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澜 杨后超
信息化 高校资金管理 创新型模式
引言
高校的资金管理主要体现在前期的资金筹集与运用,在教学科研工作展开应配予的金额,资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防止被套用。高校应该将具有“三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现代网络系统运用到高校资金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特别是使高校资金管理更好地适应高校的发展,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高校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还是相关机构的扶持资金,对于高校的投入都逐步扩大。不但在资金规模上有了较大变化,对于资金输入结构方面也有了较强改变。特别是专项教学科研预算,逐步扩大,这展现出国家对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强化了学校的人才素质教育。但是,我国高校资金管理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1.从高校自身出发
高校自身系统不够完善,存在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明确,公款私用和资金套现的问题。高校应该完善监督体系,从资金的筹集开始,一直到资金的使用结束。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储备体系,运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怎样使用资金可以在减少资金套用风险,使资金的价值最大化。同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适当引入惩罚。比如当出现公款私用情况时,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书面检讨。当使用金额达到某一数额时,需要在大会上进行批评或者停职查看。
2.从资金获取和科研项目出发
高校无法将科研项目与专业性人才相匹配。高校的资金获取主要是由社会筹资,国家拨款,有关爱心人员捐赠和相关社会组织扶持。近年来,高校资金的获取渠道逐步扩展,相关高校也会与一些企业合作,培养相关人才在未来进行项目的研究,相关企业人员也会将一些项目下放,下放到一些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科研项目进行开展。相关高校应该提高科研效率与质量,做到人才与项目相匹配,资金与科研所需相协同。
信息化的高校资金管理体系
相关高校运用具有“三化”的现代网络系统,在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内部管理,财务预算,信息管理与信用制度一同建立起更现代化的资金管理模式。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嚴管资金支付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重现多样化,要求资金支付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通过高等院校信息网络,体系建立资源数据共享。加快信息流通速度,减少资金支付成本,加快高校内部财务信息与其他部门之间数据信息整合,提高效率。同时,在资金支付过程中,运用“三严”(严抓、严打、严惩)来规范资金支付体系。
(2)放松出纳权控
出纳人员的日常工作琐碎,繁杂,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及时记录资金流向,避免信息的混淆,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出纳作为一种专门与钱进行“合作”的职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学校管理人员应该适当放权,使出纳自动向“管理人员”发展,出纳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向有关财务人员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有关日常资金的使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才能使价值最大化。
(3)加强内部控制
明确从投资开始的资金使用情况,加强高校内部资金控制,明确相关部门项目审批相关财务人员对项目进行预算,提前预留出高校日常运转所需资金,提取出为预防万一而预留出的资金,并将剩余资金进行合理使用,使剩余资金产生盈余。同时,建立起监督机构,由三到五人为一组,并且不定期更换。小组成员需要不定时,不定期在校园内进行抽查,特别是项目在实施期间关于具体资金流向。对财务人员,出纳等也需要进行监督,特别是资金有直接联系与接触的个体与组织进行监督。同时,需要完善网络反馈渠道,使学生或者高校老师可以匿名举报违法乱纪行为。
(4)完善内部报告
完善高校内部报告需要从财务与会计人员,教学科研人员,监督管理人员方面人手。
1.财务会计人员
除了对本年度资金流向进行说明,还应该对下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预算。“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关人员需要对高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标注和说明,防止出现公款私用。
2.教学科研人员
需要对科研项目进行总结,以及在资金使用方面需要标明哪些用于设备,哪些用于人员,哪些用于其他,及时提出科研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避免错误重犯。
3.监督管理人员
监督管理人员是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力推动者,如果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将会导致大量资金外漏,甚至会影响高校的名誉,声誉,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因此,监督管理人员的内部报告应该明确指出是否存在资金使用用途,不够明确,相关人员贪污受贿等情况。
结束语
高校的首要目的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专业型人才。高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及时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及时吸收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校应审慎行使管理方式,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实现高校的财务与日常工作相匹配,使高校的资金管理与财务预算体系相一致,与外部供应链相协同。相信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资金管理将会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