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蛋鸡七百天的精准营养管理

2018-05-14 11:14张桂芝崔锦鹏任方奎张燕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9期
关键词:蛋鸡效益

张桂芝 崔锦鹏 任方奎 张燕平

摘 要:蛋鸡育种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饲料配方技术的提高使商品蛋鸡700日龄入舍鸡产蛋量30 kg成为可能,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仅有少数鸡场能够做到。本文将蛋鸡生长与生产过程分为8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特点与营养需求,分别阐述了各阶段营养管理的特点。为提高蛋鸡养殖效率,推迟淘汰日龄,增加鸡场效益提供指导。

关键词:蛋鸡;精准营养;效益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9-0068-03

随着育种和营养、管理等技术的进步,蛋鸡的生产性能越来越好。目前,国内已经有一部分优秀养殖场能够做到产蛋高峰期10~12个月,产蛋期全程料蛋比2.0左右,600日龄蛋鸡产蛋率仍然在80%以上,最优秀的蛋鸡场可做到700日龄产蛋数500枚。但是,国内多数养殖场仍然是在6~8个月产蛋高峰期,500余日龄淘汰,两者比较可见,700日龄后淘汰的鸡群入舍鸡产蛋量30 kg以上,两批鸡即可达到前者三批鸡的产蛋总量,而且可以减少一次育雏,以10万羽存栏量的鸡场计,可减少产蛋前的饲料消耗800 t以上,节约育雏时间150 d,人力、药品、取暖、设备等费用20万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如何保证鸡群能够产蛋到700 d甚至更长呢?蛋鸡的精准营养已经提出多年,优秀养殖场正是通过不同生产阶段的精准营养管理来达到保持优秀的生产性能、延长产蛋高峰期、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目的。

1 养殖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生产特性

目前国内蛋鸡养殖以使用预混料为主,为方便饲料销售,饲料厂和养殖场将蛋鸡生产周期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在此划分方法中,育雏期一般指从雏鸡出壳到6周龄,育成期指从7周龄到18周龄或鸡群产第一枚蛋时的周龄,产蛋期指从19周龄或鸡群产第一枚蛋时到蛋鸡淘汰时。实际上,更科学的养殖场往往会实行更精准的饲养阶段划分方法。它们把蛋鸡的整个养殖周期划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5个时期,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8个养殖阶段,每个阶段鸡群的生长和生产性能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各阶段特点给予精确的营养水平与合适的饲料剂型,以能更适应鸡群的需要,使其生产性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1.1 育雏期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

育雏期是指雏鸡从出壳到生殖系统快速发育之前的时期,更具体的说法是从雏鸡出壳到12周龄。此时期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消化能力弱和营养要求高。根据鸡群不同系统发育状态和营养需求,育雏期又细分为开食期(0~3周)、育雏前期(4~6周)和育雏后期(7~12周)三个阶段。开食期为消化、免疫系统与内脏快速发育的时期,育雏前期为免疫系统、骨骼快速发育的时期,育雏后期为骨骼、肌肉快速生长的时期。

1.2 育成期蛋鸡的生长发育特点

育成期是指蛋鸡生殖系统开始发育的时期,可类比人的青春期,此时期时间较短,从13周龄开始到15周龄末,大概三周的时间。蛋鸡从进入13周龄开始,增重开始减慢,骨架进一步拉大,肌肉生长加快,生殖系統发育逐渐加快。

1.3 预产期

从16周龄开始后的两周内,蛋鸡进入性成熟期,此时期蛋鸡体重增长迅速并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卵泡开始发育,骨钙沉积能力加强,蛋鸡为进入产蛋期做准备。

1.4 产蛋高峰期

在营养管理上,产蛋高峰期指从18周龄或鸡群产第一枚蛋开始至54周或产蛋率低于90%的时期。产蛋高峰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在35周之前,鸡群的体重、采食量、日产蛋重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稳定;35周之后,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体重和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

1.5 产蛋后期

鸡群产蛋率低于90%进入产蛋后期,低产鸡群的产蛋后期可能从50周龄前开始,高产鸡群则从60周龄才逐渐进入产蛋后期。从进入产蛋后期开始,鸡群产蛋率逐渐下降,蛋壳质量变差,料蛋比逐渐增加。

2 各阶段营养管理的特点

2.1 育雏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育雏期是打造高产蛋鸡的关键时期,蛋鸡85%的骨骼发育在6周龄前完成,至育雏期结束,蛋鸡骨骼发育达到95%以上,内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基本完善。故此,在育雏期开始就应重视骨骼和内脏的健康发育,育雏期饲料应侧重于营养、易消化、能促进内脏和骨骼的发育。雏鸡以膨化日粮开食最佳,日粮蛋白质水平在20%左右,可消化赖氨酸1.0%以上,代谢能2 900 kcal/kg~ 3 000 kcal/kg。开食料应饲喂2~3周。2周龄后,雏鸡的饲料可逐渐过渡为粉料,日粮蛋白质水平应保持在18.5%左右,赖氨酸和能量基本不变,并在日粮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日粮纤维以锻炼消化系统。在育雏后期,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7.5%,氨基酸和能量降低10%~15%,进一步增加日粮纤维含量。在整个育雏期,日粮应保持1%的含钙量,钙与有效磷的比例保持在2.5左右的最佳水平(有效磷包括使用植酸酶释放的植酸磷)。在育雏期,通过使用酶制剂、肠道健康产品(如益生菌、低聚糖、短链脂肪酸等),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发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为构建强壮蛋鸡打下坚实基础。育雏前期日粮中油脂的使用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在育雏后期也应重视油脂的添加,既可以减少鸡舍内的粉尘,也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鸡群的采食量,保证鸡群充足的营养摄入。

2.2 育成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育成期是蛋鸡养殖中常常被忽略的时期。事实上,育成期饲养的成功与否会严重影响蛋鸡产蛋期的采食量、料蛋比和死淘率。蛋鸡在育成期的肠道锻炼程度直接影响产蛋期的采食量,进而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育成期营养不合理的鸡群往往采食量低,蛋个体小,在产蛋期需要营养浓度更高的饲料,而不得不采用性价比较低的原料,从而降低养殖效益。建议育成期日粮粗蛋白16%、代谢能2 750 kcal/kg~2 850 kcal/kg,而钙磷水平与育雏期基本一致。为锻炼蛋鸡的肠道,建议育成期日粮纤维素水平保证不低于4.2%。蛋鸡育成期可选用的优质纤维饲料有麸皮、脱脂米糠和甜菜粕等。

2.3 预产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预产期蛋鸡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体重开始迅速增加,骨钙沉积能力加强,此时期应使用预产期日粮。预产期营养管理的重点是使蛋鸡适时开产,开产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进而影响鸡场的养殖效益。预产期日粮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水平一般和产蛋期饲料的保持一致,所以使用预混料的养殖场应在此时期更换为产蛋期预混料。预产期日粮应逐渐减少纤维素水平,增加蛋白质含量,同时将日粮钙含量增加至2.5%(相当于在育成料的基础上补充约4%的碳酸钙),同时开始在清晨逐渐增加光照时间。预产期饲料的开始使用时期是16周龄初且体重达到1 350 g(褐壳、粉壳蛋鸡)或1 200 g(白壳蛋鸡)。如果鸡群已经达到16周龄,但体重没有达标,可以适当增加日粮蛋白质含量,但不建议增加钙质和光照时间,以免鸡群开产体重偏小,影响产蛋性能。

2.4 产蛋高峰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从鸡群进入产蛋期开始,要将产蛋前期料更换为产蛋高峰期料。在35周龄前,蛋鸡还在继续生长,此时期营养不足可能会造成體重下降和骨骼软化,影响鸡群健康、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和蛋壳质量。为获得尽可能长的产蛋高峰期,优质的日粮需要保证在日采食量不高于100 g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此时期蛋鸡产蛋和体重增长的营养需要。建议日粮营养水平不低于:粗蛋白16.5%,代谢能2 700 kcal/kg~2 800 kcal/kg,蛋氨酸0.42%,钙3.7%。要达到如此高的营养水平,使用高能量原料(如油脂)非常重要。对于产蛋期日粮维生素的补充,多数鸡场往往重视脂溶性维生素而忽视B族维生素。实际上,B族维生素作为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代谢。B族维生素不足时,不但饲料利用率下降,料蛋比增加,往往还会出现采食量低、鸡掉毛、蛋壳颜色变浅等现象。为获得最佳的料蛋比,我们不仅需要添加充足的B族维生素,还需要使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消化率,使用益生菌、短链脂肪酸、植物精油、有机酸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保护肠道健康。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往往会对一个鸡场的效益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2.5 产蛋后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鸡群进入产蛋后期,鸡体内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变弱,骨钙含量下降,蛋形增大,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破壳蛋、沙皮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鸡群易出现骨折或瘫痪现象。在产蛋后期,保持鸡群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增加钙的吸收是营养调节的主题。我们往往通过增加钙质、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实现此目的。在产蛋后期,建议在产蛋高峰期日粮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C,使用铁、锌和锰的氨基酸螯合物,增加日粮钙含量,用以改善蛋壳质量;增加维生素E等维持机体激素水平,尽量减缓产蛋率下降的速度。

3 结语

不同养殖场的饲养品种不同、内外环境不同、饲养管理方式不同、饲料原料来源不同,这些都会影响鸡群的采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对鸡群的生产性能和鸡场效益产生重大影响。优秀的养殖场应与饲料供应商密切协作,制定适合自己鸡场的营养管理方案,达到既节约成本,又增加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蛋鸡效益
亚洲最大的蛋鸡场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蛋鸡生态养殖饲养管理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