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北京路街道乌孙社区位于奎屯市中心繁华地段,辖区面积0.4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6户,3382人,社区有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9个,沿街商铺364户,直管党员201名。社区“大党委”下设乌孙社区、财政局、城管大队、新华书店、中金广场商务楼宇等五个党支部。
根据乌孙辖区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将整个辖区划分为三个大圈,即居民生活圈、行政事业单位圈、商务经营圈,根据经营性质的不同,商务经营圈又划分为沙湾街建材圈、中金广场综合商业圈、爱家超市零售圈、团结南街餐饮圈。社区“大党委”充分利用中心地理位置的优势,牢牢抓住这几个圈,构建了十分钟党建圈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党建工作全覆盖。
社区大党委借助区位优势及党员分布优势,以中金城市广场为试点对象,积极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把党建工作与服务楼宇经济、服务楼宇企业、服务楼宇党员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探索适合乌孙社区特点的楼宇党建工作新模式。经过前期各方的努力,我们将条件较成熟的中金城市广场作为试点,于今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党支部。中金商务楼宇位于奎屯市商务区的核心地带,是全市目前商业气息最浓厚、集聚人气最旺的商务楼宇之一,现有商户109家,党员30名,目前已挂牌党员经营户10家。
一、坚持“三个原则”,夯实楼宇组织建设基础,充分认识楼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在”原则
社区党支部对辖区楼宇和店铺的新兴组织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逐铺实地走访摸排经营户和租赁户信息情况,全面了解掌握楼宇和店铺的党员分布状态,建立党员信息台帐。经摸排,辖区商业网点共有党员46人,涉及餐饮、服饰、通讯、事务所等类型企业,其中中金城市广场党员30人,占65%。在此基础上,要求楼宇、店铺内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兴组织按规定单独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或暂不具备单独建支部的新兴组织,则通过独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化零为整,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成熟-组建-巩固”的原则,建立了中金商务楼宇党支部。
二是坚持“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原则
进一步发挥出党建引领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展现支部党员良好风貌。通过采取“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的模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让辖区内商户党员能够就近找到党组织,参与组织生活,为辖区内党员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等服务。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转、促”活动为指引,认真开展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非公企业党员信仰。
三是坚持“服务为先、党群联动”原则
积极推进党群共建工作,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的“一带三”的联建联动形式,以党建为龙头,带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积极引导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奉献意识,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党建共建,党群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搭建“三大平台”,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楼宇党建工作
一是搭建党群活动阵地平台,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依托社区党支部成立党群活动中心,打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党员活动阵地。建有党建工作室、棋牌室、教育培训阅览室、乒乓球室、台球室、书画室等,为楼宇企业党员和沿街商户党员提供图书阅览、党课培训、文体活动等服务。截至目前,组织党员上党课、党务知识培训、台球乒乓球比赛、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共6次,提升“大党委”的凝聚力。在社区“大党委”的指導下,中金商务楼宇党支部投入万余元,打造党建活动中心,按照实际需要,举办党务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党员学习教育活动4次。充分利用中金巨幕电影院,加强与社区党建的联系和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影院教育。
二是创立党群活动示范平台,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开展楼宇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的共驻共建活动,组织楼宇党员开展 "一个党员一面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动”、“党员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引领党员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带头开展民族团结活动,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三个一”为民服务活动,即:参加一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帮助一个社区困难家庭、为社区办一件实事。
三是打造党群活动智慧平台,畅通党组织服务通道
创新教育形式,建立商务楼宇工作网络平台。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公共平台,搭建了楼宇党建指导员、党员和员工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法律援助、就业创业等服务,建立党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体系全覆盖,为楼宇党员、员工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特色服务,吸引商户和员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三、创新“三套机制”,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强化楼宇党建工作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四位一体”楼宇党建议事机制
围绕创新商务楼宇党建,乌孙社区大党委构建街道、社区、辖区单位、两新组织“四位一体”楼宇党建议事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例会,不断推进商务楼宇党建工作。
二是建立“两必到三必访”机制
社区“大党委”结合“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动员楼宇党小组及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帮扶解困、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探索建立了居民突发事件必到、家庭邻里矛盾必到,孤寡老人必访、困难家庭必访、劳教释放人员必访“两必到三必访”机制,充分激发了社区党员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是建立共享帮扶机制
把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纳入大党委的范围内统筹考虑,强化社区与商务楼宇、居民楼宇、辖区单位之间的资源交流共享,建立商务楼宇工作资源共享机制。同时签订了帮扶协议,社区定期指导帮扶各支部、党建工作较强的支部帮扶较弱的支部,最终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
通过建立楼宇党支部,使有党员的地方都有党组织,使有党组织的地方党员都能正常开展活动,能够达到以楼宇党建促进楼宇经济,以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楼宇党组织建设,形成楼宇党建与楼宇经济的良型互动。通过“三个三”楼宇党建新模式,发挥了党组织的引领、凝聚和服务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作者简介:
张玉辉(1968--) 男,汉族,现为奎屯市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于2017年年4月至2018年3月下派奎屯市北京路街道乌孙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