的文化、教育和价值体系都受到来自市场经济的侵蚀,导致人们对社会责任、社会奉献等良好观念的不断弱化,反之,越来越突出自我中心、看重自我利益。同时,意识形态的“道”却无法为德育提供充分的支持,“根”的缺失使我们的德育逐渐沦为一种空洞的说教,我们的优良传统仅仅成了一种规范,一种难以引发个体坚定道德感的外在束缚。德育难以实现其真正的目的,面对经济观念的侵蚀我们的德育阵地不断沦为市场化和经济化,甚至出现了一些学生将公益行为标码定价转型为一种商品行为。同时,对科学技术的过度重视,突出了科技理性的中心地位,相对的导致人文精神的弱化如今。中國文化素来强调“文以载道”,如果缺乏了人文精神,“道”的地位便日趋低下,从而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了厚重的人文积淀的支持。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带来了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存在如同百家争鸣,或此消彼长或彼消此长。这个时候,我们的“道育”如果暗而不彰,势必导致其他文化的繁荣生长。作为习惯了统一的华夏文化的社会,面对价值多元,人们很容易出现价值困惑:既然什么都是可以的,“我”到底应该信什么?面对多元现象,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熏陶,人们很难做到对某种价值“惟精惟一”的坚持。甚至视信仰如潮流,什么流行就追求什么。与此对应,学校的德育只有规范而没有充分的“道育”;而外面的世界是多元的、多彩的,可以自由选择的。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传统德育阵地的缩小自然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根”即“道育”的缺失,使得道德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和规范化的倾向,一方面人们从利益的角度考虑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又对道德规范产生了排斥心理。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们的道德教育变成了不受欢迎的规范训练,而内在的价值信仰却任由其荒芜蔓延,使得前者得不到后者的引导,在经济社会的汪洋中随波逐流。价值信仰的缺失,导致维系社会的价值纽带的不断弱化,更无力完成个体德性和社会价值的整合。中国文化拥有丰厚的思想积淀,儒家文化更是积极的衔接着个体价值和社会统一,本人认为儒家“万物一体”论可以引发个体内在的价值感和道德感,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起到“根”的作用,以道载德。

(二)道德教育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入心入行

前文已述,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于“道育”的缺失,使得道德教育成了规范教育而忽视了个体的内在价值。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中,在学校教育中尤其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大多注重理性认知而忽视了行为落实,学生的实际行为更是和他们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王阳明认为知而不行不是真正的知,这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堂上教授的价值观念。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普遍的重政治而轻道德,道德教育只提规范而不触及内心。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来说大而空,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这种忽视也导致一些学生对思政课堂的离心离行,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价值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心感受和自我实现,但我们流于规范的道德教育却满足不了个体的这种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课习惯于对学生一味的灌输,这一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育内容对个体的内心需求、对道德的价值根源更是谈之甚少。我们知道,道德教育的根本是个体道德主体性和道德理性的养成,而这两部分却恰恰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被忽视了。

(三)理想的人格境界的缺失

经济的发展和价值多元化,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此时人们眼中的理想人格境界应该是社会性的也应该是个体性的,他们有对奉献社会的需求,也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如何在两者之间调和,确立坚定的自我存在,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时代困惑之一。目前的课堂教育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合理需求和心理状态。课本上的人物形象,只强调其奉献性,却对他们的个体性需求避而不谈,这更加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大而空”的认识。因此,在有些学生的内心世界里,真实的榜样是缺失的,亦即人格导向的缺失。

三、“万物一体”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导向

如前文所述,“万物一体”作为阳明学道德境界的最高追求,也同时是其道德价值的根源所在。人的一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生,小到日用常行,大到民族国家,我们赋予每一件事以意义,不断前行以实现自我。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亦即我们的存在本体是什么?面对同样的疑问,西方哲学给出的答案太过理性,而王阳明的思想继承东方哲学求道的衣钵“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18]。道是道路的道,更是人们脚下的道,因此它赋予了我们为人的基础与导向。

要实现道德基础与导向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理性,这在阳明学中分别体现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在封建伦理文化中,往往过度强调规范而忽视了道德主体性,造成普遍的生命压抑,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则有悖于孔子“仁乐”之教。“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19]仁而乐,乐而仁,才是儒家的根本追求。田武彦先生将阳明学称为“培根之学”,同时把西方哲学称为“枝叶探求之学”,阳明的东方哲学是大树的根,这是哲学之树,更是人格之树。王阳明以“万物一体”作为思想内核,以心体立说,构建了尔我统一的意义世界,又具体化为德行而统摄行为,人格境界的提升与为己之乐相结合,创造了肯定个人、肯定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仁爱于万物的道德哲学。

儒家文化推行“仁爱”之教,旨在让人产生一种“立己达人”和“兼爱天下”的内在动力,为什么“仁爱”之教可以产生这样的内在道德力量,宋儒做了诸多回答。其中王阳明将这种存在的合理性理解为“万物一体之仁”,而且这种特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性“大人之能以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20]。因此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具有“一体之仁”,而在于能否明此“明德”,将人性的光辉发挥出来“是故苟无私欲之蔽,虽小人之心,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虽大人之心,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21]。“万物一体”的本体就是个体道德力量的源头,因此,只要立此本体,便满足了道德力量的内在本体性和自主性。这样,道德行为不是外在的规范和束缚,而是个体自然自发自我满足的本性使然,这样的道德效果坚定而持久,是生命的跃动、德性的光辉。它给我们的启发,自然就是道德教育要重拾“道育”,追求根源和基础的力量,最终达到“复其一体之本然”的效果。

(二)道德修养的工夫途径

常言“大道至简”,但也正是因为这“至简”却让人无法难以一言道尽,这是大道的“大”之所在,阳明学正是这种简易的大学问。王阳明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做学问的方法,如立志、静坐、省察克治、致良知、诚意等。这些方法,我们在不同的教育过程、面对不同的教育主体,可以因需而鉴。在这一系列方法中,王阳明认为最首要的是在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22]。而这里的立志,不是指某一件事、某一种技艺,这是立“成大人之志”,是人生的主线根本之所在。尤其是当今社会,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欲望的繁荣;价值的多元更是带来了价值的迷失,人们屈意殉物的例子比比皆是。王阳明的立志,是在此荒芜之中寻得坚定自我航向的立志,是人格成长的第一步。

此外,阳明学被称为“体认之学”和“培根之学”,他一再告诫弟子不要只知道做口舌之争,自我体认和“事上磨练”才是为学的重点所在“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23]这句话透露出了阳明学“事上磨练”的本质,也透露出王阳明对世人只图口舌、不落实用功的无奈。因此,要把握阳明学要义,使其真正的发挥育德成人的作用,必须牢记阳明先生的告诫,将治学过程和体道过程统一,将“培根之学”和“事上磨练”统一。

(三)阳明学道德思想的人格呈现

“圣人之学为己”,这里的“为己”就是成为自己,亦即成就理想的人格。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恻隐之心”,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内核的存在也就决定了理想人格必须表现为对他人的爱和对他人的真诚之情,其最高表现是“止于至善”。另一方面,是上文中所说的“立志”,亦即理想人格包含着坚定的志向,这样个体的道德力量不仅表现出自主性,在必要的时候更体现出一种坚定的自我坚持,甚至是做出“舍生取义”的壮举。如此看来,儒家理想人格,实际上是真善美和知情意的统一。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亦有外显的一面,展现为外在的行为过程,这是德性和德行的统一。

儒家文化强调入世奉献,也强调自我存在、自我挺立。阳明心学继承孔孟衣钵,更是儒家文化中自我解放的典范,他立志成圣而挺立自我,又强调圣学应该回归生活,将德性和德行的统一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认为王阳明对“内圣外王”的阐释,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求索的理想人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教育的目的包含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年轻人熟悉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积淀,并自由的吸取养分。如果教育过程失掉了这一职责,青年学生与我们的优秀精神遗产就会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自私自利,逐步加深的文化空虚和精神迷失,如此,教育便失去了其最重要的价值。“万物一体”思想不仅可以成为个体道德力量的内在基础,又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社会理论。当个体的道德人格深根于内心呼唤和共同的文化信仰,这样的道德呈现必然神采奕奕,充满生命的跃动之力。

参考文献:

[1][3]王阳明.传习录[M].萧无陂注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183-184.

[2][10][16][20][21]钱穆.阳明学述要[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5:80-81,82,83,82,82.

[4][5][6][7][8][11][12][14][22][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谢延杰辑刊.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101,104,846,66,51,5,24,110,852,1110.

[9][13][15]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270,87,88.

[17][18]黄石公.素书全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

[19]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论语[M].北京:线装书局,2006:198.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Wang Yangming to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All is One”

YANG Chengliang, JIANG Ying

(School of Foundation Studies,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000,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the emphasis on standardized education, ignoring the moral autonom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virtue and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any excellent moral accumulations,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todays moral education. The idea of “all is one” is an old topic in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nce, Wang Yangming mad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a of “all is one” to make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autonomy of moral subjects and unified virtue and virtue as the ideal moral personality.

Key words: Wang Yangming; moral education; all is one; personality

猜你喜欢
王阳明道德教育人格
以鸟喻人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