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夏节前夕,商南地区阶级矛盾突出、兵匪骚扰严重,广大人民被逼上了绝路。商南地区党组织十分重视发展党员和农运工作,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培养农运骨干,同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进入黄埔军校和农运讲习所学习,至1929年,商南党组织已拥有党员373人、秘密武装100多人。“八七”会议精神的迅速准确贯彻,为立夏节起义做了思想的动员。
关键词:立夏节起义;历史背景;述略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多地举行武装起义。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在金寨南溪、斑竹园等地(时属河南省商城县)爆发了“商南立夏节起义”。
一、立夏节起义的历史背景
1.社会矛盾的激化凸显
立夏节起义爆发前,商南地区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不痛心疾首,曾自发地进行过无数的斗争。最为代表性的有燕子河地区反天主教的斗争,白塔畈等地农民的抗租斗争等。人民群众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加之阶级利益的局限性,这些斗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每次起义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
2.党团组织的广泛建立
十月革命后,在南京、武汉等地工作和求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学得了新的东西”,初步明白了中华民族积弱积贫的根源。他们寒暑假回乡,或学成归来,带回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和进步刊物,使封闭的大别山区中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拓了视野,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开始了新的探索。1920年10月,燕子河的燕溪小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1924年,金家寨组建了“豫皖青年学会”。同年秋,成立了中共笔架山农校党支部。党团组织的广泛建立,为立夏节起义的爆发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3.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
国共合作推动了全国的工农运动的发展,1925年夏,商南党组织即在金家寨、斑竹园、南溪等地组建农民协会,进行减租减息的斗争。农民协会的迅速发展,组织领导的健全,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协会的反剥削反压迫斗争。农民协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各地组织了人数不等的农民自卫军,仅商南地区就组织了3个团3个大队,约3000人。商南地区党组织为了培养军事和农民运动骨干, 1926年底到1927年春派了周维炯、漆德玮等一批共产党员去武汉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军事和农运知识,后来大多同志都成为了武装起义和农民运动的骨干。
4.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这股逆流也影响到了商南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反动政府与地主豪绅勾结一起,建立反动武装,搜捕共产党人和农民骨干,商南地区呈现出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农民运动转入低潮。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商南地区在武汉、安庆等地学习和工作的共产党人李梯云、周维炯等人主动或者被动回到家乡,广泛宣传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进行革命活动。经过“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绝大多数党员都了解了“八七”会议精神和全国革命形势,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极为愤恨,巩固和发展了党组织,恢复农民协会,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二、立夏节起义的历史特点
“八七”会议后,一些地方的武装起义获得了成功。这些成功的起义背后有着很多共同点,如党的坚强领导、顽强的武装斗争、扎实的群众工作等等。相对其他成功的起义而言,商南起义不仅具有这些共性,还有自身独特的一些特点。
1.求是思想的生动实践
1927年11月,湖北黄安、麻城两县爆发著名的“黄麻起义”,武装夺取黄安县城。不久,在强敌反攻下,起义受挫。为吸取“黄麻起义”的经验教训,商南地区党组织在武装起义的准备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确定了“积极准备、待机而动”的起义指导思想,既坚持以积极的态度执行工农武装起义的部署和方针,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安徽省临委、河南省委一度发生的“右”倾盲动主义错误进行了有效抵制。这一指导思想,得到了中央巡视组负责人任弼时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的肯定。无疑,这为中国革命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典范。
1927年10月,安徽省临委不顾皖西处于白色恐怖之下的严重局势,要六安特别区委立即组织农民暴动。六安特別区委在听取了武装准备情况报告之后,认真分析当时所处的形势,认为立即组织暴动的条件暂不成熟。六安特别区委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却遭到了安徽省临委的批评指责,一些同志还受到处分。1927年12月下旬,河南省委扩大会议提出创造豫南武装割据局面的任务,强调“起义应迅速地发展……,造成一个几县或几十个县的工农革命势力的割据。”随后采取限令的方式,要求各地急速准备。1928年3月,商城县委迫于压力,仓促发动了大荒坡起义,结果起义失败,90%的起义骨干牺牲。之后,河南省委重组商城县委,再次要求发动商南暴动。面对白色恐怖和不成熟的条件,商南党组织再次“抗命”,一批主要领导因此受到严厉的组织处分。这种求实精神,为商南立夏节起义“一举成功、全面获胜”奠定了坚实地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2.燎原星火的继往开来
商南起义实现了承接“黄麻起义”星火,燎原到大别山腹地的伟大壮举。商南起义的主要领导徐子清、徐其虚、肖方等人,都是黄麻起义后,受党组织委派参加商南地方党组织并领导了商南起义。起义成功后,在原发地组建了红11军32师,并创建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同时,红32师积极策应“六霍起义”,协助创立红33师及创建皖西根据地。此后,红32师再与红31师、33师举行联合军事行动,把豫东南、皖西、鄂东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鄂豫皖根据地。1932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金寨时,仍留下一部分红军始终战斗在这里,直到中国革命胜利,“大别山上红旗始终不到”。
1932年12月,从金寨撤出的红军部队到达通江、南江等地区,创建了川陕苏区,这是一个比鄂豫皖苏区还要大的苏区。毛泽东主席曾给予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是鄂豫皖苏区的延伸和新发展,它既支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存在,又为新中国的诞生作了初始奠基。
3.全国少有的“建县设置”发端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为加强对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的治安和管理,国民党政府划安徽六安、霍山、霍邱,河南商城、固始和湖北麻城部分区域,以山势和河流走向划定一个区域设县,定名为“立煌县”。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立煌县”,9月上旬建立民主政府,将“立煌县”更名为“金寨县”。
金寨县因中国革命而诞生,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没有中国革命,就没有金寨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金寨县。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革命而诞生的县全国少有,金寨可谓“根正苗红”。
4.痛心疾首的“左倾主义”危害
1931年9月,张国焘等人在麻埠从红4军开始了错误的“肃反”运动,给红军和苏区带来了严重危害。“肃反”凭主观臆断、严刑逼供,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使大批红军将士、地方党政军干部、红军家属和革命群众被错杀或受株连迫害致死。金寨县是鄂豫皖“肃反”运动的初始地和重灾区,“左倾”危害时间长、危害大。
“肃反”运动扩大化,这给红军和苏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金寨籍被错杀的地师级干部23人、县团级干部98人、其他干部战士1300多人,受牵连被杀的群众无法统计。这是造成金寨地区早期中共党组织和红军的创建者及领导人,建国后再党政军等各部门少有任职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些冤假错案后来大多已平反昭雪,但“肃反”运动对红军和革命事业、革命者及金寨地区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难以估计,不可弥补。
总之,商南起义成功爆发,不仅使豫东南工农武装割据斗争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推动了皖西地区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商南立夏节起义所具有的历史背景和所展现出来的独特历史特点,具有强烈的時代烙印。我们去仔细研究和深入思考这段历史,对于更好的发掘历史价值、传承好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寨县革命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张南等著.《简明安徽通史》.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3]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委编.《皖西革命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
邓正霖(1980--),安徽金寨人,硕士研究生,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边疆史地研究;
高妍妍(1981--),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吐鲁番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