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缘 蔡齐
中医院作为特殊的社会机构,不仅具有企业性质还具有公益性质。国家对中医院实行专门的预算管理,中医院的各项收支均纳入预算内管理。中医院预算属于国家预算范畴,因此,中医院的财务预算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预算,必须规范中医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中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中医院 财务预算
中医院财务预算的作用
(1)落实中医院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中医院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为了满足医疗市场的要求.面对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医疗市场竞争形势.而进行的财务内部管理的重要控制方法。中醫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而其中国家财政部门对公立中医院的财政援助是不能满足中医院经营者基本医疗的运营的。因此.中医院需要实施整体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确保中医院在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政策的前提下,能够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中医院竞争力,为中医院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明确中医院经营目标的重要工作
中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包括业务预算、专门(专项)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是预算体系的核心,就是对医疗活动数量的预算.通过预算对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专门(专项)决策预算是根据中医院重大投资决策,如购买医疗设备设施、中医院扩建及重大修缮等决策进行的预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中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财务预算即指对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他以运营预算为基础.主要编制现金预算、信贷预算、预计总收入支出、预计资产负债和预计现金流量等。
中医院财务预算的方法
(1)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2)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又叫可变预算,通常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用于费用预算。其基本思路是按固定费用(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的费用)和变动费用(随产量变化的费用)分别编制固定预算和可变预算,以确保预算的灵活性。
(3)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Zero-baseBudgeting)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中医院经营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1)需求不确定性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中医院财务预算是需要通过层层分解到各基层单位,通过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去实现。因此,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重视全员参与。财务预算编制不仅仅是中医院管理者或财务部门的事情,是全院职工的事情。为提高财务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需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全院职工参与中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工作,集中大家的智慧,科学合理地编制。
(2)市场依赖性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中医院经营离不开外部环境,中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不能“闭门造车”。中医院需要重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和研究,正视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医院经营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编制财务预算。对于外部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区域人口结构变化和国家、区域卫生政策调整等。外部环境的这些变化对于中医院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的预算有重要影响。
如何做好中医院财务预算
(1)重视全员参与
中医院财务预算是关系到中医院发展的大事,与中医院各个部门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领导管理层需要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让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担其责,群策群力,以提高财务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
(2)重视外部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医院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中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重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和研究,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区域结构变化和国家、区域卫生政策调整,正视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医院经营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编制财务预算。在中医院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大预算执行的监控力度,健全财务信息的反馈系统,对于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尽量的实现资金的最优化管理。当然,对于一些不可预见的财务支出,中医院的财务预算也应该作出适当凋整,使财务预算真正发挥管理中医院财务的作用。
(3)重视人才培养
无论哪行哪业,人才都是重要的资源,优秀的中医院预算编制人才是完善中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保障。然而,现阶段我国的中医院多处于“重视业务开展、轻视管理运营”的状态,并不重视中医院的财务、审计等的管理效应,中医院的财务、审计等从业人员在待遇和受重视程度上也较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距离,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为此,必须根据中医院实际发展的需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继续教育机会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会监督、善管理,熟练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的各种技能,成为掌握财务知识、技能和熟悉中医院管理和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Z].2004.
[2]凌芳,张九如.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J].安徽医药,2005,9(10):798—799.
[3]张抗怀,杨世民.中医院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4,14(8):502—505.
作者简介:张缘,女,汉,出1989,07,15,硕士,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