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爆发三次武装起义,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即红31、32、33师。后两个师诞生于金寨境内。1930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这三支主力红军统一改编为红1军的3个师,即红1、2、3师。后来,红1军第3师几经改编、整编、合编、扩编,其发展沿革备受关注。
关键词:红1军;红3师;发展沿革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了大别山区黄麻、商南、六霍三次武装起义,组建了鄂豫皖边区三支主力红军,即红31、32、33师,后两次起义爆发于安徽省金寨县境内。此后,金寨先后诞生了十多支主力红军。六霍起义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与金寨红军的发展沿革,关系密切,备受关注。
一、改编:红33师改编为红1军第3师
1930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军委书记周恩来在上海召集会议,听取了郭述申等人关于鄂豫皖边区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地研究了鄂豫皖边区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5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决定将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的17个县(后增加3个县),划为鄂豫皖邊特别区,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任书记,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32、33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明确了军事工作的任务和策略路线,决定了红1军前委、军部、各师的主要领导人及其组织隶属关系。
4月10日,按照中央指示信,组成了红1军军部,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暄。红31师改编为红1师,师长徐向前(兼),辖5个大队,共800多人。在金寨南溪将红32师改编为红2师,师长漆德玮,辖4个团,共600余人。在金寨流波以红33师与红1军第2师一部合编为红1军第3师,师长周维炯,辖2个团,共300余人。另以红32师一部和当地游击队共300余人,组成红1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琪。至此,鄂豫皖边区三支主力红军改编完成,全军辖3个师1个旅,总兵力2100余人,直属中央军委指挥。
7月,根据六安中心县委同中央巡视员朱瑞、鄂豫皖边特委巡视员王平章和红1军前委在霍山城召开的联席会议的决定,从红3师中抽出一个连和皖西部分地方武装,在金寨燕子河组成中央独立第1师,师长徐百川,先后组成了5个团,共3000余人。这个师成为后来新组建的红三师主要来源之一,保留了六霍起义区域组建的红三师的血脉。
二、整编:红2师熔入红3师整编为新的红2师
1930年10月中旬,广水、信阳两次战斗失利后,红1军不得不结束“切断平汉路以进逼武汉”的“左”倾冒险行动。在光山召开红1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时,根据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提出的要求,混合整编了红1军。红1师由3个团合并为第1、3团;红2、红3师整编为新的红2师,辖第4、6团。再从整编后的红1、红2师中各抽出5个连对调混编。
为了加强党对红1军的教育工作,师、团成立党的委员会,营、连成立党支部,排、班成立党小组。调整了各级干部: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参谋长李昂茨,政治部主任曹大骏(兼),红一师师长刘英,红二师师长孙永康。徐向前免兼红一师师长,熊受暄免任政治部主任,红二师原师长漆德玮被撤职送中央另行分配工作,红二师原参谋长漆海峰因违反军纪被枪毙(后平反),红三师原师长周维炯被撤职降为团长。
三、合编:三支红军力量合编为新的红3师
10月初,红1军前委在黄麻地区接到皖西和商南党组织几次告急信后,随派肖方率黄麻补充营东进。之后,应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要求,为加强皖西武装力量,扭转该地危急状况,红1军前委将中央独立第一师(欠第5团)与红一军军属独立旅、黄麻补充营合编为红1军新的第三师,师长肖方,政治委员姜镜堂,辖第7、8团,全师约1000人。至此,经过改编、整编、合编,红1军辖三个师和一个培养初级干部的随营学校,兵力6个团共6000余人(即1、3,4、6,7、8,缺2、5团),其中,很大部分兵力来源于六霍起义爆发地的皖西地区。
12月上旬,蒋介石任命何成浚为武汉行营主任,以8个师又3个旅近10万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重点放在鄂豫边根据地。6日,红1、红2师在东进途中与在商南活动的红3师会合,远程奔袭了侵占皖西革命根据地中心的金家寨之敌,全歼范熙绩第46师1个营和反动民团共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300余支,迫击炮2门。红1军乘胜东进,在鹅毛岭歼敌一部,接着攻占麻埠、独山等重镇,经两河口过淠河,克青山店、苏家埠、韩摆渡,全歼各守敌。再分兵两路包围六安县城,未果,遂撤围南移至西河口地区。红1师威逼霍山,红2师一部克叶家集。下旬,红1军又取得东西香火岭大捷。至此,由于执行“立三路线”而遭沦陷数月的皖西根据地大部收复,极大地振奋了皖西人民的革命斗志。
在皖西作战期间,许继慎曾将红3师大部分编入红1、红2师,另以红3师余部和红2师两个连及六霍补充营合编为红3师第7团,为第7团补充了新的力量。1931年1月3日,许继慎留下红3师第7团在皖西活动,亲自率领红1、红2师从皖西西返。由此可见,无论是老的红3师,还是新的红3师,始终以皖西作为战斗基地。
四、扩编:红3师第7团逐步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
1931年1月中旬,红1军西返商南地区,在长竹园与红15军会师。遵照党中央指示,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共有2个师1个团12500余人。红1军第1师与红15军第1团合编的红10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副师长刘英,辖第28、29、30团;由红1军第2师与红15军第3团合编的红11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副师长周维炯,辖第31、32、33团;由活动在皖西的红3师第7团改编的军属独立团。两军合编,加强了军队领导,壮大了红军力量。
之后,红4军独立团积极出击作战,先后在霍山县土地岭歼敌第46师1个营,在燕子河附近击溃敌新编第5旅2个团,共计缴枪500余支。全团由改编时的500多人迅速扩大到1100多人。
1931年2月初,奉党中央指示,红4军独立团在金寨麻埠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肖方代理师长,王效亭任政治委员,辖1、3两个团,师部设“四处一校一院二厂”,即政治处、参谋处、经理处、后方留守处、随营学校、军医院和兵工厂、女子职业厂。
4月,国民党反动派调动力量,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此时,中央教导第2师远在边区开展游击战争,皖西根据地首脑机关所在地金家寨空虚。在危急形势下,中共鄂豫皖特委将中央教导第2师扩编为红四军第12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师长肖方,部队立即返回根据地中心。
1931年10月,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为了应对敌人新的进攻,抓紧政治动员,扩编正规红军。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金寨麻埠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将红四军第12师改编为红25军第73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辖第217、218、219三个团。11月,红四方面军组成,辖2个军4个师,即红四军的第10、11、12师和红25军的第73师。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转移,撤出鄂豫皖根据地。红73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1933年7月,红73师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参加了长征。1937年8月,红31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也就是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的前身。
综上赘述,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与统一、巩固和发展、坚持和保卫的斗争中,六霍起义组建的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主力之一;六霍起义区域,成为鄂豫皖主力红军的重要“补训基地”,金寨十多支主力红军中有7支与此区域密切相关;皖西北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源源不断地为鄂豫皖主力红军补充、训练新的兵源和力量,皖西北不愧为中国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作者简介:
赵丕(1964--)男,安徽金寨人,中共金寨县委党校(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