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莅
房地产 央企 调控
房企“国家队”概况
据《中国经济周刊》近期统计显示,在2016年拿地支出占前15名的房地产企业中,由央企和国企组成的“国家队”占据了8席。早在2010年,国资委就出台了“退房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清退房地产业务,只留下16家主业为地产的央企。但时至今日,在78家被要求退出房地产行业的央企中,仅有小部分履约退出,被允许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反从16家增加到21家。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的命脉常常与资金息息相关,毫无疑问,房地产企业“国家队”在这方面先天就存在着优势。同时由于国资委2010年的“退房令”也并没有时间表和具体实施方案,也导致央企退出步伐缓慢。
房地产行业当前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几近瘋狂,房价上涨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在此情形下,各地调控政策密集出台。3月17日,广州出台政策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在本市限购—套住房;石家庄出台政策非本市居民不得通过补缴社保的方式购买住房;北京、青岛、南京、郑州等多地也开始出台或升级限购政策。9月,重庆、南昌、西安、南宁、长沙、贵阳等六城市围绕“限售”集中发布新一轮调控政策。同时,以北京、深圳等地为代表,一系列服务中低收入无房人口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如共有产权房政策、租售同权政策、公租房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无非旨在证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毋庸置疑,从限购限贷再到限售,这些都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根本之策,实现房地产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保障,包括基本住房制度、住房金融制度、土地供给制度和房地产税收制度等内容。
央企应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实现房地产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和脊梁,央企绝不应仅仅以获取自身利润为发展目标,在经济目标之外,必然承担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推动建立合理有效率长效健康发展的房地产政策过程中,央企也势必应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中央遏制炒房、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认识房地产行业事关百姓民生,央企也承担着在公共事业领域造福于民的职责。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央企的发展主线应该是“与民分利”,必须要带头积极响应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第二,要创新发展思路。根据从相关企业调研掌握的数据,多家央企背景房地产企业库存中均包括相当一部分商住房,而由于国家当前的调控政策,商住房在市场遭遇“严寒”,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迅速转换思路,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采取租赁、公寓等方式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
第三,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层面已在多地不断出台或更新租售同权、共有产权房、廉租房、公租房等惠民政策,这其中大部分政策都是首次出台,颠覆了原有人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很多固有观念,因此在政策出台初期阶段就必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这就需要业界的支持配合,不是想办法“钻空子”,而是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优势,积极建言献策。这方面央企,特别是大规模的房地产央企,更是责无旁贷。
第四,要随时注意防控资金风险。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和金融业务相互参透风险交叉,一旦地产出问题,银行业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就在所难免,反之亦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企业要理性看待房地产的新常态,积极实现财务战略转型。当前,随着调控的不断收紧,房地产行业利润率恃续下降,各房地产企业的库存和资金压力都在持续加大,这就要求房企“国家队”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方法,改变以,庄高负债率的发展模式,坚持“现金为王”,加快存贷周转与减少长期资产收入,方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防范风险,占据主动。
当前,住房可谓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往往凝结了大多数居民一生的财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社会隐定的基础。中国房地产问题不能局限旁地产业的角度来考察,央企自身体量大、涉足领域广、又往往具有“企业”和“政府”的双重身份,在当前房地产发展升级转型实现良性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可谓责无旁贷,这才真正符合央企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