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盼
【内容提要】新野槐书产生于三国古城新野,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属于地方曲艺,2015年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于2015年10月起对这一濒临灭绝的地方稀有曲种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对其历史渊源、艺术形态、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分析,力图呈现出新野槐书的基本现状,梳理出其大致的发展脉络,以期更好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新野槐书 历史渊源 艺术形态 传承发展
新野槐书是三國古城新野的地方曲种,盛传时间较短,传播面较小,主要流行于新野、淅川、南召、方城、唐河等地。目前对于新野槐书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曲艺志,如:《中国曲艺志》中概括介绍了槐书代表曲目、音乐、演出场所等,并列举谱例对其音乐形态做了相关分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在锣鼓曲类中对槐书音乐做了专门介绍;《南阳地方曲艺志》中罗列了剧种、曲目、剧团、演员等。《新野地方曲艺音乐集成》中对槐书的相关记载较为详实,主要从声腔曲牌衍变、音乐结构形态、表演形式、艺人简介等方面分别介绍。
上述研究多为文献记载,对“新野槐书”这一曲种的兴衰演变以及发展现状并没有做相关的论述,虽简要但为此考察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此外,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库上以“新野槐书”分别为篇名、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均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章。
新野槐书作为较年轻的地方稀有曲种,始终没有传播开来,且两次濒临灭绝,其历史流变和存续现状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发展过程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新野槐书的历史渊源、艺术形态、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真实反映新野槐书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并基于这些调查资料,多方论证,旨在探寻地方曲艺如何在当下得以弘扬和发展。
一、新野槐书的历史渊源
新野,位于东经112° 14'44"-112°35'42",北纬32°9'30"-32° 4'98",全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境内平坦,沃野百里,属汉水流域,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南阳,南接襄阳,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新野西汉初年置县,始名新野,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存汉桑城、议事台等名胜古迹和汉代画像砖、明代玉杯等国之瑰宝。厚重历史孕育出优秀的文化艺术,新野槐书就是其典型代表。
新野槐书的表演形式脱胎于猴戏。新野猴戏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目前,新野拥有全国最大的猴戏表演群体及演出市场。新野槐书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深受群众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猴戏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猴戏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很是滑稽。猴戏艺人为了吸引当地观众,每到一地就学唱当地的民间小调,配合猴子的表演动作,如“掀开柜,打开箱,拿个头巾你戴上,穿上一件花布衫,扮成一位花姑娘”,“打一鞭来撵太阳,打两鞭来追月亮,俺给主家扛长工,地里打下三斗粮”。唱腔最初为豫西南一带的民歌小调,后又吸收陕西、山西一带的民歌小调“剪花花”。约在清光绪年间,各种民间小调融合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曲调。
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开展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时,在沙堰镇发现了这一曲种,当时,该曲种已经濒临灭亡(已有50余年没有人演唱了),据槐书艺人茹新和(艺名茹和尚,时年已七十七岁高龄)谈:相传在清末年间,沙堰镇附近的芦堰村(现属樊集乡)有兄弟三人,好动爱唱,以猴戏为生,他们南下湖广,西至秦川,每到一地,就学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学会后,加在猴戏里演唱,并加以小锣小鼓伴奏。每逢回村,便在家门前的大槐树下熟练自己所学的曲目,并和本地的民歌小调融为一体,久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因常在大槐树下演唱,所以,后人就将这门曲艺称之为“槐书”。茹新和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曾跟三兄弟学唱槐书,但没有流传开来,影响力很小,1910年以后便不再有人演唱了。
新野县文化馆为了抢救这一濒临灭绝的曲种,由文化馆和曲艺队组织人员,把唯一会唱槐书的时年77岁高龄的茹新和请到县曲艺队,通过老艺人口述和演唱,记录整理了《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槐书曲目和槐书基本曲调。这其中《打蛮船》有万余字,其余的曲目也有几千字。1962年,县曲艺队把槐书搬上了舞台,并在南阳地区曲艺汇演中获得了音乐奖和演出奖。自此,槐书获得了新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野县曲艺队还把它作为保留曲种,经常演出,使这个沉寂多年的曲种恢复了生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员大部分改行,曲艺队解散。1973年恢复,改名为新野县文艺宣传队,转为全民所有制,演员25人,这一时期的主要演员有槐书传承人田荣振、鲁子慧等,上演曲种有大调曲、三弦书、槐书等。1975年县说唱团恢复建制后,文化局决定复活新野槐书,由文化馆专业干事曹宝泉对槐书的曲调和表现形式进行改新,在原有基本唱腔中加入“反调”和“快扎板”,为适应女声演唱,把音位移高四度,在伴奏上加入三弦、八角鼓等乐器,使槐书的音乐形态得到了丰富。他编词谱曲的新槐书曲目《爱田新歌》由县说唱团演出后大受欢迎,在1977年南阳地区曲艺汇演中产生轰动效应,几乎南阳地区所有的说唱团都学演了这个节目,这是新野槐书在全区首次获得普及。《爱田新歌》在赴省汇报演出时也获得盛誉,《河南日报》在评论中特别对其曲调赞赏有加。后来洛阳市文工团和驻马店地区一些说唱团也学演了新野槐书。此后,曹宝泉又先后创编出十余个槐书段子,并多次参加南阳市曲艺汇演。其中,80年代中期创作的《削价姑娘》影响较大,一直是县说唱团的保留曲目。新野说唱团解散后,外县说唱团还在继续演唱该曲目。其中《小洋迷游东洋》是演唱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槐书曲目,它对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盲目崇洋进行了善意的讽刺,趣味横生,很受欢迎,曾在新野电视台播放多年。
2015年,槐书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纳入国家保护和扶植的规划中,对槐书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二、新野槐书的艺术形态
(一)声腔走韵
新野槐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特点,其由于流行的时间较短,还来不及发展成为像大调曲那样完整成套的曲牌,所以,唱腔比较单纯,基本曲调只有四句,旧槐书唱词多为七字句,二二三制,旋律性较差。70年代后期,专业文化工作者对它稍显单调的调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使槐书的音乐形态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槐书的基本唱腔称“四句腔”,由“起腔”“随腔”“平腔”“落腔”构成,与陕西曲子中的“剪花花”相似,具有浓郁的西北韵味,但在“四句腔”中又加进了极具新野方言音韵的“垛子句”,从而构成了它叙事性强,曲调明快的特点。垛板可无限反复,用于叙事,具有曲艺的典型特征。革新后的槐书曲调,吸收了大调曲、曲剧和新野民歌等多种音乐元素,唱腔得以丰富,旋律更加婉转动听,表现力也大大加强;结构上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根据剧目叙事需要垛板可自由转换为数板,唱中有说,说中有唱,通常是一、二、四句为抒情乐句,第三句为用于叙事的垛子句。
槐书韵脚是以中州韵为主,结合地方方言而产生的,在唱词的用韵上,和诗赞系曲种差不多,它的唱词基本上是整齐的七字句韵文,有少量的长短句结构。亦是每段的第一句为起韵,第二句押韵、以后逢单数句子不押韵,逢双数句子押韵,平仄规律是不押韵的句子为仄声,简而言之,即: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分明。所用主要韵辙有:“插花”“人辰”“梭波”“丁冬”“天仙”“江阳”“姑苏”“由求”等。
(二)音乐形态
槐书的基本曲调由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四句旋律构成,虽然基本曲调只有四句,但每段可根据词句做一定的调整,通常唱腔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旬则落“1”或“5”音,有时,常在第三句即“平腔”中加进一些由上下呼应的短句构成的“垛子句”。音域一般从小字组e到小字二组c,旋律多在下行的基础上跳荡级进。较常用的手法有:一、二度级进,三度小跳,四、五度跳进,大六度及大七度大跳。由于常用小三度跳进,使得旋律听起来亲切柔和。
(三)表演形式
槐书属于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适应演唱段子戏、生活戏。简单易学,它一般以单口、二人对唱多见。革新后,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很少道白,叙事时以板白或垛板代之。表演形式如下图。
在表演形式上,槐书可单人独唱、两人对唱或多人合演,且常与乐队互动,一人唱众人帮腔。演员一手敲鼓一手敲锣,击打节奏,烘托气氛。它有以一、二人演唱的以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方法,亦有多人演唱的富有戏剧性的第一人称表现手法。由于后者是演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靠人物的对唱、独唱和形体动作来完成,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力。
(四)伴奏乐器
槐书的伴奏乐器最初只有小锣和书鼓。伴奏形式类似鼓词(自弹自唱)。艺人在表演时一手拿锤击鼓,另一只手腕挂小锣,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拿锤敲锣。经过革新后,伴奏上就变得丰富了,伴奏乐器除了小锣、书鼓之外,又增加了打击乐器八角鼓、简板,弹拨乐器琵琶、三弦、扬琴,拉弦乐器板胡、二胡,吹管乐器竹笛等,丰富了槐书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力。槐书的伴奏乐器无严格要求,乐队通常由4-8人组成,可根据乐队编制大小增减,乐队以板胡为主,二胡、扬琴、三弦为辅,其他乐器不限。乐曲进行中,在主体唱段前有一节欢快的前奏,小锣、书鼓和八角鼓轮番交叉伴奏,增加了律动感,富于戏剧性。
三、新野槐书的发展现状
茹新和,艺名茹和尚,男,1885年生,沙堰镇陈营村人,1965年病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学唱槐书,演唱的曲目内容多是家常生活戏、历史戏、劳动人民富于幻想的神话戏。1945年,由于伙计难搁,鼓词一人即可演唱,行动方便,所以就改唱鼓词。1961年在新野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学艺术普查中,其演唱的槐书《崔罗斗》《叉衙门》等十四个曲目及六个书帽,由文化馆和曲艺队组织人员进行挖掘、记录,并刻印成书。
曹宝泉,男,汉族,1941年出生于新野县王庄镇曹溪营村一个农民家庭,现为新野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曾任创造辅导组长和民间文艺专干。1983年,先后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分会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河南分会。曹老师博学多才,德艺双馨,新野槐书的发掘者、传承者、创新者,在曲艺创作方面建树颇多,拯救和复活了新野槐书这一濒临灭绝的稀有曲种。
他的获奖曲目有:《削价姑娘》《爱田新歌》《小洋迷游东洋》《如意夫妻》《哭笑不得》等。
曹献珍,女,1944年生,小学文化程度,城郊乡人。1958年在城关镇文化团当生角演员,1960年7月入县豫剧团,10月转入县曲艺队,拜著名大调曲艺人赵殿臣为师,主攻大调曲、三弦书,兼唱槐书。唱腔泼辣大方,感情充沛,多次在地区曲艺汇演中获奖,在南阳地区曲艺界有较高的声誉。1964年参加河南省曲协、省文化厅主办,南阳地区组织的“曲艺演唱团”在全国巡回演出。演唱的主要曲目有:《糊涂大妈》《卖丫环》《夫妻俩》等。
鲁子慧是县说唱团唱响新野新槐书的第一人,一曲《爱田新歌》响彻南阳大地,为新槐书的诞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调入南阳市群艺馆工作,曾任副馆长。
马桂芝,女,1962年生,新野县城郊乡樊楼村人。曾在新野县说唱团当过演员,学唱大调曲和三弦书,尤其善唱槐书,多次参加南阳地区及省曲艺汇演并获奖。她从17岁起学唱新槐書,先后演唱过《如意夫妻》《大闺女结扎絮记》《小洋迷游东洋》《爱田新歌》《削价姑娘》及《懒婆娘》等槐书曲目。马桂芝嗓音高亢宏亮,音色纯美,她唱出的槐书韵味十足,且年富力强,是当今新野槐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新野槐书的传承分两个阶段:卢氏兄弟创出槐书,传与茹新和,但一直没有流传开。1962年,县曲艺队把茹新和传下的两个段子搬上舞台,由曹献珍和吕成宾合演了《叉衙门》,和田荣振合演了《崔罗斗》。
老槐书的传承谱系如下:
卢氏兄弟一茹新和一曹献珍、田荣振、吕成宾。
1975年,文化馆专业干事曹宝泉,奉命对老槐书曲调和表演形式进行革新,创作出第一个“新槐书”《爱田新歌》,并搬上舞台,从此槐书以全新面貌跻身曲坛。之后新段子不断涌现,同时也培养出一批槐书演员,其中鲁子惠、曹桂英、赵青莲、马桂芝等人影响最大。如今,马桂芝也开始传授槐书了,学生有吴玉霞、宋书萍等人。
新槐书的传承谱系如下:
茹新和一曹宝泉一鲁子慧、曹贵英、赵青莲、马桂芝一吴玉霞、宋书萍。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新野县副研究馆员曹宝泉、新野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华敏、新野县文化馆馆长郑召等人的鼎力支持,演出、采访以及文字资料查阅基本上都由他们出面协调,作为文化部门的领导,他们对槐书的传承发展很重视,我们更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四、新野槐书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大批面临消亡的民间艺术相继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随之展开。槐书是地方曲种,盛传时间较短,传播面小,也曾短暂流传到其他地区,但主要流行于新野、淅川、南召、唐河等地。笔者在走访过程中,深感其现状的无奈,着实令人堪忧。创作者、表演者、观众群均表现出日渐式微的态势,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技艺传承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县曲艺队、说唱团已解散多年,演员们大都已改行。槐书是过去产生于民间的曲艺形式,这些曲艺形式的生存根基,始终只在“民间”,但构成“民间”的主体,终究是要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多年前,民间娱乐形式稀少,民间曲艺有受众,自然有投身其中的创作者,民间曲艺一片繁荣;如今,受众已经改变,此时表演给过去一代人的艺术,若得不到理解和接受,式微又何尝不是必然?新时代的曲艺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创作出适应时代的作品,传承和发展方能为继。
(一)问题
据笔者考察分析,新野槐书发展现状的突出问题如下:
1.传承后继乏人
传承的根本在于“人”,一个剧种没有专业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对其长远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而这,真是新野槐书面临的关键问题。虽然,槐书于2015年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很多人已经不太熟悉这门曲艺,如今的境况令人担忧,老艺人大多年岁已高,传承人青黄不接。至今76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努力创作,心系新野槐书传承与发展的曹老师在采访中对当下槐书传承的背景进行了简要评析,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多种娱乐形式的涌入,强烈地冲击了本土文化,传统艺术陷入困境,遇到了生存危机,特别是电视和电脑的迅速普及,导致传统曲艺的观众群大量萎缩、传统曲艺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笔者在采访新野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华敏时,他也指出,从观念上看,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槐书的文化价值,认为学了之后在经济上又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不如出去打工。因此,现在要传承这门技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转变观念,也需要有人愿意奉献时间,踏踏实实地长时间地学习它。
2.演出剧目减少
一个曲艺形式的发展,核心在剧目的创作。曹宝全着重提及,新野槐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上演的剧目都是结合时代发展创作的“新槐书”。他认为,传统艺术的未来在于与时俱进。目前,新野槐书常演的剧目多为70年代后期,经过革新后创编的“新槐书”,这其中多为新野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曹宝泉所创作的顺应时代的剧目,如《小洋迷游东洋》《削价姑娘》《爱田新歌》等,由其贴合当时的现实生活,深受群众的追捧。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当初的“新槐书”也变成了“老槐书”,已经与当下观众的接受度产生了隔阂,因此,需要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作品问世。
3.专业剧团没落
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说唱团和曲艺队已解散多年,很多骨干演员都去了外地,如今所剩七八位都是新野槐书的精英,是这个曲种的希望和生力军。经常为槐书伴奏的乐手也只有六七位,如原新野县文化馆副馆长王朋彦(三弦)、原新野县说唱团副团长邓应奎(板胡)、原新野县文化馆馆长樊文川(二胡)、原新野县说唱团演员曹建华(简板),这些骨干分子均已退休。因此,在培养接班人的基础上,成立专业的团体迫在眉睫。
4.观众老龄化趋势
现在听槐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14年9月初,笔者在观看新野电视台播出的文艺节目时,偶然发现了新野槐书,之前从未见过这种表演,问过父母,他们说年轻时听过,问同龄人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90后”或“00后”的年轻人了。人们对某种艺术的审美偏爱,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熏陶,如何进行剧目革新,增强本身的艺术性与时代性,以适应当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新野槐书的观众,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
基于新野槐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其发展历程宏观的回顾以及总结艺术嬗变的经验上,笔者对其发展对策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任何一门艺术缺乏理论研究对其发展都是不利的,目前,对于新野槐书的专门研究近乎于无,在《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等专著上对新野槐书也有所记载,但都较为简略。通过对槐书的系统理论研究,总结其衰落的根本原因,为更好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此外,从音乐分析学角度对槐书的音乐形态进行剖析,对其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政府主导创造市场。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协调创造演出机会,槐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最好的保护是利用和发展,要得到传承就得有场所和空间,让槐书走进地方的文化广场诸如此类的公共文化场所,让它成为当地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增强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方面,能够给予槐书以相应的扶持。
3.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非遗需要传承人和共享群体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真正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一定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捍卫和外在保护的有机结合,政府主导建立行之有效的传承机制,确保有专项经费用于传承人,给予传承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在采访文化馆曹宝泉时,他尤其强调在槐书传承人培养和剧目创作上,要形成有效的机制,如不定期举办槐书演出、奖励积极分子、关心艺人生活等等。
4.利用地方高校的平台,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槐书专场演出,扩大其影响力,并尝试将其纳入地方高校公共藝术课程体系中,利用高校教学的多种媒介及传播平台,在本土音乐教育环境下学习、吸收、继承和发展,探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对此,笔者所在的南阳理工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有其有利的地缘优势,在专业定位中把挖掘地方音乐文化,服务于区域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目前,开展汉舞、宛梆、西坪民歌、新野槐书等地方音乐文化的教学研究并应用于艺术实践;开设《南阳民歌》《南阳地方戏曲》《南阳地方曲艺》等课程,把南阳的曲艺、戏曲等地方音乐文化融人人才培养方案,把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