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毕业意愿的哈尔滨市大学生外流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8-05-14 08:55龚椿楠李宇
财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商科哈尔滨毕业

龚椿楠 李宇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代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哈尔滨毕业大学生外流的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制约了哈尔滨的发展。通过了解哈尔滨本地毕业大学生的毕业意愿以及对哈尔滨的态度、评价,发现学科建设不均衡、就业市场不完善、城市文化建设不足等都是毕业大学生外流的重要因素。因而当前哈尔滨应该推动文史类学科以及商业类学科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以挽留和吸引毕业大学生。

人才流失 大学生 独立样本T检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哈尔滨市拥有40余所本科院校,目前的在校本科生有66.7万人,每年向外流失的大学人才多达20万人,当前整个东北地区正在走一条复兴之路,哈尔滨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势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以知识经济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发展道路,因而人才资源的争夺对哈尔滨而言意义巨大。基于上述背景,把握哈尔滨毕业大学生的毕业意愿以及各项需求十分必要,对哈尔滨在人才争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也有利于哈尔滨更好的保留乃至吸引大学生人才。

哈尔滨市大学生外流成因:

(1)原因分析

1.学科建设不完善,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不足

哈尔滨共有4所‘985、‘211高校,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为理工科院校;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为农林类院校;与此相对的是文史类以及商科类院校较少,其中以哈尔滨师范学院以及黑龙江商学院为代表,两所学校的商科和文史类在黑龙江内排名顶尖,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却均排到200以外。因而哈尔滨高校学科建设并不完善,文史类、商业学科发展水晶较低,学科建设较为薄弱。与此同时,在社会科学类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中也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在调查大学生毕业意愿时,55.57%的毕业生表示有意愿读研以继续发展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尔滨重工科而轻文科的学科体系必然会导致相当部分的商科学生以及文史类学生外流。

2.就业市场不完善

根据问卷中“就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能发现34.31%的学生都选择了工资待遇,其次便是个人发展,多达29.13%。在哈尔滨,毕业生工资待遇自然是远低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在毕业大学生中,即便已经就业的大学生也有不少因为工资福利而选择跳槽离开。另一方面的人才外流则在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不准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所导致的就业市场不完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座城市无法得到更好的发挥或是大学生实际状况与企业期待不能完美的衔接,种种原因都会导致人才外流。

3.城市文化建设有待提高

访谈之中,当被问及对哈尔滨的第一印象时,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旅游城市”,并且不少大学生表示哈尔滨的风光较为美丽。然而另一方面在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看法中,45%的大学生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满意度并不高,哈尔滨美丽的城市风光并不能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城市文化向心力也是微乎其微。

4.城市综合评价不高

在调查中,较多大学生都表示对于娱乐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当前大学生越来越看重居住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在对哈尔滨城市环境的调查一项中,对哈尔滨城市环境满意度不高的人数达到了60%。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因为取暖而造成的环境不佳为较多大学生所诟病。除此之外哈尔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提高,据2015统计资料显示,哈尔滨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大部分城建指标都居于下游水平。

哈尔滨市大学生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学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人才队伍体制的建设与管理

在当前哈尔滨采用非均衡学科发展策略的情况下,学术资源向工科类学科倾斜,文史类学科以及商科应该健全学术资源共享机制,努力促进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可以共享的学术资源相互共用以及配合使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体制的建设与管理也能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哈尔滨的多数高校在文史类学科与商科的建设上重视带头人以及有学术成果的高水平人才,忽视了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通过更多的学术沙龙以及学术研讨会促进人才队伍内部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及完善在收入分配、学术业绩,评定职称等方面的激励体制。

(2)加强哈尔滨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方面,政府要完善公交车市场的准人与退出政策,同时还应该更加积极的发展轨道交通。在公用设施方面,政府要督促加快供水管道与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努力做到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停气不停水,与此同时政府还要拓宽投资渠道与筹款渠道以便更好的建设文化设施与绿化设施,在部分成本较高的城建项目上可以采用PPP模式,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共同完成。在文化教育方面,针对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如减少公共交通出行方面的费用,减少学术资源与图书资源方面的限制。

(3)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政策

在城市普遍薪酬低于东南部地区的情况下,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灵活的社会就业支持体系,政府要努力完善就业市场,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坚决反对和抵制国企、党政机关的保护主义,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4)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增強城市文化活力

除了美丽的冰雪景观之外,哈尔滨还有别致的欧式建筑、独特的地方美食、以及一批各具特色的高等院校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各类不同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更多的文化活动能使其感受到哈尔滨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对哈尔滨产生一定程度的归属感。

[1]刘辉.陈虹.杨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

[2]叶振宇.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M]区域经济评论,2016.

猜你喜欢
商科哈尔滨毕业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静听花开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倘若,爱在哈尔滨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