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模丹
医院建立合理的预算和成本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制定合理的规划,有效合理地分配资金,促进合作和交流,促进发展,避免一些盲目的经济行为,激励员工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关业绩,最终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本文对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做出概念解读,同时指出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并基于实际提出几点思考。
公立医院 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
基础概念
(l)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一项对资源进行管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分配、考核、控制等方面,目的是实现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协调。预算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比如责任制、例外管理、有效性、经济效益等等。它需要遵循相关组织的战略目标来制定,是相关组织对未来经营活动或是财务结果的一种分析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对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监控整个执行过程,及时制定优化措施,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相关组织,实现相关战略目标。
(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也是一种科学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以及成本控制。成本的规划,需要受到医院竞争战略和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成本的计算,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一种信息基础,所有活动都是基于这些数字才得以存在。成本的控制,则是要利用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一系列信息采取相应的经济技术或者组织,并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降低成本,改善目的的系列活动。业绩评价,对于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也是整个结果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就是改进原有的控制活动。
现状分析
(l)成本与核算没有互联互通
在管理实践中,许多医院会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视作孤立的两个主题。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完善,比如预算编制和实际的执行完全脱节,在执行过程中又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结果期又相对缺乏合理的考核制度,这就造成成本核算执行过于粗放。另一方面,核算的结果与预算的执行没有形成互动联通,没有及时共享信息,且缺乏组织协同执行,沟通机制也不通畅,自成一系,这就直接导致结果并不如人意。
(2)缺乏统筹的管理制度
很多人会认为财务控制就是财务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太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认识。一项财务制度要得到实施,必须全单位上下所有人员联动,尤其是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执行相关事宜,并引导整个团队都要有财务意识,努力做到事前控制,事后核算。但实际上,一些业务部门从管理者到基层业务人员,由于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有误区,或者是完全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会导致预算和成本脱节,其实缺乏实际的业务对话,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统筹控制更是难以做到,这也是财务预算和管理脱节的一大重要原因。
(3)考核机制不重视执行过程
在预算和成本的控制当中,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更加需要制度考核。但是大部分医院制定的考核制度当中,往往把指标主要关注于结果,非常缺乏对整个业务过程的具体考核。事实上,管理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事后的评价和奖惩,主要目的是保证预算和成本这一项整体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并且能够实现对医院运营管理的目标。所以,医院制定的考核制度,应该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考核过程。
(4)忽视非财务因素
有一种误区,认为财务考核应该只和财务指标有关系,而对于一些非财务指标则被完全忽视,比如业务量、医院的质量控制以及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考察等,这些方面是缺乏具体考量的。但实际上,这些方面也是和财务相关的因素。而且,这些方面往往是提升医院品牌效应,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该系重视财务因素,同时也要注重非财务因素与财务之间的具体关系,保证整个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
方法探讨
(l)编制融合,在预算制度下管理成本
在财务管理度中,支出预算是全面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本管理建立的基础,是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而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方案使用,具有可操作性,让医院的经营成本在根本上得到控制,就需要使预算的执行主体也参与到编制的环节,从实际出发。但由于执行部门是预算执行的主体,制定预算前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夸大资金需求。因此,在预算编制这一阶段,可以尝试以提高成本管理的绩效作为根本,要求相关部门严格制定并执行成本管理标准,就能有效推进两点融合。
(2)流程结合,形成有机共同体
一方面,预算在开始制定时就要结合成本进行科学的编制,将预算执行和成本有效结合。如果发生重大环境的变化而做调整,也必须考虑成本的影响,做好预测。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考核执行方面的维度,还要考虑节能减排、耗材药品比重等成本控制情况。另一方面,尝试将成本管理工作前置,结合发展目标,把成本预算直接纳入预算的编制。加强过程的控制,严格执行,有效控制现金支出,不可随意变动范围或者是额度,严肃执行。
(3)思维融合,做到全方位控制
预算管理要加强控制和考核,成本管理也必须加强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并且将成本信息也包含到预算信息中,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优化作业流程。在思想上实现相互融合,对相关意见或建议,要实现思想统一,相互支撑,从源头上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使用率发挥预算和成本的管理效能。
预算制定与成本管理需要调动相关组织的全体参与人,包括领导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管理互动。它需要贯穿于整个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力求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效。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几点因素:不违反法律法规、不影响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度、不侵害参与员工的法定利益、不影响相关技术进步、不影响产品的质量等,最大程度上推動医院战略目标的实施。
[l]戴小喆,郑大喜,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预算、成本和绩效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3(9):129-131.
[2]傅涓,医院成本核算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0):89-91.
[3]许郭庄,探究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会计师》,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