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星
摘 要: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传统伦理道德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本文在分析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具体的现代意义并认为在宣传教育、舆论监督、法律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推进和发挥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概念内涵
贺润坤认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指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即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做人准则和处理与家庭、邻里、社会、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1]它具有极强的时代烙印和宗法色彩,伴随着百年以来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与新的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产生诸多的不协调,因而在很多方面已经被解构了;先前在人们的思想品质培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也无力规范当今的社会生活。在这中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发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现代意义
公共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原则,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有重私德而忽视公德的基本倾向,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强调“群己合一”,因而其私德规范也内在地包容了基本的公德要求在其之中。因而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孟子讲的仁、义、礼、智、信以及董仲舒集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其实无一不内含了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其之中。
不僅如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公德建设的现代意义,还体现在诸如“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等方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非常强调拥有独处时的慎独之境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在我们的公德建设中,“慎独”的境界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公共生活通常是在与许多陌生者相处的,因而公德最需要高度的自律精神去维系。同样的道理,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观念中对善恶报应的敬畏之心,对我们自觉地遵循公德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当前的公德建设中,我们不仅可以从传统伦理的具体德目诸如仁、义、礼、智、信这样一些规范中直接吸纳拥有仁爱之心、见义勇为等合理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可以从传统伦理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境界的培养和敬畏之心的培养等内容中启迪思路,从而形成高度自觉自律的公德意识和公德习惯。
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也非常丰富。《尚书》中记载了官吏的道德规范:“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3]在《孙子兵法》中对军人的职业道德规范则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4]对医德的记载,从春秋战国的《黄帝内经》中“疏五过”“征四失”到扁鹊“随俗而变”的高尚医德,都表明着我国古代职业道德思想产生几乎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一样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我们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传统伦理中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上。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之处就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又遵循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最基本的关系问题。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原则。一方面是见利思义,不谋不义之财。另一方面,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地恪守义在利先的原则。这一义利合一思想,对于我们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确义利观,从而有效地改变当前职业道德生活领域里某些唯利是图的不良倾向,显然有着极富针对性的启迪作用。
3.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家庭生活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生活。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中向来特别注重家庭道德的建设。因为在古人看来,最原始的道德关系就产生于夫妇父子的家庭之中,所以在儒家推崇的“五经”之一《易》中就有如下的一段经典论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5]”(《易·序卦》)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家庭道德的教化功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之道中,“齐家”既被视为“修身”的结果又被认为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我们当前的家庭道德建设当然主要是从当代社会生活实践的要求出发,其道德规范的形成也主要是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升而来。就孝、敬、悌而言,对今天的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孝”的道德规范在摒弃了“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糟粕之后,在今天而言,则可启迪我们的子女对父母,对长辈要有体贴关爱之心。“敬”的道德规范在扬弃了繁文缛节的礼教成份之后,在今天则可启迪我们在家庭成员中确立一种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宽容和信任的基本德性规范;“悌”的道德规范在去除了“以长为尊”的不平等因素之后,对我们今天在家庭之中形成彼此敬重、相互关爱的道德情感氛围,无疑也是有启迪作用的。
三、构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途径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现代意义是极为丰蕴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必须发掘出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途径,建立以优秀传统道德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改变伦理道德的缺位现象,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能够古为今用,与时俱进。
1.加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
加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抓好学校的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的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关于传统伦理道德的课程,一直以来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都是以政治说教为主,少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弘扬传统伦理道德就应当将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开设一些关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课程,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國的历史和传统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弘扬传统伦理道德除了要加强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家长们也要身体力行发扬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树立榜样。
2.要巩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是道德规范能够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基础。个人的思想观念受制于社会群体意识,而社会舆论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对社会中践行传统美德的模范人物和事迹进行报导,充分发挥媒体的扬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传统美德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断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督促社会成员自觉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3.要完善法律法规和道德赏罚机制
弘扬传统伦理道德离不开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的保障。道德和法律都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手段,道德主要是依靠个人良知和社会舆论起作用,而法律是以具体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文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由于道德缺乏这种强制性,以它的约束力和效果较之法律要弱一些。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要很好地发挥作用,需要有法律作保障。道德规范一旦得到法律的支持,其影响力和约束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两者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因此,我们在大力弘扬传统伦理道德的时候,该注入合理的人们应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纳入到现代法律规范中,加强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注释:
[1]贺润坤.《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3]顾迁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40页
[4]孙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长春:吉林大学出版发,2011年第7页
[5]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22页
参考文献:
[1]周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2]王雅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探析》,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2012年第35-37页
[3]张彧.《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4]郑宝玉.《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5]马跃进.《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蒋晓雷.《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意义开掘》,《前沿》,2009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