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恩 常丽超 李曙刚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研究、分层随机抽样、个案研究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以河北省农村体育公共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及实践路径的研究,了解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所在,揭示其本质及意义,探索其实践路径,从而为更好地发展农村体育奠定理论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 体育公共资源 均衡配置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58-02
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民都已经意识到了体育健身和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渴望得到公平的体育公共资源。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体育公共资源配置受到重视且较以前更加合理,农村体育开始迈向新的征程。如何更好地统筹体育资源、实施战略部署、切实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1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内涵、依据、原则
体育资源包含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人力涉及各类体育干部、教师、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物力的重点是场馆设施,财力主要靠政府投入,民间融资和体育产业有效补充。公共资源是指包括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转化来的,每个公民都可以享用的,具有提供的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等特性的公共财产。
农村体育资源配置,是以农村为基础,把体育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均衡配置是为了保证体育公共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国家对其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均衡配置重点体现在东西兼顾、城乡统筹、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协调等方面。推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既是满足体育的需求,更是公正价值的有效体现。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人是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和主体,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需求进行资源配置;二是兼顾效率,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应遵循投入大于产出的原则,要讲究效率,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果;三是统筹平衡,因农村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借助国家的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村体育资源的投入,做到统筹兼顾、健康平衡发展;四是动态调控,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村体育的开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政府应该建立动态调控机制,及时满足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和农民健身需求。
2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现状及致因
通过调研,现状及致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明显,在体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优先发展经济状况较好的区域、优先发展城镇的政策,农村和贫困地区体育事业经费有限。二是体育场地分布不均、人均占有率低。体育设施相对较少,现有资源往往集中在学校和机关单位,多数人群无专门的体育场地可去,或经常去的健身场所体育设施寥寥无几。三是农民作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弱势群体,缺乏维护自身正当权利的意识,在社会中往往受到城镇居民的歧视,他们的利益也经常被边缘化。在体育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他们的体育资源服务权利也相对地被剥夺。
3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路径
3.1 供给路径
3.1.1 求实惠保供给,经济兴体
在农村体育公共资均衡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不切实际,赶时髦的现象。不但没有满足广大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还浪费了政府大把资金。当地政府应该追求即实惠又能保证供给的体育公共资源,真正做到满足农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并且利用当地的经济来带动体育的发展,即经济兴体。
3.1.2 强文化保发展,因地制宜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体育文化的奠基。特色文化的构建需要遵循农村的地域特性,做到因地制宜。首先,要培养广大农民群众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继而为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农村体育文化传播还应兼顾多样性,可以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体育文化同其它文化结合起来,使农村体育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3.1.3 改制度保协调,权责明晰
当前,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制度还不够完善,各级部门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过程中存在权责不明、职能失灵的现象。在配置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口号化”、“政绩化”。因此要改变原有制度来促进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顺利实施,要做到权责明晰,每项工作落实到人,如村委会、农村体育社团均可以成为管理农村体育资源的有效实体,对体育进行管理和协调。
3.1.4 促开放保需求,代民立言
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過程中,广大农民是主体。代民立言,建立农村体育公共资源供给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从而使农民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供给过程当中取得话语权。
3.2 公民参与路径
3.2.1 召开解决方案会议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配置过程中要做到均等化实属不易,因此,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开始之前应专门召开相关会议来制定相应的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3.2.2 深入实地和现场
目前,政府对体育资源的预算不够准确,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配置机制不够完善。相关上级部门应派遣相关人员深入实地和现场对现有体育公共资源进行调查,杜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体育资源的配置。
3.2.3 听取意见和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虚心听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和自身利益相关的广大农民,从而为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做好铺垫。
3.3 执行路径
3.3.1 加强政府职能,加大体育投入
政府职能对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配置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政府执行的力度,所以应大力加强政府职能,来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投入,使配置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与实施。
3.3.2 加快政策的制定,强化落实
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政策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加快政策的制定,并强化落实,使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配置有据可依。
3.3.3 建立體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制度
由于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配置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量有的过剩,有的短缺。因此建立体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顺利开展。
3.4 均衡配置路径
3.4.1 引入问责机制,增加透明度
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中,引入问责机制,增加透明度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遵循权大责大的原则,对于失职、履职不好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来保证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3.4.2 单列经费预算,确定支付需求
没有经费的保障,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应在了解当地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经费预算,确定支付的需求,以此来为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顺利的开展做好保障。
3.4.3 实行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一是要鼓励社会各种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地投资农村体育,从而使资金来源多元化;二是从制度建设入手,保证投资者对建成后的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产权利益;三是对由市场所提供的农村体育公共资源,政府应控制其价格在基本的生产成本之内,当提供者利益损失时,要由政府以补贴、减免税、贷款贴息等补偿方式加以弥补。
3.4.4 完善资源配置利益表达机制
开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益处,进而激发其体育兴趣,培育其体育意识。因此,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中,完善资源配置利益表达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王凯,乔泽波.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约束与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6(3):3-6.
[2] 霍军,李海娜.农村体育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及实践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7):1-2.
[3] 赵吉峰.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