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精神的篱笆

2018-05-14 12:45杨秀兰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孤独篱笆

杨秀兰

摘 要:电影《刺猬的优雅》故事中蕴含哲理,人物清晰,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下人们都在挣扎,期望翻越人生的篱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帕洛玛的精神迷雾以及看门人勒妮的精神世界,层层剥开了人们生活的精神困苦,通过一个个温暖的细节,最后实现了自我救赎,这也是对我们的生活启示。但愿世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

关键词:翻越;篱笆;孤独

一部电影迁出多少人生酸甜苦辣,一个故事迁出多少人受过却说不出来的苦,一个人物他中有你,你中有他,一个小小的看法,可能就会迁出一段人生,电影《刺猬的优雅》,看过让人久久回味。小主人公帕洛玛成长的迷茫和看门人勒妮的精神世界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观众不由得对帕洛玛想要自杀的想法感到由衷地担心,对勒妮的命运深感叹息。

一、帕洛玛的精神篱笆

“帕洛玛,你干嘛要躲起来?”帕洛玛的妈妈问。

“我的人生巅峰就是要拍部电影。让人们看到生命的荒诞不经。其他人的生命,我的生命。尽管生命毫无意义可至少有精神上的独立。”这是帕洛玛的内心独白。电影的一开始观众就被这个小女孩儿的想法惊呆了。帕洛玛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感到生命的荒诞,于是决定,结束这里的一切,结束自己的生命。12岁的小女孩儿她陷在自己成长的迷雾里,这和她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帕洛玛的家庭里,妈妈经常对着花儿讲话,也常常看医生和不断的失眠,她没法照顾到孩子的心理世界,孩子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事烦恼?孩子对于自尊、死亡和生命有什么看法?她完全不知,更没有觉察到孩子身上潜在的危险。父亲很忙,他们内心的冷酷,无法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母亲对着花儿讲话,连孩子说“再见”都反应不上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太大的兴趣了解孩子,孩子觉得真的孤单。孩子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负面行为,负面情绪表示我长大了,瞧瞧可以和你一样。而她的年龄却很难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甚至会用躲起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亲密关系。这是一个错误,她的心理其实无法承受这样沉重而且庞然的问题,连成年人都感到吃力,都不清楚该怎样走下去。何况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于是想不清楚感到茫然,找不到意义的情况下,才想要自杀。

二、帕洛玛的精神救赎

要突破帕洛玛精神的篱笆,我们就要允许孩子发泄情绪,细心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怎么想?建立起愉快的聊天方式,做心灵捕手,探索生命的奥密,当她难过时去陪伴她,接纳她。不允许孩子哭或者孩子哭不出来才是一个大问题。从转化情绪到认识情绪,再到理解情绪这个过程。既让孩子得到了幫助,又让孩子有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孩子,我们允许你哭,因为哭是一种坚强的力量。”电影里勒妮的死是突发事件,但是让帕洛玛对生活态度的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她揭示了死亡的真相。

三、勒妮的精神篱笆

第一次认识看门人,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把花盆放在窗外,打开电视,穿上毛衣外套,出门儿去送垃圾桶,这就是看门人勒妮,一个又矮又胖的孤独的女人,她出门只和一个人讲了话,就是让.皮埃尔。在结尾部分,为了提醒让.皮埃尔注意安全而没有照顾到自己安全的勒妮被车撞了,她永远地走了,观众的心也倒塌了,是结局也是故事的高潮,勒妮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观众却心有不甘,美的东西一瞬间就这么没了,她为何就不能获得幸福,如果她没有被车撞,也许她马上就可以获得幸福,结束这十五年来的孤独。所以让.皮埃尔是她在这个世界见的最后一个人。电影首尾呼应,紧扣主题。

勒妮有一个秘密的小书房,有很多的书,深邃的眼神,颓废里有一丝深沉的冷静,丈夫在十五年前去世了,她不是刻意在门房里隐藏,而是待在自己的世界太久了,遇见小津格朗就像她在黑暗里遇到了光明的种子,她身上的刺也在悄悄软化。其实她也可以不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久。

勒妮对自己的定义,“我矮小,丑陋,完全符合一个看门人的角色。”自卑与挣扎交织,尽管人们很难突破自己的缺点和束缚,但是自卑就不应该了,生活的贫困使勒妮提心吊胆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她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为了迎合看门人的职业。依据他们的标准来设定自己的生活,这是看门人的无奈也展现了她的局限性。愈自卑愈愤怒,这就是她身上的刺,刺是她最后的保护伞,也是她的刚强。坚硬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高尚的灵魂。

勒妮谨小慎微的生活态度是另一个精神篱笆。换了一身新衣服的勒妮居然没有被邻居认出来,她非常惊讶,小津格朗回答 “她从未认识过您”一语双关,意思是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您高尚的灵魂。既然人们注视自己的衣角胜过关注他人的困苦,那勒妮你又何必谨小慎微的生活呢?

四、勒妮的精神救赎

遇到灵魂伴侣,勒妮不放弃生活的希望,勇敢迎接幸福,这也给了观众生活的希望。为了劝解让.皮埃尔离开马路,不幸遇祸,灵魂非常高尚。她对帕洛玛介绍自己时,她把帕洛玛当朋友,在面对朋友的时候,不虚伪,不做作,真诚剖析自己,不掩饰。在面对小津格朗时不欺骗,连观众都被那句实话“这衣服是借来的”这种不贪富贵的坦然深深打动了。

五、结论

在我们的生活里,困住我们的有时恰恰就是我们自己,翻越精神的篱笆,打碎这枷锁。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你愿意,你都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站起来,这力量不在于环境,不在于有没有人帮助你,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真正的愿意让自己站起来,并坚定执着的挑战阻挡你的一切。

参考文献:

[1]王欣桐.读“刺猬的优雅”之小人物大魅力[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2)

[2]冯凯.优雅而唯美的情感——从《刺猬的优雅》评读法国文化的审美情趣[J].名作欣赏.2012(15)

[3]郝文华.浅谈《刺猬的优雅》中的孤独感[J].湘潮(下半月).2011(12)

猜你喜欢
孤独篱笆
爱的篱笆
花篱笆
牵牛花
我的世界谁来懂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篱笆那边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甜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