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机遇探析

2018-05-14 12:45李勇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

李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走入了大数据时代,这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这个时代下,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来源,但同时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推行,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拥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让该工作融入时代的特征,不断与时俱进[1]。

一、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很多的相关研究都仅仅限于数字校园的建设之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体现在思想教育领域,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自从进入2014年后,关于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便开始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紧密程度越来越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常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对某一领域的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他们的思想行为活动符合特定的要求。然而,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题将更加宽泛,更加融入了中国情怀[2]。

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大数据时代的带来,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慕课平台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的远程教育,和目前的网络平台教育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更不是传统的授课软件。目前,在慕课领域已经出现了edx、Udacity等平台。但目前慕课还处在研究应用阶段,各种内容和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很多平台都不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渐将思想教育课程融入到慕课当中,增加课堂教学、学生问题解答等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把教学当成一个孤立的过程,但是在进入到知识共享协同的时代后,需要不断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各种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不但需要有扎实的社会、哲学和伦理知识,还应该学会多元化的思考[3]。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全体得到了非常快的壮大,很多高校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他们都往往比较感性,根据不同的动机、需求,自主创建的群体。高校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的思维往往非常活跃,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往往会比较强,经常自觉就参与到互联网社群当中。不同的网络社群,他们的定位和性质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分为产品群、工具群,等。大学生往往参与的是知识群。知识群,主要是为了更好学习和分享知识而创建的网络群,大多数群众会根据学习兴趣而进行交流,并不存在正式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知识群,可以让各种知识得到快速的传播,强调团队协作,不断对知识进行共享,非常迎合大学生热爱学习的心理,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是缺乏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经常知识被动对知识进行接受。通过互联网群的建立,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不但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可行方案。

三、大数据时代给思想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大数据技术本身的问题。在实际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数据质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难题。从技术层面上看,大数据属于各种技术的集合体,需要大量处于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需要智能技术的支持。如何对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进行提取,就是一个难题,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应用,也是一个难题。此外,在网络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安全存储也是一个大问题[4]。如果发生了信息泄露的事件,就有可能产生恶劣的后果。以上的问题,只是大数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碰到问题的一些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从目前技术发展的实际角度上来看,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随着国外“棱镜门”事件的爆发,人们的网络隐私问题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在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信息壟断挑战公平、信息披露挑战尊严、结果预测挑战自由等,让大数据技术陷入了伦理问题的漩涡。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泄漏学生的个人隐私,如果一旦教师在通过信息获得学生的一些敏感问题后,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干预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此外,大数据具有动态性和相关性,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可能会迷失在浩瀚的海洋中,很容易对该技术产生偏见,不能抓住教育的本质,对学生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引导,这会极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伦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然后转化成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各种制度,避免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负面影响。

时代的发展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应该有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真分析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应该努力去抓住,面对挑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化不利为有利、扬长避短,将技术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沈斌、李书芹.大数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教学刊,2017(04):17-18

[2]王渊、丁振国、许德华.论高校德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25-26

[3]沈壮海、肖洋.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9-20

[4]王正青.大数据时代美国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治理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16(11):55-56

猜你喜欢
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
“互联网+”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析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