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现实基础与政治优势

2018-05-14 13:15陈钰业陈思逸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陈钰业 陈思逸

摘 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遵循中国政治运行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独特政治优势。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國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成功探索,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繁荣提供了经验借鉴,为解决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现实基础;政治优势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5.008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5-0045-05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近代170多年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实践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

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为解决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新型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鲜明中国特色,有其运行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性。

(一)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构成其存在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是多元与统一的结合体,以此为基础建立其上的多元一体政党制度,与这种经济制度高度适应,体现出多元与一体的高度统一性。多元经济主体各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需要通过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加以整合,形成共同目标认同和共同奋斗的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这种多元经济利益整合的最佳选择,而整合的机制就是通过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求同存异,弥合分歧以达成共识。在这个协商体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集中和统一,多党派参政代表了多元利益主体,通过政治协商这种方式实现有机统一与整合,既能避免政治分歧可能导致的政治分裂,又可消除因政治纷争可能出现的政治混乱。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体现出的是差异性与多样性,因此形成多元社会阶层构成,各阶层利益诉求多元化,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多元化,需要通过一定组织代表其利益和意愿。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来自不同社会界别,既代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又能通过执政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机制,通过参政议政实现利益表达,在民主协商中求得共识,凝聚力量、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共同致力于国家和社会治理。

(二)政治基础:高度集中与民主合一的一元化政治体制构成其存在的政治基础

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政治架构具有多元一体性,高层统治的高度集中统一性与基层社会的分散多元性相结合,这种传统的大一统政治运行模式形成中国高度集权和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建立其上的政治制度自然在这种政治逻辑规制之下运行。

近代以来,在寻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过程中,从西方引进现代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在中国进行过尝试。通过嫁接和移植的多党制、议会制、一党制等政党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中最终都失败了。中国的政治实践没有选择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民主制度,也没有走向中国传统的集权专制体制,而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理论融合吸收,形成中西合璧、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情感存在高度一致性,就是依循这种政治文化与政治逻辑,通过一元化政治的集中领导体制,实现一元政治领导与多元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体现“一”和“多”的有机统一,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达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思想加以吸收,形成高度集中与民主结合的政治体制,在一元化政治体制之下沿着传统与现代合力的方向运行,逐步形成了中国模式的政党制度。

(三)文化基础: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文化版图构成其存在的文化基础

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和民族情感认同是新型政党制度根植的文化土壤。中华文化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一体性,不同地域文化具有显著地域和民族特点,但是通过交流融合又容易形成一致性,体现出高度统一与多元融合的特点。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把一党与多党、一元与多元互嵌进来,把集中统一性与保持政治独立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多元一体政治制度与多元一体文化高度契合。

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开放包容的特性,能够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明成果,在兼收并蓄中创新发展。一切外来思想理论制度通过中国的实践探索,最终都内化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容,在不断推陈出新中焕发新的活力和巨大创造力。

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出的正是高度开放性与包容性。中国政党制度形成本身就是开放与包容的产物,它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引进西方先进制度,在中国化实践中发展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本身就是对人类一切文明吸收借鉴的结果,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与高度融合的精神品格。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引进试验发展再到完善成熟的实践过程,就是外来思想文化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成功中国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外来思想理论制度文化唯有实现本土化,才能与本国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相一致,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威力。

(四)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政党理论

19世纪末期开始,在寻求中国解放和独立的过程中,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者,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在中国探索实践,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政权在中国的统治,在以党建国的革命实践中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中国政党运动的先河,但是政党制度并没有与中国现实很好结合,最终没有能够领导中国走向独立民主自由。

20世纪早期,新兴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政党理论引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成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属于中国的政党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民主法治社会。

(五)社会基础:分散多元高度依存的社会阶层成分构成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加速了社会多元化分化与重组。与经济成分多元化一致,建立在多元经济基础上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分化格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农民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为“十大社会阶层”五大等级的社会结构所取代[1]。

阶层分化带来利益分化,价值观、价值标准、利益诉求同样呈现多元化,不同阶层需要通过一定组织和渠道表达各自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各民主党派来自不同领域,成为多党合作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社会基础。不同政党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和意志,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方式实现不同意志的统一,形成政治共识,消除或缩小多元的阶层利益分歧,实现决策与执行的统一,最终实现多元社会的有效治理。

(六)情感基础:包容忍耐、求稳厌乱的政治偏好构成其存在的民族情感基础

政治情感是政治心理构成要素之一,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感、爱憎感、美丑感、亲疏感等心理反映的统称。政治情感形成民众对于某种政治制度政治偏好,民众政治偏好决定其对某种政治制度体制的认同和接受,这是政治稳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以中央为核心的“同心圆”式的社会结构,这种向心性多元集中的社会结构又塑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又成为多元一体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内聚力,建立其上的政治制度体制自然是高度集权于一体的。这种政治制度体制在改朝换代的历史更替中不断完善和延续,又从文化和心理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政治情感和精神品格,形成疏离政治、求稳自保、安逸厌乱的政治情感,这种政治情感反过来固化了政治制度和体制。

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自近代以来经历近百年的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之后,进入稳定的社会秩序之中,自然对这种使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高度认同,并在政治偏好的惯性作用下,从政治情感和心理上不断固化这种制度和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基本消除混乱和不安定因素进入安定的社会秩序之后,就是按照这种内在的政治偏好和政治情感逻辑,强化和固化了新的政党制度,即使在经历政治运动的冲击之后,我国的政党制度依然能够回归到稳定状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众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认同的结果。

可见,制度的选择和遵循也要取决于民众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民国初期多党林立、互相倾轧的政治纷争,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引起民众厌恶与憎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共同为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中形成高度情感认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高度信任和拥护。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形成的民众包容忍耐与求稳厌乱的民族心理,成为新型政党制度的情感基础。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其独特政治优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创新发展和完善而来的,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俄罗斯《独立报》评论指出,“通过带领中国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理论和实践的优越性”[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所取得的成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一)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高度集中性和政治民主性

新型政党制度所具有的高度集中性和政治民主性,既在政治上实现了执政党一元化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执政党的领导权,又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民主,实现多元社会主体意愿的自由表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社会统一和稳定,多党派参政的民主实现了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这种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民主参与的真实性与民主治理的有效性。

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政治协商途径实现社会利益整合,促进执政党与参政党达成政治共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最大限度避免了国家社会的分裂和政治职能空转。

(二)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

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确立了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完善和执政理念转变,建立起完备的民主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通过依法治国实现党对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改革完善制度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避免集权专制独裁;通过强化监督措施修正错误实行良政善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政党体制,既能保证不同政治诉求充分表达,又可避免因政治分歧导致的政治混乱,从根本上保证了政治稳定、国家稳定和社会稳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出与“一”和“多”的高度统一。一党领导保证国家意志的集中统一,实现国家有效治理,多党合作实现多元社会阶层共同参与国家社会的治理。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说:“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道路上不变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坚信不懈努力必将取得巨大进步的信念,是取得这些成果的重要保障。”[2]正是因为政党制度稳定,执政党政策的稳定持之以恒,40年的改革开放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实践证明,这一套制度设计符合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与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化政治格局相一致。

(三)新型政党制度具有超强的政治组织力和动员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超强的政治掌控力、社会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更加成熟,民主党派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与中国传统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相吻合,具有内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

近年来,通过转变国家治理理念,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思想的确立,党通过改善领导方式、领导理念和领导体制,既强化了党的领导,又避免了以党代法、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弊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稳固的执政基础,也表明中国人民意志的高度一致和统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具有超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掌控力。

(四)新型政党制度保证社会治理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稳定的政治秩序源于有权威政府的有效治理。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高效的运行体制,深入社会基层的发达组织网络,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治理可控性和有效性,避免政治失灵和政治职能空转。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在多党合作制度中,能够达成高度政治认同,最大限度优化政治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进而将适度的社会动员和政治制度均衡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动态稳定。

(五)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合作、协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避免了党际间的恶斗,并能够将社会各方面力量纳入制度框架中,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能够高效实现广集民智、广求良策,推动决策科学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社会内耗,保持社会稳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成就证明,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意志,以党和国家意志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稳定和连续,能够从全国全社会综合平衡,统一调配各种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的实践探索,为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在解决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帮助解决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转型问题,也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社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既是解决中国民主治理的制度实践,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问题贡献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它既解决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和选择道路问题,也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复兴、实现国家治理现代治理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曾经是人类文明较为发达的国家,但是在近代走向现代国家的转型中落后于西方,并因西方殖民统治掠夺而衰败,然后走向独立并寻求现代转型的,因此多为参照西方发展经验的追赶型国家。发展中国家实现由传统民族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外来思想制度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问题,其次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外来思想理论制度本土化问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在走向国家现代化的转型中,既保证了民族独立自主与国家独立发展,又成功解決了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前现代国家向现代和后现代国家转型问题。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实践探索中推陈出新,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中国作为现代后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在中国对外来思想理论制度引进的实践中,没有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充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运用中国智慧,实现了社会伟大变革与转型,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这种创新实践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成果。“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3],而是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国情、民族心理、政治情感“创新版”“升级版”,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变革相结合,最大限度继承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陈出新,为人类社会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面临如何构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问题。要通过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进一步增强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为人类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23.

[2]王新萍,冯雪珺.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果[N].人民日报,2017-10-23(13).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责任编辑:杨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