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通过这种简便、直接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层面来说,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崛起,非银行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从内部管理、大数据挖掘和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积极应对零售业务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零售业务 信用评级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既包括互联网公司发展的第三方支付、网上借贷,又包括传统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
(1)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
首先,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支付业务方便快捷而且费用较低,并且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相反,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支付业务,办理手续复杂,且去物理网点办理业务往往会遇到排队等候的情况,这些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手机掌上银行APP与微信相比,两者都有各种日常支付服务,都能与银行卡挂钩,实施转账和消費等功能。不同的是,与微信注册相比,银行APP只能限于银行窗口或者自助设备办理,且下载时验证环节较多,耗费时间较长。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之类的数据收集、分析与运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与市场的对接性,因此,在支付结算方面,也较有优势。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在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中,个人客户的信用评级对客户信贷申请是很重要的,但是受传统个人信用评级模式的约束,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模式固定,流程复杂,且审批程序复杂,融资速度慢,不仅需要严格遵循借贷审批程序,还需要对借款人各个方面实施全面的衡量和评价,通常商业银行做一笔贷款业务从调查到成功放款至少需要1个月,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相反,在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的背景下,线上零售信贷业务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也逐步获得客户的认可。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相比,网络信贷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一是根据线上交易数据的个人信用评级和零售贷款,减少了传统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了款贷申请、审批的业务成本。二是办理速度快,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快捷需求。网络信贷通过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信用评级模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形成挑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基金销售模式和P2P信贷服务,尤其是余额宝模式不仅具有传统存款的特点,并且具有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和更好的流动性,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否具有充足的存款是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基础。余额宝和P2P信贷服务的出现,不仅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产生了影响,还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和其他零售业务的开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对策
(1)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推进零售业务转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继续蚕食着传统商业银行在存款、理财、信贷和支付等传统金融服务。面对日益激烈地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该加快推动传统零售业务的模式转变,提升零售业务在市场中的份额。由于零售业务具有客户数量多、风险低、业务分散等特点,并且可以很好地规避系统性风险,因此,利用现有的金融科技加快业务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产品设计转变,推出更具竞争力的零售业务产品以增加客户的贡献度。事实证明,凡是使用金融产品越多的客户,其对该银行的忠诚度越高。商业银行要紧跟市场发展变化,及时完善零售产品研发品种,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传统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时转换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使零售业务高效的发展。
(2)建立数据库,提升数据的应用能力,创建以数据为基础的金融业务平台。
商业银行不仅仅要关注本行积累的交易数据,还要与外部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和信用评级等各类机构加强合作,加快本行数据与外部数据的应用。商业银行建立数据库这个平台后,可以利用数据库资料准确的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以便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信息数据库,但还不是很完善,商业银行应强调社交数据在评级中的应用,引入外部信用评级来弥补自身数据类型的不足。同时,应当积极的借鉴互联网金融对客户日常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准确判断客户的综合信息,做到真正地精准营销。
总的来说,传统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转型,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以便提供更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使商业银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1]陈颖.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5):79-83
[2]段斌,马晓洁。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3]唐晓,刘丹丹 浅析数据挖掘对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的影响
[4]孙晖.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数据时代下的平台之战[J].科技视界,2014(12)
[5]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