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校学生体质测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5-14 17:20高超吴超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实施标准

高超 吴超伟

摘 要:運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部分高校在实施体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学生体育意识薄弱,学校测试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测试运行不合理,测试后反馈不重视。提出解决对策:多管齐下,加强宣传和教育,促进观念转变;健全测试运行机制,构建常态化测试模式;改善测试的后续服务与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形成有效保障。

关键词:高校 《标准》实施 体质测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223-02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1]。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旨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年来,学校体质测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部分学校尤其是高校开展得不够成熟,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质增强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学生主体和学校操作等方面入手,对合肥市高校在实施体质测试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推动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沿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1 合肥市高校体质测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生体育意识薄弱

一是认知不足。一方面是学校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政府颁布的惠及自身的相关体育、教育政策缺乏关注。二是参与动机不明确。学生误认为学校进行体质测试就是为了考查体育成绩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态度上不重视。进行体质测试时穿牛仔裤、皮鞋的学生不在少数,部分学生态度散漫,抱着过关就行、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测试。以上三个方面反映出学生体育意识的薄弱和体育价值观的异化,这不仅会影响测试的严肃性,而且会影响体质测试目标的实现。

1.2 学校测试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学校对体质测试的宣传不够重视,学校师生们对体质测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只知道有哪些测试项目,而没有深层次地领会体质测试的内涵、意义及目的;二是学校对测试员缺乏专业的岗前培训,对受测学生缺乏测试前指导。学校大都没有专门的测试人员,临时兼任的测试员在进行体质测试前也无相关的岗前培训,对部分测试仪器使用不熟练;三是专项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场地仪器偏旧,缺少检修与维护,测试员的待遇低,参与体质测试积极性不高。

1.3 测试运行不合理

首先,测试员对测试过程监督不严格,学生作弊和“钻空子”现象严重。高校高年级学生临近毕业,容易受学业、工作等影响忽视体质测试,加上没有体育课,平时自身缺乏锻炼,担心测试不达标,因而铤而走险找人替测。部分高校由于测试人手不够,存在学生测量后向测试员谎报或修改成绩的现象。其次,占用上体育课时间进行体质测试。体育课是学生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然而合肥部分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大一、大二年级的体质测试,基本都是占用上体育课的时间。这不仅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精神相矛盾,也违背了体质测试的初衷。

1.4 测试后未形成有效反馈

体质测试的目的是通过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用于指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最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就是说,体质测试应该是一个测试数据—反馈评价—调整干预依次循环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全局。部分高校进行完体质测试后,不是忙于分析数据形成反馈,而是忙着把数据上报给相关部门完成任务,对学生未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运动处方,对学校体育工作也未做相应的调整,未做到体质实施与学校体育改革相结合,对体质弱势学生群体未形成有效的体质干预[3]。体质实施办法对学生测试成绩制定了相应措施以发挥测试的导向和激励功能[2],而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并未按照体质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对测试成绩优异的学生无有效的奖励机制,对成绩差的学生也无激励机制,学校对测试后反馈的不重视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质测试的热情和积极性。

2 解决对策

2.1 多管齐下,加强宣传和教育,促进观念转变

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途径,让教师和学生从深层次领悟健康的意义及内涵。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发挥学校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公共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体质测试部分的比重,对学生进行宣传及教育。针对无体育课的三、四年级学生,建设宣传平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板报、广播、网络、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质测试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体质测试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深入理解体质测试的目的、意义、精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重视体质测试,积极认真的参加测试,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和价值观的转变,最终实现促进健康的目标。

2.2 健全运行机制,构建常态化模式

首先要思想上和行动上全校充分动员,做好测试前准备工作,形成一套体质测试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分工细则。建立体质测试经费足额投入和递增机制,注意仪器和场地维护与检修,提高教师参与体质测试的待遇,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其次要加强测试过程中监督,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干部、优秀学生监督作用,对测试中存在作弊的学生予以举报。测试员在测试时身份验证要仔细,不要一味地求快而被学生钻漏洞,严厉处罚作弊行为,杜绝替测、代测、蒙混过关等其他作弊现象的发生。再次要多方协调,合理安排体质测试时间。实行体育课课内测试与课外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与体育课教材一致的素质项目测试(如立定跳远、耐力长跑等项目)可结合体育课考核一并进行,其他的身体形态和肺活量测试则应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外测试可实行有组织的集中测试与学生自主分散测试相结合,杜绝占用学生体育课进行体质测试现象。最后可建设学校体质健康监测站,安排专门体质测试人员,建立体质测试网络预约系统。构建在规定时间内“随时、多次、择优”进行体质测试的常态化体质测试模式[4]。

2.3 改善后续服务与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健全奖励和激励机制。对测试成绩的处理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办法执行,建立体质测试成绩对比公告制度,形成由院系、年级、班级、个人组成的对比评价体系,深层次发挥体质测试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其次,加强体育教师和体质测试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运动处方初步指导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体育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相关科研结果,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体质测试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互动。

2.4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形成有效保障

积极落实抽测复查机制,对学校《标准》实施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学校间相互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相关评估指标体系,让学校《标准》的实施与校长、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及区县的利益高度相关,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得到真正重视,切实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服务。

3 结语

合肥市高校实施体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体育意识薄弱,学校测试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测试运行不合理,测试后未形成有效反馈。解决对策是:多管齐下,加强宣传和教育,促进观念转变;健全体质测试运行机制,构建常态化体质测试模式;改善后续服务与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形成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Z].2007-04.

[3] 周二三,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08(7):46-49.

[4] 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八大计划解读[EB/OL].[2011-8-24].http://www.omchina.org/web/TDisp_34437_1.html.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实施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党员标准是什么?
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云南高职学生体质测试近三年数据对比分析
李敖论标准